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报告1例巴比妥致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患者女,26岁,孕期使用巴比妥10日后躯干出现皮疹,伴发热及肝功能异常,多次用药后原有皮疹加重,伴肝脏、心脏、肺功能异常。皮肤科检查:颜面、躯干、四肢见密集的针尖至甲盖大小的红斑、斑丘疹,压之褪色,间有正常皮肤,未见明显脱屑、水疱及大疱。结合病理检查及实验室检查诊断为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给予系统应用激素、护肝、保护胃黏膜等治疗后患者痊愈。

  • 标签: 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 苯巴比妥
  • 简介:渐进性坏死性黄色肉芽肿(necrobioticxanthogranuloma,NXG)是一种非朗格汉斯细胞性组织细胞增多症,病变区域的肉芽肿内可见淋巴细胞、内皮细胞、泡沫细胞、巨细胞及胆固醇结晶。作者报告1例顽固性NXG,接受氨砜100mg/d治疗,共18个月。停药后随访15个月,皮损明显好转且无复发。

  • 标签: 黄色肉芽肿 有效治疗 坏死性 渐进性 氨苯砜 组织细胞增多症
  • 简介:目的研究复方甘草酸制剂对甲醛和硫酸镍皮肤斑贴试验的影响。方法选择甲醛和硫酸镍皮肤斑贴试验阳性的患者96例,首次斑贴试验结束后先后给予不同剂量及不同剂型甘草酸苷制剂进行干预。中剂量复方甘草酸苷片50mg,每日3次口服,连续治疗2周;2个月后给予高剂量复方甘草酸苷片75mg,每日3次口服,连续治疗2周,均在治疗干预后2周进行斑贴重复试验;2个月后给予静脉干预(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60ml/d),于治疗干预后1周进行斑贴重复试验,并分析不同剂量及剂型复方甘草酸苷制剂对甲醛和硫酸镍皮肤斑贴试验的影响。结果中剂量干预后92例斑贴试验阳性,其中15例为弱阳性(+),75例为强阳性(++),2例为极强阳性(+++),无阴性检查结果,反应程度Z=-3.367,P=0.001。高剂量干预后79例阳性,其中40例为弱阳性(+),39例为强阳性(++),10例为阴性(-),反应性质Z=-5.792,P=0.000;反应程度Z=-8.774,P=0.000。静脉干预后23例阳性,其中11例为弱阳性(+),12例为强阳性(++),36例为阴性(-),反应性质Z=-8.024,P=0.000;反应程度Z=-9.683,P=0.000。结论复方甘草酸苷高剂量和采用静脉注射可对甲醛和硫酸镍皮肤斑贴试验产生明显抑制作用,并对诱发的变应性接触性皮炎有一定的临床疗效。

  • 标签: 皮炎 变应性 接触性 复方甘草酸苷 斑贴试验
  • 简介:目的:观察5%扎溴铵溶液联合液氮冷冻治疗多发性跖疣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泛发性跖疣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治疗组先予5%扎溴铵溶液浸泡至疣体松软、范围缩小,再进行冷冻治疗;对照组单纯用液氮冷冻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30例、显效6例、好转4例;对照组治愈12例、显效9例、好转9例、无效10例。治疗组临床有效率(90.0%)明显优于对照组(5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9.30,P〈0.05)。结论:5%扎溴铵溶液浸泡联合液氮冷冻治疗泛发性跖疣疗效显著,且副作用少,患者容易接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多发性跖疣 5%苯扎溴铵溶液 液氮冷冻
  • 简介:目的:探讨莫诺宗联合咪喹莫特对C57BL6小鼠白癜风造模的作用,以构建稳定、效果佳的白癜风模型,为治疗白癜风的药理、药效及机制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将30只4周龄的C57BL6小鼠分为A、B、C共3组,分别予A组40%莫诺宗联合5%咪喹莫特、B组40%莫诺宗、C组5%咪喹莫特涂搽小鼠下背部,每组每日涂药1次,连续涂搽60天。另取5只C57BL6小鼠为阴性对照组,不予任何处理。结果:A组与B组涂药2周后涂药部位均出现色素脱失,两组开始脱色的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3,P>0.05),但2个月后两组涂药部位脱色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3,P<0.05);A组非涂药部位色素脱失情况较B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5,P<0.05);C组仅可见1只小鼠涂药部位出现少量脱色。阴性对照组见未脱色及脱毛。结论:莫诺宗联合咪喹莫特对C57BL6小鼠白癜风造模的效果优于莫诺宗或咪喹莫特单独使用组。

  • 标签: 莫诺苯宗 咪喹莫特 C57BL6小鼠 白癜风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