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3
45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肺结核与慢性阻塞性疾病进行临床分析研究,为科学研究及患者的治疗提供数据参考。方法选取2016.09-2017.09期间确诊为肺结核和慢性阻塞性疾病的患者各4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情况进行研究。结果两组患者的FEV1、FVC、FEV1/FVC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VC、TL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功能的异常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结核功能指标低于慢性阻塞性疾病,因此,肺结核可以引起功能的损害,严重病变的肺结核极有可能引起慢性阻塞性疾病。

  • 标签: 肺结核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疾病(COPD)并发肺结核临床特征与诊治。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5年5月-2017年5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60例老年慢性阻塞性疾病并发肺结核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作为研究组,同时选取未并发肺结核的60例青年慢性阻塞性疾病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检查结果、治疗反应等。结果研究组咳嗽痰血、胸闷气促、发热盗汗、乏力消瘦、呼吸衰竭、结核等临床症状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结核菌素试验(PPD)强阳性率、结核抗体(TB-Ab)阳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痰涂阳性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痰涂阳性明显高于对照组,痰阴转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掌握慢性阻塞性疾病并发肺结核患者临床症状与检查结果,可避免出现误诊、漏诊现象,为患者提供对症方案治疗,确保较高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老年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结核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复治涂阳肺结核经左氧氟沙星联合常规结核化疗方案治疗后对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感染疾病科2013年9月~2015年6月收治的88例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4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肺结核化疗方案,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加用左氧氟沙星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显著优于后者(P<0.05)。观察组治疗6个月、9个月的痰涂片转阴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在实施常规肺结核化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左氧氟沙星,可提高抗肺结核的效果,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探讨和推广。

  • 标签: 复治涂阳肺结核 左氧氟沙星 常规结核化疗方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疾病(COPD)合并肺结核的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将本院2016年7月-2018年3月接收的60例老年COPD合并肺结核的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n=30)与对照组(n=30),对照组使用常规方法治疗疾病,观察组则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患者抗结核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3.33%,明显低于对照组73.33%的总有效率(P<0.05);治疗后患者生活质量各项目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患有COPD合并肺结核的老年患者,由于早期症状不明显,易造成漏诊,所以可以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合并使用抗结核治疗,以提高治疗效果及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老年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结核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支气管镜检查在老年慢性阻塞性疾病合并肺结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7月到2017年6月间收治的200例老年慢性阻塞性疾病合并肺结核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回顾患者的临床基本资料及痰涂片检查、支气管镜检诊断结果。结果痰涂片诊断慢性阻塞性疾病合并肺结核的阳性率为21.5%,而经支气管镜下BALF涂片检查、刷检、病理活检诊断的阳性率分别为51.0%、45.5%、66.0%,均显著高于痰涂片诊断阳性率,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支气管镜下BALF涂片检查、刷检、病理活检联合应用的诊断阳性率可达100.0%,显著高于上述所有方法,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支气管镜检是诊断老年慢性阻塞性疾病合并肺结核的有效方法,诊断阳性率高,有利于疾病的早期发现和治疗,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

  • 标签: 支气管镜检查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结核 诊断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肺结核合并糖尿病与单纯肺结核患者采取抗结核的治疗临床疗效。方法在本院收治的肺结核患者中,随机抽取80例。并将患者是否患有糖尿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伴有糖尿病肺结核患者设为观察组(41例),单纯的肺结核患者为对照组(39例)。观察组患者给予常规抗结核药物联合胰岛素注射、降糖药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用药3、5个月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3个月的痰菌转阴率和病灶缩小率分别为56.41%、17.59%,而对照组患者3个月的痰菌转阴率和病灶缩小率分别为80.49%、41.46%;观察组患者5个月的痰菌转阴率为74.36%,病灶缩小率为30.77%。对照组患者治疗5个月后的痰菌转阴率和病灶缩小率分别为92.68%、53.66%。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会影响肺结核治疗效果,治疗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时,应将患者的血糖水平维持在正常水平后,再给予抗结核药物治疗。

  • 标签: 肺结核合并糖尿病 单纯肺结核 抗结核治疗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老年肺结核患者给予抗肺结核药物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我院2017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70例老年肺结核患者进行对照研究,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传统组和研究组,各组患者分别为35例。研究组采取新型的抗肺结核药物进行治疗,传统组采取传统的抗肺结核药物药物进行治疗,对比传统组和研究组的治疗效果以及各项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32例(91.43%),传统组的治疗有效率22例(62.86%),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传统组,研究组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咳痰消失时间以及胸痛消失时间均优于传统组,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老年肺结核患者采取新型的抗肺结核药物进行治疗,不仅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咳嗽、胸痛等一系列症状,同时,还能够获取十分理想的治疗效果。

  • 标签: 老年肺结核患者 抗肺结核药物 临床症状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耐药肺结核并发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的诊治展开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1月~2017年11月收入的50例耐药肺结核并发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患者临床资料,对其影像学特点进行总结并根据是否进行免疫支持治疗分为未接受免疫支持治疗的对照组及接受免疫支持治疗的观察组各25例,对两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耐药肺结核并发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的影像学以支气管扩张92%、累及>3个野88%、空洞64%为主;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耐药肺结核患者如存在支气管扩张、累及>3个野、空洞、毁损等影像特征应高度怀疑并发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予以免疫支持治疗则有助于提升临床疗效。

  • 标签: 耐药肺结核 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 免疫支持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NTM)与肺结核的临床特征。方法收集2015年2月-2017年2月医院收治的90例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为结核组,另收集同期收治的58例NTM患者的资料,为肺病组,对两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两组的临床特征。结果肺病组的平均发病年龄大于结核组(P<0.05),合并肺部基础疾病、咳嗽、咳痰的发生率高于结核组(P<0.05);肺病组的空洞发生率高于结核组(P<0.05),干酪样坏死、钙化灶、胸腔积液发生率低于结核组(P<0.05);肺病组对1种或1种以上药物耐药性和耐多药的发生率均高于结核组(P<0.05)。结论NTM与肺结核在临床特征、影像学特征和耐药情况与肺结核均有一定的差异,在临床的诊断过程中应仔细辨别,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 标签: 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 肺结核 临床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诊断在肺结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择取我院感染科在近期接诊的37例患者组成A组,另择取同期接诊并明确诊断为肺结核的36例患者组成B组,对全部患者进行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皮肤结核菌素试验、结核抗体和痰液或肺泡灌洗涂片,比较各类检查结果。结果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均高于皮肤结核菌素试验,阳性率比较显示,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的阳性率也明显高于其他检查。结论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是一种简单易行的诊断手段,应用该种诊断对肺结核进行诊断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 肺结核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胸腔镜下切除手术治疗患者应用针刺辅助全麻对单通气期间内分流与氧合的影响观察。方法观察对象筛选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60例胸腔镜下切除手术患者,采用随机双盲法将观察对象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患者使用全身麻醉,观察组30例使用针刺辅助全麻,比较两组经不同方法麻醉后,单通气期间内分流与氧合变化。结果观察组QS/Qt指标低于对照组,而PaO2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胸腔镜下切除术患者使用针刺辅助全麻处理,有助于改善患者单通气期间氧合、降低内分流,对肺脏器具有保护作用,值得推广。

  • 标签: 肺氧合 肺内分流 胸腔镜下肺切除术 针刺 全麻
  • 简介:摘要目的肺结核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严重疾病之一。WHO称,当今全球有1/3人口即17亿人感染了结核菌,每年新发900万,每年约300万人死于结核病,其中肺结核结核病数量的90%以上,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1]。治疗肺结核主要依靠化疗,由于治疗时间长、药物治疗具有不良反应等因素,很多患者不遵从医嘱、依从性较差、治疗效果差,影响疾病治疗[2]。因此对肺结核的治疗及护理显得尤为重要。我科2014年后共收治肺结核患者78例,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老年糖尿病伴肺结核患者采用早期鬼策抗结核治疗模式的效果与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我院所收治的老年糖尿病伴肺结核患者50例,采用抽签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25例。其中,参照组采用常规抗结核治疗模式,实验组行早期规则抗结核治疗模式,对比2组患者治疗相关参数及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症状消失、功能恢复及治疗时长短于参照组,与参照组(52%)相比,实验临床治疗糖尿病伴肺结核总有效率(88%)较高,组间差异性明显(P<0.05)。结论老年糖尿病伴肺结核给予早期规则抗结核治疗的临床效果较好,患者症状缓解时间较短,应予以临床推广。

  • 标签: 早期规则抗结核 老年 糖尿病伴肺结核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诊断结核性胸膜炎的效果及其应用价值。方法从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胸膜炎患者中选取诊断为结核性及非结核性胸膜炎的患者各25人,是为结核性胸膜炎组和非结核性胸膜炎组。分别对他们实行TB,T-SPOT及ADA检验,将患者的TB,T-SPOT及ADA检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TB,T-SPOT及ADA的敏感性分别为91.7%,86.5%,70.7%,TB,T-SPOT敏感度比ADA检验的敏感度高,据分析TB,T-SPOT与ADA敏感度间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与结核性抗体敏感性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B,T-SPOT诊断结核性胸膜炎较一般方式更精准,对结核性胸膜炎早期的诊断很有帮助,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诊断结核性胸膜炎的应用价值很高。

  • 标签: 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 结核性胸膜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江西省肺结核患者痰培养结核菌耐药情况。方法在2019年4月22日至2016年4月22日期间选取江西省胸科医院5000例肺结核的痰培养阳性患者为试验对象,根据患者治疗效果分为两组,复发或初治失败(观察组;2500例)、初治(对照组;2500例),且均进行痰培养结核菌培养以及耐药情况分析。结果观察组耐药率(78.24%)、耐多药率(49.80%)对照组耐药率(61.80%)、耐多药率(16.84%)(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对S耐药率(55.56%)、H耐药率(70.32%)、R耐药率(42.60%)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对照组对E的耐药率(35.80%)稍高于观察组E的耐药率(32.64%),但不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复发或初治失败的肺结核患者存在严重的耐药性,为了控制疾病,还需加强结核菌培养试验,减少不规律用药现象。

  • 标签: 肺结核 痰培养 结核菌 耐药情况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治疗方案治疗肺结核合并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87例于2015年6月~2017年6月至本院治疗的肺结核合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44例,对照组43例。对照组采用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硫普罗宁片的治疗方式,观察组则将对照组治疗方式中的利福平换成加替沙星,吡嗪酰胺换成链霉素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统计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7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74%,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4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5.81%,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异烟肼+加替沙星+链霉素+乙胺丁醇+硫普罗宁片的治疗方式对于肺部病灶的吸收以及肝功能损害程度的降低、治疗时间的缩短均有着十分显著的效果,较之其他治疗方式也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因此值得临床广泛应用推广。

  • 标签: 肺结核 肺结核 慢性乙型肝炎 治疗效果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结核感染T淋巴细胞试验诊断结核性胸膜炎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从2015年5月到2016年5月共收治淋巴细胞为主的渗出性胸腔积液患者64例,其中32例为结核性胸膜炎,32例为非结核性胸膜炎,对患者的外周血和胸腔积液单核细胞进行结感染T淋巴细胞试验检测,以比较其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的胸腔积液结感染T淋巴细胞试验敏感性为94.12%,高于外周血的90.9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特异性为91.33%,明显高于外周血的68.71%,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胸腔积液与外周血检测所形成的细胞数为536.2。结论结合感染T淋巴细胞试验诊断结核性胸膜炎在应用过程中具有参考价值。

  • 标签: 结核性胸膜炎 结核感染T淋巴细胞 外周血 胸腔积液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继发性肺结核采取结核丸联合抗痨药物治疗的效果以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2015-2017年收治治疗的96例继发性肺结核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n=48)接受常规抗痨药物治疗,观察组(n=48)接受常规抗痨药物治疗联合结核丸治疗。对比两组继发性肺结核患者治疗效果、病灶吸收情况、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继发性肺结核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以及病灶吸收率对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组间不良反应对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比常规抗痨药物治疗,结核丸联合抗痨药物治疗继发性肺结核在保证治疗安全性的基础上,提高了治疗效果、病灶吸收率,具有实施价值。

  • 标签: 病灶吸收率 抗痨药物 结核丸 继发性肺结核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舒利迭对慢阻呼吸衰竭患者通气及换气功能的影响程度。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4月于本院进行诊断及治疗的72例慢阻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将72例患者根据随机分配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干预组)36例和观察组(常规治疗加舒利迭组)36例,然后将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的通气及换气功能相关指标进行检测与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通气及换气功能相关指标均明显地好于对照组,并显著地好于本组治疗前的检测结果,两组的检测指标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舒利迭在慢阻呼吸衰竭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较好,其可显著地改善患者的通气及换气功能状态。

  • 标签: 舒利迭 慢阻肺呼吸衰竭 肺通气 肺换气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肺结核咯血患者应用中西医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4月~2017年4收治肺结核咯血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参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2例,参照组患者应用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常规医药治疗的基础上应用云南白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参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5.23%,明显高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8.57%,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肺结核咯血患者,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肺结核 咯血 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