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外泌是一种具有脂质双分子层的细胞外小分子囊泡,其内包含RNA和蛋白质等生物活性物质,可在细胞间进行物质转运和信息传递。脑缺血后,神经元来源的外泌通过调节胶质细胞的活化进而影响神经炎症的发生和发展,活化的胶质细胞则分泌含有炎性因子或炎症相关微RNA的外泌调节神经元的存亡。研究显示,外泌可作为脑缺血后炎性损伤的生物标志物和治疗靶点。文章阐述了外泌的组成和功能及其在脑缺血后神经炎症中的作用和可能机制。

  • 标签: 脑缺血 外泌体 炎症 微RNAs 小胶质细胞
  • 简介:摘要回顾性分析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金华医院肝胆胰外科收治的21例行Kimura法腹腔镜保留脾脏胰尾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诊断为胰尾部良性及交界性肿瘤。21例患者均顺利完成Kimura法腹腔镜保脾胰尾切除术,手术时间120~210 min,术中出血量50~480 ml,无中转开腹。术后住院时间7~26 d,未发生腹腔内出血,术后胰瘘3例,予非手术治疗后治愈。术后病理学诊断为浆液性囊腺瘤14例,黏液性囊性瘤3例,神经内分泌肿瘤2例,实性假乳头状瘤2例。患者均恢复良好,随访6~53个月,无肿瘤复发。Kimura法腹腔镜保脾胰尾切除术治疗胰尾部良性及交界性肿瘤是安全可行的。

  • 标签: 胰腺切除术 腹腔镜 保留脾脏 胰腺肿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是导致终末期肾脏病的主要原因。外泌是由细胞分泌的纳米级细胞外囊泡,含有细胞特异的蛋白、脂质和核酸等生物活性物质,参与多种生理病理过程。外泌在DN的发生发展、诊断和治疗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就外泌在糖尿病肾病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外泌体 糖尿病肾病
  • 简介:摘要良恶性椎压缩骨折(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VCFs)的临床治疗原则和预后差别极大,准确鉴别二者意义重大。近年来随着MRI技术如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动态对比增强MRI (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DCE-MRI)、化学位移成像的发展与应用,尤其是影像组学新技术的发展,诸多影像学特征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良恶性VCFs鉴别诊断的准确性。该文就MRI技术和影像组学在良恶性VCFs鉴别诊断的应用进展予以综述。

  • 标签: 椎体骨折 扩散加权成像 动态对比增强 化学位移 影像组学
  • 简介:摘要支气管哮喘(哮喘)是一种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外泌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随着对外泌研究的逐渐深入,发现其在哮喘的气道炎症中发挥调节作用,本文从外泌的结构和功能为切入点,对其在哮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正畸结合牙种植治疗先天缺失牙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山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先天缺失牙患者70例,采用随机数表分为两组,每组35例。对照组仅实施牙种植,观察组在牙种植前6~18个月实施正畸治疗。比较两组种植成功率、牙齿咬合力、咀嚼功能及语言功能评分。结果治疗后3、6、12个月,观察组牙种植成功率均高于对照组(χ2=4.629、4.786、4.058,P=0.031、0.029、0.044)。观察组治疗后3、6、12个月的牙齿咬合力均高于对照组(t=8.265、4.585、3.722,P=0.001、0.001、0.001)。治疗后12个月,观察组咀嚼功能及语言功能评分均低于对照组(t=3.701、2.625,P=0.001、0.011)。结论正畸结合牙种植治疗先天缺失牙效果较好,可提高短期内种植成功率,改善牙齿咬合力,促进咀嚼和语言功能恢复。

  • 标签: 先天缺失牙 正畸 牙体种植 咀嚼功能 语言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两例Y染色部分缺失胎儿进行产前诊断。方法采用常规G显带及C显带技术分析胎儿及父亲的核型,采用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染色拷贝数变异检测技术(copy number varaition sequencing,CNV-seq)、性别决定基因(sex region of Y chromosome,SRY)检测技术及无精子因子(azoospermia factor,AZF)检测技术检测胎儿DNA。结果2例胎儿羊水染色在320~400条带水平均提示46,XN,del(Y)(q11.2),Y染色着丝粒探针FISH检测结果均提示Y染色数目未见异常。2例胎儿父亲外周血染色核型均未见明显异常。胎儿羊水DNA拷贝数检测提示一例胎儿Y染色q11.221-q12处缺失12.88 Mb,涉及全部AZFb+AZFc区域;另一例胎儿Y染色q11.21-q12处缺失14.84 Mb,涉及全部AZF区域。2例胎儿羊水SRY基因检测提示SRY基因阳性,SRY基因编码区未检测到已报道的致病点突变。2例胎儿基因检测提示存在AZF部分或全部缺失。结论联合多种技术有助于明确诊断Y染色结构异常。CNV-seq检测有利于快速筛查胎儿Y染色微缺失,可做为对染色核型分析的补充和验证的方法。

  • 标签: Y染色体微缺失 染色体拷贝数变异 SRY基因 AZF因子
  • 简介:机电一化设备的故障诊断技术是一项备受国内外关注的重要技术,它可以帮助人们了解设备运行的状态是否正常,是否存在故障隐患,并能够精确的判断出故障发生的部位及原因。一方面为可以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转,减少维修费用,有利于提高产量及产品质量;另一方面也可以预防恶性事故的发生,避免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因此,机电一化设备的故障诊断技术在现代化的大生产中发挥着重大作用,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

  • 标签: 机电一体化设备 故障诊断 技术
  • 简介:摘要常染色显性遗传多囊肾病(autosomal dominant polycystic kidney disease,ADPKD)是最常见的遗传性肾囊肿性疾病,患病率为1/1 000~1/2 500,约50%患者在60岁时进展至终末期肾脏病。ADPKD存在异质性,诸多因素如性别、合并高血压、基因突变、肾脏总体积和肾小球滤过率等与疾病进展密切相关,如何评估ADPKD患者的疾病进展风险,筛选出快速进展型患者对治疗方案的制订十分关键。我们总结了ADPKD的最新研究进展,结果显示,经身高校正后的肾脏总体积和基因突变类型是评估ADPKD疾病进展应用价值较高的指标,合并高血压、蛋白尿和肾小球滤过率是次要或较晚期的评估指标,和肽素等新的指标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前景。

  • 标签: 多囊肾,常染色体显性 危险性评估 肾小球滤过率 基因突变 肾脏总体积
  • 简介:摘要外泌是拥有由脂质构成双层球状膜的囊泡,能够被干细胞在内的多种细胞所分泌。外泌所具有的独特生物学特性和无法替代的强大功能在细胞间通讯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干细胞外泌所含有的多种细胞因子、信号蛋白、脂质以及调节性核酸等成分能够对肾脏、肝脏、心脏、血管以及神经等的损伤发挥保护作用。干细胞外泌在通过抑制髓核细胞凋亡、增加细胞外基质合成等方式延缓椎间盘的退变进程,其发挥作用的主要机制主要通过miRNA及相关信号通路。虽然对干细胞外泌在椎间盘中的作用机制进行了初步探索,但外泌所包含的成分复杂,具体情况尚未完全明了,仍需深入研究。主要通过对干细胞外泌的特性及功能、提取、鉴定和贮存方法,对其他多种组织的作用,及其对椎间盘的作用和作用机制等方面进行阐述,为椎间盘退变性疾病的研究提供依据。

  • 标签:
  • 简介:摘要在传统的电厂中通常采用独立的SIS以及MIS,其具有不同的功能,但是其硬件设施以及功能与电厂中DCS有重复的部分,所以文章提出一种将SIS以及MIS进行一化设计和建设的思路,将SIS中的功能分解到MIS和DCS中去,希望能给其他电厂提供借鉴作用。

  • 标签: 电厂信息系统 SIS MIS 一体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婴幼儿松果区肿瘤患者的临床特点、手术的可行性及手术入路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至2018年10月期间在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神经外科接受手术治疗并经病理证实的11例婴幼儿松果区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临床特点、影像学、手术入路、术后病理、并发症等。其中男6例,女5例;年龄3~36个月,平均年龄17.4个月;术前影像学提示均合并梗阻性脑积水。所有患儿均接受手术治疗,其中7例采用经纵裂胼胝穹隆间入路,1例采用经右侧额中回皮层造瘘入路,1例采用枕下小脑幕上入路,1例采用颞顶皮层造瘘侧脑室三角区入路,1例采用枕下后正中入路。结果11例患儿中,8例患儿达到显微镜下全切除,2例大部分切除,1例仅行活检术。术后病理提示非典型畸胎瘤样/横纹肌样瘤(atypical teratoid/rhabdoid tumor,AT/RT)3例,松果母细胞瘤2例,松果体细胞瘤2例,毛细胞星形细胞瘤1例,未成熟畸胎瘤1例,松果原基瘤1例,混合性胚胎性肿瘤1例。术后脑积水缓解不理想需要行脑室腹腔分流术(ventriculoperitoneal shunt,VP shunt )5例,术后出现硬膜下积液8例,其中行硬脑膜下外引流术好转2例,6例自行吸收,无死亡病例。结论婴幼儿松果区肿瘤临床病理特点明显与青少年及成人不同,治疗策略制定宜个体化,经纵裂胼胝穹隆间入路适合大多数婴幼儿患者,明确病理诊断有利于制定下一步的治疗方案。

  • 标签: 松果体区肿瘤 婴幼儿 治疗
  • 简介:摘要本文在对电工基础教学内容与特点分析基础上,结合中职院校电工基础教学的现状,对“工学一化”模式在电工基础教学中的创新应用进行研究,以为有关实践及研究提供参考。

  • 标签: 电工基础 教学 &ldquo 工学一体化&rdquo 模式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皮椎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术后早期(术后1个月内)患者腰背部残余疼痛的危险因素,并进一步分析其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至2015年1月期间采用PVP治疗的1 316例骨质疏松性椎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OVCF)患者的相关资料。术后1周及1个月评估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VAS评分> 4分定义为PVP术后腰背部疼痛缓解不佳。根据疼痛缓解情况,将患者分为满意组和不满意组。所有患者在术后1周,1、3个月和1年进行随访,行X线和MR检查(T1加权像、T2加权像和压脂像)排除新发OVCF,并同时记录VAS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统计两组患者的人口统计学资料、手术相关信息、麻醉方式、OVCF数量、单椎骨水泥注射量、影像学数据和其他合并症信息,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其与PVP术后腰背部残余疼痛的相关因素。结果接受PVP治疗的1 316例胸、腰椎OVCF患者中60例(4.6%)患者术后腰背部疼痛缓解不佳。两组患者VAS评分和ODI在术后1周、1个月、3个月时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不满意组患者腰背部存在一定程度的残余疼痛,其程度重于满意组,但在术后12个月随访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前骨密度、骨折椎数量、骨水泥分布情况、单椎骨水泥注射量及腰背筋膜损伤与术后腰背部疼痛缓解不佳有关(均P< 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前骨密度(OR=3.577,P=0.029)、合并腰背筋膜损伤(OR=3.805,P=0.002)、骨折椎数量(OR=3.440,P< 0.001)、骨水泥分布情况(OR=3.009,P=0.013)和合并抑郁症(OR=3.426,P=0.028)与PVP术后腰背部疼痛缓解不佳存在正相关,是其危险因素;单椎骨水泥注入量(OR=0.079,P< 0.001)与PVP术后腰背部疼痛缓解不佳存在负相关,是其保护性因素。结论OVCF患者术前骨密度低、合并腰背筋膜损伤、多椎骨折、骨水泥注入量不足、分布不理想及合并抑郁症是PVP术后早期腰背部残余疼痛的危险因素。

  • 标签: 脊柱 骨质疏松性骨折 椎体成形术 手术后并发症 疼痛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关节假周围感染(periprosthetic joint infection,PJI)是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但其诊断、抗感染治疗等诸多方面仍缺乏高等级的文献证据,无法基于循证学方法给予标准化答案。现以相关指南为依据,并综合国内外文献,从感染科角度概述PJI的发病机制、诊断和抗感染治疗方案的选择,为临床治疗PJI提供依据和参考。

  • 标签: 生物膜 假体周围感染 抗菌药物
  • 简介:摘要一化PET/MR克服了PET与MRI强磁场相关干扰的难题,实现了2种模态影像的同步采集,在医学影像学领域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PET/MR检查既需要有放射性药物,又要避免周边环境对PET/MR主磁场均匀性和射频场稳定性的影响。因此,一化PET/MR场地的选择和布局建设相比单一系统更加复杂,其安装调试结果要求同时满足2种模态显像要求(显像质量及定量准确性)。该文将对一化PET/MR的机房建设和仪器安装进行阐述和探讨,以供同类项目建设过程中关键性问题的参考。

  • 标签: 设施的设计和建造 体层摄影术,发射型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检修的目的是通过必要的检测手段及时发现设备存在的失效,及时予处理,避免造成设备损坏。继电保护与其它设备相比,具有其特殊性。更多的要考虑被保护对象的承受能力,避免主设备故障或扩大停电范围。制定继电保护检修策略时要在确保继电保护可靠性不降低的前提下,针对自身的失效特性和技术性能,合理确定检测周期、检测方式,降低检修成本。尽管维电保护失效既包含硬件失效,也包含软件失效。但从检修的成效看,主要是解决硬件失效的问题。软件失效更多地要依赖入网检测和版本管控予以解决。因此,本文后续提到的失效主要为硬件失效,并以此为基础提出对应的三维一的综合检修策略。

  • 标签: 互感器 三位一体 综合检修
  • 简介:摘要坚持问题导向,以客户为中心,以提高效率效益为根本,创新业务管理模式,提升管理效率、经营效益和服务水平。本文论述了电力企业物资市县一化管理的实施策略,深入探讨了如何建立市县一化的物资管理体系,为电力物资管理方面的相关工作人员提供一定借鉴。

  • 标签: 物资管理 市县一体化 电力企业
  • 简介:摘要外泌是有多种细胞分泌的富含生物活性物质的纳米级囊泡,能够参与细胞间的信息传递,调节细胞的基因表达。在血管疾病领域,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能够参与血管再生与修复,与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心肌梗死、主动脉夹层等疾病的发生和转归关系密切。外泌具有相对固定的细胞靶向特性和更加明显的生物学活性,使其在疾病的诊断与治疗中具有巨大潜能。

  • 标签: 外泌体 血管疾病 主动脉夹层 心肌梗死 动脉粥样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