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3 个结果
  • 简介:过多的添加剂、防腐剂、化学剂充斥在我们的生活中太久,人们慢慢地了解了天然、健康的可贵,开始崇尚自然,而脆弱的肌肤也不想再忍受种种人工添加剂的伤害,渴望来自天然纯净的植物呵护。顺应回归自然的国际新趋势,天然有机的植物护肤品成为国际美容潮流的宠儿。

  • 标签: 植物 防晒 回归自然 添加剂 防腐剂 化学剂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脑部CT影像学表现,提高早期诊断率。方法搜集有机磷农药中毒性脑病患者12例,分析其脑部CT表现。结果有机磷农药重度中毒患者急性期表现(1)不同程度脑水肿,表现为皮层密度减低,灰白质分界不清,脑沟、脑池、脑裂变浅;(2)蛛网膜下腔出血。慢性期表现为中毒性缺血缺氧性脑病,CT表现为脑室增大,脑沟裂增宽。轻、中度中毒组病例脑CT未见明显异常影像。结论脑CT能够反应有机磷中毒患者急性期所致脑损害,并为临床及时治疗和预测病变严重程度提供准确影像信息。

  • 标签: 有机磷 脑水肿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 简介:摘要通过对10例脂沉积性肌病的护理。护士提高对本病的认识,通过对疾病的了解,掌握相关护理知识。并应用于患者,使患者消除焦虑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 标签: 脂质沉积性肌病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血液灌流治疗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疗效。方法61例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31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常规内科治疗,实验组在常规内科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血液灌流每日一次。观察两组患者出现中间综合征反跳死亡病例数,统计两组患者阿托品及氯磷定用量、住院时间、治愈率。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阿托品用量、氯磷定用量、住院时间、死亡例数、治愈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现中间综合征和发生反跳的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抢救口服含苯量高的有机磷农药(如乐果、氧化乐果)患者时,血液灌流能显著降低中间综合征的发生率,但在使用血液灌流技术时,一定要注意反跳的发生,必要时适量增加阿托品剂量以弥补血液灌流后的吸附差。

  • 标签: 血液灌流 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 中间综合征 反跳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高职护理专业学生首次真人注射练习的心理体验及该活动对护理专业教学双方的影响。方法应用性研究的方法,收集学生首次注射时的心理感受、体会,再进行整理、归纳和分析。结果首次注射对护理专业学生巩固专业思想、提高学生专业学习动机与兴趣、正确地认识自己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首次注射护生有紧张、害怕、兴奋等的心理体验。结论改革教学方法,增强学生学习兴趣与动机;关注学生心理,促进教学相长与反思;改善师生关系,提升综合素质与能力。

  • 标签: 护生 注射 心理体验 质性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报道1例罕见的呈瘤内瘤组合的皮肤局限性淋巴管瘤内毛母瘤。方法对1例皮肤局限性淋巴管瘤内毛母瘤进行形态学和免疫组化分析。结果临床表现右肩皮肤蕈状肿物,大小4.5cm×3.5cm×2.0cm,切面基底部见一结节,部分有石灰样感,结节外周囊性多房,内含灰白色半透明糊状物。镜检基底部结节表现典型毛母瘤的组织学特点,外周呈淋巴管瘤结构。免疫组化结果衬覆淋巴管腔的扁平细胞D2-40弱阳性,CD31、CD34(内对照,瘤内血管内皮细胞阳性)及VEGFR-3均阴性。结论皮肤淋巴管肿瘤和毛母瘤分别为皮肤软组织和附件来源的肿瘤,二者同时发生并且形成独特的瘤内瘤现象非常罕见。

  • 标签: 皮肤局限性淋巴管瘤 毛母质瘤 瘤内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长托宁对于儿童有机磷中毒治疗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对符合本研究标准的62例有机磷中毒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2例,给予长托宁。对照组30例,给予阿托品。结果两组病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毒消失时间、CHE活力恢复和用药剂量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长托宁在基层医院儿童有机磷中毒安全有效。

  • 标签: 有机磷中毒 长托宁 有效性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体外培养的骨髓间充干细胞(MSCs)在特定的条件下诱导分化为成骨细胞。方法从骨髓血中提取MSCs,在含10%胎牛血清,地塞米松、β-甘油磷酸钠和维生素C的条件培养基培养的DMEM培养基中培养,放免法检测骨钙蛋白。比色法检测碱性磷酸酶、vonKossa法钙结节染色。结果MSCs诱导培养后碱性磷酸酶、钙结节、骨钙蛋白表达明显增强。结论MSCs在一定条件下能诱导分化为成骨细胞,能作为骨组织工程的种子细胞应用于临床治疗。

  • 标签: 间质干细胞 成骨细胞 分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联合应用透明酸和肉毒素治疗额纹和川字纹的效果和优点。方法透明酸注射于较深的静态性额纹和川字纹,肉毒素治疗做表情出现的动态性皱纹。结果治疗3-15个月随访50例,临床效果满意,1年内未出现明显的皱纹。结论联合应用透明酸和肉毒素治疗额纹和川字纹,效果迅速,治疗后没有明显的肿胀淤青,疗效较持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肉毒素 额纹 川字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体骨髓间充干细胞移植临床治疗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能否改善患者运动功能。方法经解放军第四六三医院伦理委员会同意,纳入2008-09/2009-05在细胞治疗中心住院的具有完整随访资料的杜氏型肌营养不良症患者146例,均为男性,年龄5~16岁,平均(8.6±6.3)岁;病程2~16年,平均(6.3±5.9)年。患者皮下注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动员4d后采集骨髓,Percoll梯度离心培养骨髓单个核细胞10~14d,配制浓度为2-3×1010L-1的细胞混悬液,经静脉及四肢肌肉局部等量移植,单次移植提取的单个核细胞总量为(1.86±1.18)×108,间充干细胞含量为(1.65±0.76)×108。结果移植后12个月,146例患者的徒手肌力好转率48.6%(71例/146例),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好转率80.1%(117例/146例),运动功能好转率71.2%(104/146例)。结论自体骨髓间充干细胞移植治疗杜氏型肌营养不良症可在近期增加患者肌力,提高生活能力,改善运动功能。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在血管再生和骨组织再生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观察hVEGF-165基因转染的兔骨髓间充干细胞分泌VEGF的功能及转染后细胞的成骨活性。方法(1)体外分离、培养兔骨髓间充干细胞,纯化并鉴定兔骨髓间充干细胞;免疫荧光法检测细胞表面标志;传代培养后以1μgPcDNA3.1-hVEGF165∶3μL阳离子脂质体Lipofectamine的比例转染,通过ELISA和Western-blot检测转染后细胞中外源性VEGF的表达。(2)测定在正常条件培养和成骨条件培养下,转染后细胞上清中碱性磷酸酶、骨钙素的水平。结果(1)hVEGF165基因转染的骨髓间充干细胞能成功分泌VEGF蛋白。(2)成骨条件培养下,基因转染组细胞碱性磷酸酶和骨钙素的分泌量明显高于未转染组(P<005);而在正常条件培养下,基因转染组细胞碱性磷酸酶和骨钙素的表达分泌量较低。结论(1)采用基因转染技术可将hVEGF165基因转染到骨髓间充干细胞中并可有效表达具有生物活性的VEGF。(2)在成骨条件培养下,转染hVEGF165基因后骨髓间充干细胞的成骨能力增强。

  • 标签: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基因转染 成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III型前胶原、血清透明酸和层粘连蛋白在糖尿病肾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11例糖尿病肾病病人,15例慢性肾炎病人采血测定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等生化指标以及III型前胶原(procollagentypeIII,PCIII)、血清透明酸(hyaluronicacid,HA)、层粘连蛋白(LN)等放免指标与正常组进行对比。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0.01,糖尿病肾病组与正常对照组HA、LN、PCIII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慢性肾炎与正常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HA、LN、PCIII在对糖尿病肾病的进程中有一定的作用,并针对情况进行有效防治对预防终末期肾病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前胶原 血清透明质酸 层粘连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