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本文运用中国大中型工业企业行业的面板数据,在测算R&D资本存量的基础上,构建了知识生产函数模型,进而研究了知识生产的性质及其影响因素。本文的主要发现为:(1)在知识生产中,R&D人员比资本做出了更大的贡献,且知识生产过程表现出规模报酬不变或递减的特征;(2)企业规模和绩效水平对知识生产效率没有显著的影响作用;(3)国有产权对知识生产效率具有负效应。

  • 标签: R&D存量 知识函数 生产效率
  • 简介:"酶生产L-肉碱”为国家"九五”科技攻关项目,采用合成拆分与生物转化相结合生产,利用拆分废物D-肉碱为原料,可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填补了国内该工艺研究的空白,工艺先进、合理,适合我国国情,酶转化产L-肉碱15g/l以上,提取收率达70%,产品质量达到美国药典USP23版要求.制备工艺已申请中国专利:公开号CN1162018A.

  • 标签: 生产肉碱 酶法生产
  • 简介:拟合模型并对模型进行分析是近年来经济类论文的一大特点,其中在宏观经济研究中运用生产函数模型不胜枚举。近日,笔者搜索《中国学术期刊网》,从1999年到目前,其中主题为'生产函数'的就有两千多篇,这些论文涉及经济增长、金融、信息、产业结构、农

  • 标签: 总量生产函数 生产函数模型 经济增长 适用性 拟合模型 人力资本存量
  • 简介:采用随机前沿方法,利用2004-2010年我国24个省份的肉鸡生产数据,实证分析了规模化养殖对我国内鸡生产效率的影响,并对不同养殖规模的肉鸡生产效率进行了测度和比较。结果显示:规模化养殖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我国内鸡生产效率,中规模养殖使肉鸡生产效率提高了16.89%,大规模养殖使肉鸡生产效率提高了57.62%;我国内鸡生产效率的地区差异较大,且南方地区不同养殖规模的内鸡生产效率存在显著差异,而北方地区的这种差异较小;标准化规模养殖程度不高是南方地区的肉鸡生产效率总体偏低且不同养殖规模的肉鸡生产效率存在较大差异的主要原因。

  • 标签: 肉鸡产业 规模化养殖 生产效率 随机前沿生产函数
  • 简介:近年来,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的并购活动逐渐增多,尤其是大的事务所。同时,中注协也在探讨中国会计师事务所做大做强之路,把做大做强作为加强会计师事务所国际竞争力的一个重要途径。如果理论上无法证明并购能够提高事务所的效率,那么,事务所的并购行为就只是一种跟风。因此,证明我国注册会计师产业是否存在规模效应,

  • 标签: 注册会计师 规模效应 生产函数 产业 会计师事务所 并购活动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工业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安全成为发展工业技术中的核心问题,这就要求运用电石生产乙炔气过程中,重视起安全问题,将降低能源消耗和节能资源作为重点考虑内容,树立起保护环境的理念,推进生产工艺的自动化、先进化、绿色化发展。本文结合对电石乙炔生产工艺的概述,分析了基于电石生产乙炔气过程中的安全生产问题,旨在通过安全生产措施的应用,更好的避免乙炔生产中危险因素问题的发生。

  • 标签: 安全生产问题 乙炔 电石法
  • 简介:生产函数是一种技术关系,它表明在一定技术水平下,由每一组特定的生产要素组合构成的投入所能产生出来的最大产品。DEA模型C~2WY是1986至1987年Charnes,Cooper和我国学者魏权龄等给出的,利用这一模型,证明在单输入的情况下,生产函数y=φ(x)的规模有效就是DEA有效。

  • 标签: 数量经济 DEA模型C~2WY 生产函数 规模有效性
  • 简介:基于具有微观基础的开放经济理论,并考虑我国金融账户管制等特征,构建了开放经济的货币需求函数(MDF)。理论分析发现,MDF决定因素中不仅包括国内因素,还包括汇率、外国利率、外国通胀率等开放经济因素。采用前沿的ARDL边限检验,经验分析发现MDF存在协整关系;在长期上,持续的汇率升值(及预期)将降低货币需求,存在"资产组合调整效应",在短期上,汇率升值(及预期)将增加货币需求,存在"预期效应";引入了滚动ARDL边限检验MDF的稳定性。

  • 标签: 开放经济下的货币需求 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 汇率预期
  • 简介:利用生产函数模型来定量地分析、研究经济发展问题,是本世纪初西方兴起的经济分析研究新方法。一系列具有决策参考价值的成果证明了美国经济学家C·W·C01b和P·H·Douglas于1928年探讨的投入产出生产函数(即C—D生产函数)的实用性。对于发展中国家,近年已用之于研究经济增长,尤其在实际经济分析、经济预测和计划工作中于八十年代已大量被推广、运用、其中实

  • 标签: 生产函数模型 C—D生产函数 区域经济发展 山区农村经济 指导作用 技术进步
  • 简介:柔性是生产系统应付动态多变的市场需求的重要手段之一,对提高生产系统的适应性和稳定性至关重要。通过对企业生产系统柔性的影响因素分析,建立了企业生产系统柔性的综合评价模型。在求解过程中用熵技术来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然后用逼近理想解的排序(TOPSIS)对数学模型求解,使得对企业生产系统柔性评价更科学、客观。

  • 标签: 生产系统 柔性 TOPSIS 指标体系
  • 简介:在现代大多数企业生产费用核算中,产品成本定额是普遍使用的一种方法。产品成本定额具有控制成本支出、降低成本消耗、挖掘低成本潜力等作用。本文对生产费用核算和产品成本的定额的概念、特点、优缺点、使用条件进行了阐述。

  • 标签: 生产核算 产品成本 定额法
  • 简介:作为中国经济中最活跃的因子,金袖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加速推动了社会生产方式的转变。身处这一变革浪潮之中,商业银行有必要回归金融最基本的逻辑,寻求新生产函数的最优解。互联网冲击下金融中介的演变逻辑互联网对金融行业的深度渗透并不必然意味着“脱媒”,而更可能是推进“商业银行模式”的强中介转变为“交易所模式”的弱中介。

  • 标签: 金融行业 商业银行 生产函数 互联网 最优解 中国经济
  • 简介:拜耳生产氧化铝中,溶出工序和分解工序是两个最重要的环节。溶出工序是将铝矿石、苛碱和石灰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在高温高压的条件下生成铝酸钠溶液的过程,而分解是把铝酸钠溶液降温并加入晶种(氢氧化铝)搅拌使其析出氢氧化铝的过程。溶出过程中溶出Rp值(即铝酸钠溶液中氧化铝与苛性碱的质量比,是衡量循环母液中所溶解氧化铝量的指标,溶出Rp值是反映原料磨铝土矿和循环母液配比以及溶出效果的质量特性值。)不能过高,否则铝土矿会进入赤泥,造成巨大的浪费。而高Rp值的铝酸钠溶液分解率更,并且提高了产品质量和产能。因此在溶出后分解前的工序中提高铝酸钠溶液的Rp值对生产是一个非常有利的途径。

  • 标签: Rp值 氧化铝 溶出 分解
  • 简介:效率假说须考虑决策单位技术水平的差异,但许多文献在研究效率时都把中国所有区域看成一个总体,其隐含假设东、中、西部生产前沿均相同,忽视了技术集的地区差异。本文利用共同前沿生产函数包络东中西部的生产前沿,然后估算和比较区域间技术差距和技术效率,发现东中西部所面对的技术集差异显著,并且中部技术效率最高,其后依次为西部、东,部,技术效率水平高低与市场化水平、研发投入的相对强度、资源禀赋、人力资本、市场需求、产业结构等因素相关。

  • 标签: 技术效率 技术差距比 共同前沿生产函数
  • 简介:通过对经济增长、宏观税负的关系分析,分别运用以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扩展模式、巴罗模型(1990)作为计量模型估计出我国的最有优宏观税负大致在19.8%至21.9%的范围,并与近年的实际税负比较,得出一些有用的结论。

  • 标签: C—D生产函数 巴罗模型 宏观税负
  • 简介:生产生活中事故与灾难总是伴随着现代工业文明。频发的安全事故已成为我国职工意外死亡的“头号杀手”。权威部门调查发现: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大多是没有按章办事所致,许多事故完全可以避免。经济学研究显示,安全保障措施预防性投入的效果5倍于事后整改的效果。“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我国长期以来坚持的行之有效的安全生产工作方针。我国第一部全面规范安全生产的专门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于2002年11月1日起正式实施。该适用于所有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单位的安全生产,是安全生产的专门法律、基本法律。它首次明确国家将实行生产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度,这必将在有效遏制生产安全事故发生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安全生

  • 标签: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立法背景 内容 中国
  • 简介:摘要:拜耳生产氧化铝最主要的工业方法,拜耳氧化铝的生产过程会消耗大量的能量,大约占到产品成本的 20% ~ 30% ,并且当前能源的价格在不断上涨,所以,在拜耳氧化铝的生产过程中,控制好能耗能大大降低生产成本,增加企业的竞争力。    关键词:拜耳;氧化铝;能耗;溶出工序;蒸发工序   拜耳是一种工业上广泛使用的从铝土矿生产氧化铝的化工过程。 1887 年由奥地利工程师卡尔 · 约瑟夫 · 拜耳发明,其基本原理是用浓氢氧化钠溶液将氢氧化铝转化为铝酸钠,通过稀释和添加氢氧化铝晶种使氢氧化铝重新析出,剩余的氢氧化钠溶液重新用于处理下一批铝土矿,实现了连续化生产。今日,世界上 95% 的铝业公司都在使用拜耳生产氧化铝。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