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1
418 个结果
  • 简介:1900年的庚子事变后,首都北京大量建造起洋房,其中不仅有商业建筑,还有大量的民居建筑。如今北京的东交民巷地区就汇集了大量的这一时期建造起来的西洋式建筑。本文在对清末民初时期西方建筑对北京地区建筑影响的基础上,重点以珠市口大街161号院为例,说明该时期西方建筑对民居的影响。

  • 标签: 西方建筑 北京地区 民居 影响
  • 简介:夏鲁寺是西藏后藏地区唯一一座保存相对完好的11-14世纪佛寺遗迹,对于元代政教史、汉藏交流史等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夏鲁寺一层集会大殿转经回廊内壁中部为切入点,通过对千佛壁画的分布规律、墙体叠压打破关系的分析,以及对壁面千佛壁画题记文本的比对、考释,发现夏鲁寺一层回廊中部、北部建筑部分墙体的修筑和其上壁画的绘制年代要早于现存的其他建筑结构。结合夏鲁寺建寺史,可以推测这一部分壁画的绘制年代为13世纪末至14世纪初。当时的夏鲁寺存在一条围绕西翼、北翼建筑分布的不规则转经道,这条转经道在后期的扩建中被改造,结合新修建筑形成了如今的转经回廊,原来的壁画都被保留在早期墙体之上。这一研究补充和丰富了对夏鲁寺早期建筑形态的认知。

  • 标签: 夏鲁寺 建筑年代 千佛壁画
  • 简介:通过对长沙地区风水塔建筑的系统性调查,基于建筑美学思想分析了风水塔建筑的独特艺术形态;通过大量史料,以有机哲学观为指导分析了明清时期风水塔自身兼具的多元建筑文化。从时间与空间双重维度归纳富有中国传统美学特色的风水塔建筑,揭示了风水塔作为民间塔式建筑固有的人文思想与美学意义。

  • 标签: 风水塔 长沙地区 人文思想 美学意义
  • 简介:《贵州省志·建筑志》的编纂起步较晚。1991年11月,省建设厅决定成立省建设专业志编纂委员会,组建省建筑志编辑部。编纂人员在省志办的指导下,参照兄弟省市编写建筑志的篇目,着手草拟我省建筑志的篇目。先后经过6次修改调整,于1992年6月经编委会审议通过。篇日计5篇、21章、92节并大事记、文苑、附录等。省建设厅于1992年7月下发建筑志的编纂方案及篇目,编纂工作由是展开。

  • 标签: 《贵州省志·建筑志》 中国 地方志 编纂工作 记述范围 领导组织
  • 简介:以江南民居和江南军事移民建造的安顺屯堡为例,从院落的营造思想文化出发,对比分析两者院落空间尺度、空间序列、平面形式以及院落重点空间处理等几个方面的异同,分析了安顺屯堡与江南民居两者院落空间的营造特色,从而探究了南方合院式建筑的院落空间随着地域的变化而产生的适应性营建特征。

  • 标签: 安顺屯堡 江南民居 院落空间 军事移民 适应性
  • 简介:中轴线,恍如城市骨架的脊梁一般维持着城市的秩序和气度,延续着城市的历史和精神。尽管在中国古代文献中并没有“中轴线”一词,但利用中轴线来组织城市建筑空间布局的做法却是古已有之。中轴线蕴含了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北京城作为元明清三代的都城,中轴线上建筑虽几经变迁,但始终不变的,是一条皇气十足、生机盎然的生命线纵贯南北,气度不凡。

  • 标签: 中轴线 北京城 古建筑 测绘 城市建筑 中国古代文献
  • 简介:地方高职院校在学习领会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对于如何建设培养一批符合社会需求的创新型技能人才进行不断深入和探索。本文讲述新工科背景下地方高职院校的传统教学模式急需转型。特别是培养技能型人才较多的建筑工程类专业的一级课程需要进行实践改革,国内对于基于CDIO模式探讨高职院校'建筑CAD'课程改革的研究内容与成果较少,还处于发掘与论证期。新形势下,通过研究基于CDIO教学方式使老师的角色从传授传统书本章节知识转换为如何从自身参与社会实践过程中得到的实务经验变成课堂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成为主动参与者'带活课堂'。

  • 标签: 建筑CAD CDIO 课程改革
  • 简介:河北工程技术学院105号实训楼是一座综合型实训楼。基于BIM技术对105号实训楼进行建筑、结构和机电模型的建立,通过碰撞检测和渲染动画的制作,更好的完善项目的设计任务。基于BIM技术方便、快捷完成工程量统计、计价、施工方案优化、模架专项方案、可视化交底、施工进度模拟、机电管线排布安装等技术应用。探索BIM技术在实际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中的落地应用。

  • 标签: BIM技术 105号实训楼 全生命周期 应用
  • 简介:2008年7月1日实施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提出了历史建筑的法定定义,给文物保护单位提出了保护要求,但历史建筑在城镇现代化过程中如何有效保护和创新利用,在理论与实践层面仍然缺乏合理的指导和建议,造成目前历史建筑保护与利用良莠不齐的现实困境。从保护利用的科学性和创新性两个方面,尝试探讨其保护利用的方法、技术策略,提出真实性、整体性仍然是历史建筑保护利用的基本准则和道德底线。

  • 标签: 历史建筑 保护与利用 科学性 创新性
  • 简介:华夏文明孕育在广阔的农村天地,在农村古老建筑里不光是悠久历史和灿烂中华文化的物质见证,也是中国传统建筑的精品。因为过往历史原因与社会变迁,这些曾经有着辉煌历史的建筑遭到了十分严重的破坏。当前,我国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实施大规模的精准扶贫、易地搬迁、新农村建设等惠民政策,给古老的中国农村带来了历史巨变,同时这些具有悠久历史见证的古建筑的生存环境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胁。

  • 标签: 易地搬迁 新农村建设 古建保护 易地保护 可持续发展
  • 简介:在中国现代化高速发展的同时,许多传统文化和古代建筑都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坏。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又是中国首都的北京,现代思维与传统文化的矛盾更是显得尖锐而严重。本文通过举例介绍了北京传统文化的概况,以奥运场馆设计的成功为例,分析了传统文化中孕育的现代设计,浅析当代建筑如何更好地融入文化历史名城中。

  • 标签: 中国文化 北京文化 奥运场馆 现代设计 城市规划 和谐共存
  • 简介:在山西省晋城市的沁河两岸,太行山、太岳山和中条山交界处方圆数十平方公里的范围内,至今还集中连片地坐落着20多处明清时期达官名人的城堡式高层民宅建筑群。与山西晋一带沁河两岸的晋商豪宅大院大为不同的是,这种城堡式高层民宅建筑群规模宏大、风格独特,具有很高的军事科学、历史文化和建筑艺术的观赏价值。

  • 标签: 中国 山西 旅游业 沁河流域 古城堡建筑群 晋城市
  • 简介:应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的邀请,我们于10月17—21日在古城西安召开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第15届大会并庆祝该组织成立40周年,回顾她为维护和保护作为可持续和人文发展的一部分的世界文化遗产所作出的长期努力;

  • 标签: 古迹遗址 遗址保护 第15届 理事会 西安 周边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