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8
359 个结果
  • 简介:全球经济的发展与人口的增长,人口老龄逐渐成为了社会发展中不可忽视的问题。我国老年人口数量庞大,机构养老要从老龄问题切入,结合老年人口的自身需求与现状,摸索出机构养老发展的新模式。

  • 标签: 机构养老 人口老龄化 养老机构
  • 简介:2006年7月26日。中国电信启动了“千乡万村”示范工程。近年来。中国电信加大了信息农村建设力度。通过前期在江西、浙江、安徽等省进行的试点,中国电信决定用1年时间。建成1000个乡镇信息示范站。10000个发达村级信息示范点,从而以点带面,推动整个农村信息建设。

  • 标签: 农村信息化建设 建设工程 新农村 中国电信 示范工程 农村建设
  • 简介:在农机管理过程中,运用现代的多媒体与传统的手段相结合传递农牧业机械信息,让多谋体能最大限度地在农机领域发挥效应,为农村牧区机械服务是人们不懈追求的目标.多媒体预示着一种崭新的信息交流方式,就我们农机管理部门来说,多媒体的交互性可使各种各样的农机信息的传播更加生动、快捷.信息媒体的多样性可使原本抽象、枯燥的数据和内容用电影播放形式,如静态的、动态的、三维的图形等加以表示,从而大大提高了农机管理活动中的直观性,增强了了解和吸收农机信息的乐趣.从这个意义上讲,多媒体淡化了管理和游戏之间的差别.在各种农机信息活动环境中使用多媒体,可以极大地提高活动效果和水平.

  • 标签: 多媒体 农村牧区 机械化服务 监督管理
  • 简介: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目标是农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可持续性相统一,而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农业机械现代,农业机械现代是中国农业转型的根本出路。农业机械与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农村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密不可分,农业机械与信息的结合能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从而促进农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提高我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

  • 标签: 农业机械化 农业经济 农村资源 信息化 可持续发展
  • 简介:农业产业农村改革不断深化的产物,是专业和社会分工的结果,是小生产与大市场对接的内在要求。在新农村建设农业产业中,要发展培育、引进、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组织,进一步完善市场体系建设,完善农业产业的运行机制。

  • 标签: 新农村建设 农业 农业产业化
  • 简介:为了加快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党的十六大届五中全会从战略和全局高度做出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决策,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目标是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20字方针,首先要生产发展,农民富裕了,才能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而农业机械水平是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体现,只有充分发挥农业机械化作用,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排头兵,才能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

  • 标签: 农业机械化 小康社会 新农村 主义 农业生产发展 机械化水平
  • 简介:当前,我国农村集镇的规划建设问题重重,如面积狭小、交通拥堵、配套设施落后等,不利于集镇的发展和功能发挥,亟需改善纠正。

  • 标签: 集镇 问题 对策
  • 简介:本刊讯11月29日,由中国农机学会农机化分会、中国农机化导报主办,农业部农机化管理司、农业部农机试验鉴定总站、农业部农机化技术开发总站支持的“农业机械与中国农村改革高层论坛”在北京举行。来自全国农机管理、科研院所以及农机大专院校领导和专家学者共计200多人出席。农业部原副部长、全国政协常委、民盟中央常务副主席张宝文出席会议并致辞,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部长韩俊在会上作了《农村发展新变化与农业机械》、

  • 标签: 中国农机学会 农业机械化 农村改革 论坛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农机化管理
  • 简介:构建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保持农村社会稳定,强化农村集体财务监督,通过审计,发现了当前农村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漏洞,进行了认真

  • 标签: 和谐 农村 审计
  • 简介:阐述了科尔沁区农机化发展现状,系统分析了科尔沁区现已具备了"需求拉动、效益驱动、政策推动、机制带动"农机化快速发展的四大动力,为进一步推进科尔沁区农业机械,指出应通过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目标、根据农业结构调整及时调整农机化发展方向、切实加强农机服务体系建设等措施加快推进科尔沁区农业机械进程.

  • 标签: 提高 农牧民收入 推进 农业机械化进程
  • 简介:文章结合当前农村电力市场的实际情况,分析农村电力市场营销面临的一些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得出抓住机遇,深化电力营销改革,增强市场竞争能力的结论。

  • 标签: 农村 问题 对策
  • 简介:农业部“百乡万户”调查组通过在重庆市的实地调查,就农村实用人才培训问题进行了调研。近年来,重庆市高度重视农业农村才培养,将农村实用人才工作放在统筹城乡发展、科技服务“三农”的突出地位,围绕全市“两翼农户万元增收工程”扎实开展培训工作,取得了“培训一个农民,致富一户家庭,促进—方发展”的良好效果。全市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51%,两翼农户两年累计户均增收7900元,全市农民人均收入增加到6480元。一、发展情况和主要做法重庆是一个具有大农业、大农村背景的直辖市,农村人口1839万人,占总人口的61.7%,农业从业人口869万,占农村人口47.3%。目前,重庆市农村实用人才的总量有40.4万人(生产型人才12.4万人、经营型人才4.4万人、技能服务型人才3.6万人、技能带动型人才15.6万人和社会服务型人才4.4万人),拥有农民技术职称的人数24.46万人(农民高级技师0.15万人、技师3.76万人、助理技师6.96万人和技术员13.59万人)。2011年重庆市农村实用人才的总量比2010年的36.09万人增长了11.9%,实现了较快发展。

  • 标签: 农村人口 人才培训 实用人才 高级技师 重庆市 科技贡献率
  • 简介:传统耕作的经营方式,制约着农村机械的发展,如果不彻底转变,农村经济的发展同样受到制约。1国外的大农场经营方式美国、加拿大都是大型家庭农场经营方式,一个家庭农场大约有1000多亩土地.几个人组成的机车组完全能保证正常种植经营。大片土地可以用大中型机械,生产率高,经济效益好,解放了大量的农业人口去发展其他产业,提高了人均收入水平,国民生活水准得到很大提高。

  • 标签: 农村经济 农村机械化 经营方式 家庭农场 传统耕作 经济效益
  • 简介:一、农机市场的现状1.有效供给不足,产品适应性不强目前,市场上的农机供应存在或多或少的情况:低质低价农机多,实用耐用农机少;杂牌农机多,新型名牌农机少;传统小农机多,高科技农机少。农民自我保护意识不强,缺乏对有关农机知识的了解,对假冒伪劣农机的识别水平低。与此同时,农村市场劣货横行,因而抑制了农机市场的发展。

  • 标签: 农机市场 需求市场 农村市场 自我保护意识 产品适应性 有效供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