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6 个结果
  • 简介:作者在对曹元弼的《礼经学》进行整理过程中发现有标点错误,本文共指出27处标点错误,并根据相关文献进行校证,减少《礼经学》整理本的错误,为读者提供更精审准确的版本。

  • 标签: 《礼经学》 标点 校证
  • 简介:<正>成书于东汉的《太平经》是中国道教的第一部经籍,其宣讲对象主要是下层民众,为宣扬教义的方便,该书采用对话体写成,包含了许多口语成分,能够较好地反映东汉时期语言的真实面貌,是研究东汉语言的一部极其珍贵的语料,引起了中古汉语研究者的广泛注意。近年来,有关《太平经》的注本、译本不断出现。迄今为止,共有以下5个注本:《中华道学通典·太平经释读》(杨寄林著,南海出版公司,1994年)、《太平经注译》(罗炽、刘泽亮、康志

  • 标签: 《太平经》 罗炽 中国道教 注本 南海出版公司 中古汉语
  • 简介:一、标点:①《秦本纪》:“白起为武安君。”《正义》:“言能抚养军士,战必克,得百娃安集,故号武安。故城在洺州武安县西南五十里。七国时赵邑,即赵奢救阏与处也。”(216)按:“得”当上属,“战必克得”为句。正文列举白起战绩,如:“左更白起攻韩、魏于伊阙,……拔五城”;“大良造白起攻魏,取垣”;“白起攻赵,取代光狼城”;“大良造白起攻楚,取鄢、邓”;“大良造白起攻楚,取郢为南郡。”此皆白起克敌得地之证,故

  • 标签: 大良造 光狼城 阏与 左更 史记校 秦本纪
  • 简介:<正>在故纸堆里尘封了500多年的《回回药方》(以下简称“药方”),系红格纸手抄孤本,现珍藏于北京图书馆内。该方共计36卷。目前残存的《目录》一卷58页,仅载有卷12和卷19至卷36的各门、类方剂目录,而内容比较完整的则为卷12和卷30各63页,卷34—卷49页。现在,这一残本蒙北京图书馆惠允复制,经校点另排而将同世人见面。这是回族文化史和中华医药史上的一件大好喜事,也是民族团结进步在此一领域的具体体现。在此,仅就《药

  • 标签: 《回回药方》 汉医 校点本 回族文化 阿拉伯 堂子
  • 简介:一、《唐诗归》卷九王维《木兰柴》钟惺评:此首殊胜诸咏物,论恐不然。(《诗归》湖北人民出版社校点本1985年版下册181页)按:'物'字属下,当作:'此首殊胜诸咏,物论恐不然。'物者人也,物论谓众人之评论。钟言《木兰柴》一首殊胜辋川他咏,而众论或不以为然。二、前书卷十四崔曙《途中晓发》诗'旅望因高尽'句钟惺评:觉可怜。高处送远,见故人车,多却五字。(同前下册292页)按:乱点一通,不知所云。近出《唐五律诗精评》崔曙《途中晓发》集评引钟惺云:'觉可

  • 标签: 校点本 木兰柴 唐诗归 崔曙 物论 咏物
  • 简介:<正>在几种版本的《马氏文通》里,质量最高,读起来最方便的要数吕叔湘、王海棻二位先生编的《马氏文通读本》(以下简称《读本》).《读本》是以章锡琛先生的《马氏文通校注》本(以下简称《校注》本)作底本,校以商务印书馆光绪甲辰(1904)本.《校注》本的校勘、标点错误较多,《读本》对此大多已作了校改.虽然如此,还有几处校点遗漏、失误.今不揣冒昧,提出几点补正,供编者修订时参考.不当之处,请编者和读者指教.

  • 标签: 《马氏文通》 《校注》 静字 表词 接读代字 助字
  • 简介:中华书局出版的校点本《史记》,是今天最为通行的《史记》读本。它的校点工作,清除了不少疑难语句的谜团,为读者正确地理解文义提供了极大的帮助。所以,出版以后,受到学人的一致好评。当然,校点《史记》这样一部流传了两千年的文史巨著,也是很难做到尽善尽美的,个别地方出现误校误点的情况在所难免。这里,就本人在学习《史记》过程中发现的一些校点问题,提出几例与大家讨论。因为既指出其误,又辨其所以误,所以题名《〈史记〉校点误例辨正》。

  • 标签: 五帝庙 地名专名 中华书局出版 乘舆法驾 周驰 地理方位
  • 简介:45.太元十三年十二月乙未,延贤堂灾。丙申,螽斯、则百堂及客馆、骠骑库皆灾。(卷三二《五行志三》,第936页)王华宝《汉魏六朝语词考论》:《诗经.周南.螽斯序》:“螽斯,后妃子孙众多也,言若螽斯不妒忌,则子孙众多也。”则百,语出《诗经·大雅·思齐》:“大姒嗣徽音,则百斯男。”

  • 标签: 《宋书》 校点 汉魏六朝 五行志 诗经
  • 简介:南朝梁沈约所撰《宋书》一百卷,在长期流传过程中卷帙有所散佚,文字亦多讹误。为了做好此书的复原工作,以前的学者付出了大量的劳动。中华书局一九七四年推出的《宋书》校点本就是上述工作的一大总结。

  • 标签: 《宋书》 校点本 流传过程 中华书局
  • 简介:<正>晋代干宝之《搜神记》,是我国古典名著,如今甚为畅销.现通行之校点本有二;一为中华书局1979年9月出版的汪绍楹校注本(到1985年已印三次,共316500册).一为岳麓书社1989年7月出版的钱振民校点本(1989年7月印12500册).前者“以《学津讨原》本为底本”(见该书《出版说明》),后者“以明末《津逮秘书》本为底本,以《学津讨原》本参校,亦酌取汪绍楹先生校注本之长”(见该书《前言·附记》).今复取《津逮秘书》本(即明代胡震亨、毛晋同订的《津逮秘书》第十乙集中的《搜神记》,汲古阁藏版)与《学津讨原》本(即清代张海鹏校正的《学津讨原》第十六集中的《搜神记》,琴川张氏藏版)及有关典籍校读一过,发现汪校本、钱校本之文字皆有失误.其误虽不多,却亦值得刊正.特别是汪校本,印数既多,且为中华书局版,甚有权威,故贻误更甚,其勘误实刻不容缓.例如:

  • 标签: 《搜神记》 《津逮秘书》 “乘” 校点本 月出 注本
  • 简介:中华书局出版的校点本《史记》,是今天最为通行的《史记》读本。它的校点工作,清除了不少疑难语句的谜团,为读者正确地理解文义提供了极大的帮助。所以,出版以后,受到学人的一致好评。当然,校点《史记》这样一部流传了两千年的文史巨著,也是很难做到尽善尽美的,个别地方出现误校误点的情况在所难免。这里,就本人在学

  • 标签: 中华书局出版 黄国故城 校点本 胡亥 张守节 解文
  • 简介:《史记·商君列传》记述商鞅第一次变法的内容时指出:'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这是确定人的社会政治地位与经济地位的变法令文。它既规定区分尊卑爵秩等级的政治地位与占有物质财富的经济地位,又指出确定政治地位、经济地位的根据。中华本将其标点为:'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如此标点,既使所'明'各项失去了依据,又使所'名'各项分据不同的标准;既使'田宅臣妾衣服'各项被割裂开来,又使'臣妾衣服以家次'的句子缺少表示动作行为的动词谓语。本文从商鞅重视军功、授官予爵只出军功一途与句子的语法结构,辨析中华本标点之误。

  • 标签: 名田宅 商君 动作行为 赐爵 政治地位 动宾结构
  • 简介:本文以《文馆词林》为例,从音韵的角度,分八个方面探讨了古写本韵文校点中存在的问题。

  • 标签: 音韵 韵文 《文馆词林》
  • 简介:由陕西省政府批准立项的明嘉靖《陕西通志》整理、校点工作,经有关专家学者和方志工作者艰苦努力,目前已进入“总成”阶段,有望在年内出版。明嘉靖《陕西通志》是我省历史上最著名的一部省级志书,由时任陕西巡抚赵廷瑞主修,著名学者马理主持编纂,于嘉靖二十一年(1542)付梓。该志记述范围包括今陕、甘、宁全部及青海、新疆、内蒙古部分地区,极富资料价值,历来受到史志界高度重视。这部志书的整理出版,将为了解和研究我省及西北大部地区明代中叶的基本状况,提供第一手的重要资料。为使读者对这部志书有所了解,本刊特编发该志卷十《河套、西域》中“河套”一节。该节由省地方志办公室董健桥编审校点,诚望得到读者的批评教正。

  • 标签: 河套 嘉靖 志书 校点 方志工作者 明代中叶
  • 简介:《清平山堂话本》是明代嘉靖年间钱塘人洪楩所刊刻的'六十家小说'的辑佚本。对此书的校点,目前所见有三个版本:(1)谭正璧校点本(古典文学1957)、(2)石昌渝校点本(江苏古籍1990)、(3)王一工标校本(上海古籍1992)。三家校点功不可没,但均有某些失误。对此,语言学界已作出许多补正①,但校书如扫落叶,三家校点方面的错讹仍不少。今取文学古籍刊行社影印本对照,对三家校点本再作某些补正。引文据谭校本,个别文字必要时保留繁体或俗字形式。

  • 标签: 平山堂话本 校点再补 清平山堂
  • 简介:<正>《太平广记》是宋代编集的一部大型类书,专事收集自汉至宋初的野史笔记小说,凡500卷,引书475种①,是宋前笔记小说的集大成者,其中保存了大量后世亡逸的材料。它在小说研究、文献整理以及中古语言研究等多个研究领域有着极为重要的价值②。前贤早已意识到这些,并从不同的角度对其加以利用。中华书局于1961年出版的汪绍楹先生校点本(以下简称"汪校本"),是今天学术界最为常用、也是目前较为完备的本子,但其在校点方面仍存在不少问

  • 标签: 《太平广记》 笔记小说 小说研究 续玄怪录 北梦琐言 校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