学科分类
/ 3
49 个结果
  • 简介:利用1°×1°的HLAFS数值预报产品,分析了我省1997年6月7~9日暴雨过程0h部分物理量的分布特征。通过物理量0h实时场与12~48h预报场的对比分析,指出预报场的误差及对这次暴雨过程预报有较好指示意义的物理量场。

  • 标签: HLAFS数值产品 误差 指示性
  • 简介:根据福州站探空和地面资料,们和福州市1995~1997年SO2、NOx、进行回代以检验其预报准确度。计算出九个影响污染物浓度的大气层结参量,将它TSP浓度建立一系列回归方程,并用1997年资料

  • 标签: 污染物 大气层结参量 回归方程
  • 简介:热带气旋对社会经济和人类生命财产有明显的影响,因此做热带气旋的预测有重要的意义。热带气旋的预测从时间尺度为小时和日的预报到百年的预估,空间尺度从全球到热带气旋经常发生的局地区域,预测的方法主要是诊断分析+统计方法,动力模式,以及统计+动力模式。

  • 标签: 热带气旋 年时间尺度 MJO 西北太平洋 区域气候模式 动力模式
  • 简介:由原国家计量总局于1980年颁布的《气象内标式玻璃温度表检定规程》和《气象棒状玻璃液体温度表检定规程》已施行十年.实践证明,它对统一我国气象温度表的检定方法,保证量值准确一致起了重要作用.十年来,由于检定工作的发展和情况的变化,特别是1988年国家标准GB8747颁布施行,原规程必须和国标一致,为此,国家技术监督局1989年决定对以

  • 标签: 液体温度表 检定规程 国家技术监督局 检定工作 修订稿 实践证明
  • 简介:利用2005年单点的高空逐日物理量和余姚市气象站逐日最低气温资料,分析10个物理量与日最低气温的相关关系,在此基础上,应用多元统计回归方法,建立逐日最低气温预报模型,经实际业务使用检验,预报效果尚好。

  • 标签: 最低气温 物理量 预报模型
  • 简介:1会议概况IPCC“再度考察有管理土地作为估算国家人为源排放与汇吸收的替代专家会议”(ExpertMeetingonRevisitingtheUseofManagedLandasaProxyforEstimatingNationalAnthropogenicEmissionsandRemovals)于2009年5月5~7日在巴西圣保罗召开。作为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项目的组成部分,

  • 标签: IPCC 人为源 专家 吸收 排放 估算
  • 简介:开展数值预报产品的释用工作,是做好中期天气预报的主要方向。而目前业务中主要沿用的数值预报产品(如ECMWF)有两个主要缺点:一是预报时效仅7-8天,难以满足中期预报的需要。二是由于中期预报的重点是对过程的预报,尤其是重大转折性天气过程的预报,而重大转折性天气过程一般起因于大型环流的转变或调整,这一点从现有的数值预报产品的空间形势场中难以发现。为了延长预报时效,提高中期预报准确率,利用数值预报产品研制开发新的中期预报方法十分必要。将600E的500hPa位势高度逐日时间剖面图(简称65图)方法与ECMWF数值预报产品结合。可以直观反映ECMWF预报时效内60°E的波动特征即乌拉尔山地区的槽脊调整,从而反映东亚大型环流的转变或调整。将此图与ECMWF形势场结合使用有助于提高中期预报准确率,延长中期预报时效,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数值预报产品的释用 大型环流的转变或调整 65图 中期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