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3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咬伤者的伤口处置及完善护理措施,避免狂犬病的发生。方法对我中心门诊2013年1月~2014年12月就诊的744例咬伤者进行及时正确地伤口处置、完善护理、规范免疫接种。结果744例无一例发生狂犬病。结论及时正确地处理伤口;完善护理措施,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全程注射狂犬疫苗和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使患者尽快地康复。

  • 标签: 犬咬伤 伤口处置 疫苗接种 护理
  • 简介:摘要针刺伤是一种伤及皮肤深部足以使受伤者出血的意外伤害[1,是护理工作中最常见的一种职业伤害。伤门诊的护士日常工作时与之密切接触的莫过于注射器、针头等锐利器械,因而极易导致针刺伤的发生。本人于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对我中心伤门诊的6名护士进行调查,了解护士被针刺伤的相关因素,定出有效的防护措施,对预防护理人员被针刺伤,减少职业伤害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犬伤门诊 护士 针刺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9例狗咬伤患者处置过程总结,积累经验、促进工作。方法对伤者及时做好伤口处理、疫苗接种、沟通护理、报告、登记、媒体宣传及随访等工作。结果9例患者的伤口均Ⅰ期愈合,医院得到病人充分肯定,也受到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的表扬。结论该类事件处置应做到迅速反应、妥善处理、严格流程;管理人员应坚持正确决策、积极应对的原则。

  • 标签: 犬咬伤 患者 紧急 处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beagle垂体Rathke′s囊肿及甲状旁腺Küerstriner′s囊肿发生率与性别关系,为垂体及甲状旁腺毒性病理诊断提供参考。方法以460只成年beagle为研究对象,雌雄各半。以10%中性福尔马林固定垂体及甲状旁腺,石蜡包埋,5μm切片,HE染色,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统计垂体Rathke′s囊肿及甲状旁腺Küerstriner′s囊肿发生率,并比较雌、雄性动物间区别。结果显示雌、雄beagle垂体Rathke′s囊肿发生率均为10.87%,而甲状旁腺Küerstriner′s囊肿发生率为8.70%,其雌雄Rathke′s囊肿及Küerstriner′s囊肿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无动物同时发生上述两种囊肿。结论成年雌雄beagleRathke′s囊肿发生率均为为10.87%,甲状旁腺Küerstriner′s囊肿发生率为8.70%,且雌雄间无差异,两种囊肿发生无关联性。

  • 标签: beagle Rathke&prime s 囊肿 erstriner&prime s 囊肿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Beagle皮下注射重组人胰岛素28天的毒代动力学。方法18只Beagle分成3组,分别以1.5、4.5、10IU/kg皮下注射,每天一次,连续28天。于第1、15、28天用ELISA法测定给药后不同时间重组人胰岛素的血药浓度。结果在1.5~10IU/kg剂量范围内,单次或多次给药后的AUC和Cmax与剂量呈正比,同剂量下多次给药的Cmax和AUC与单次给药比较未见显著变化(P>0.05)。结论重组人胰岛素多次给药不会引起药物明显蓄积。

  • 标签: 重组人胰岛素 Beagle犬 毒代动力学 ELISA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咬伤后伤口处理及狂犬疫苗接种的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采取方便抽样法抽取90例于2015年10月-2016年9月期间来我院治疗的咬伤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均为45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在咬伤后常规给予包扎处理和狂犬疫苗接种,观察组患者给予伤口处理及狂犬疫苗接种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狂犬疫苗接种后的红肿、疼痛、发热、皮疹等不良反应发生明显比对照组低,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伤口愈合时间为(28.5±4.2)d明显比对照组患者的(35.4±5.3)d短,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比对照组患者高,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咬伤后伤口处理及狂犬疫苗接种护理干预的实施能够显著改善咬伤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促使其伤口良好愈合,应用效果显著。

  • 标签: 犬咬伤 伤口处理 狂犬疫苗接种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伤患者预防接种疫苗以及狂免至休克的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收治的1例被咬伤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结果患者注射狂犬疫苗后出现休克,及时采取处理措施,患者最终康复。结论对伤患者要及时注射狂免疫苗,且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对突发情况做好应对准备,确保患者生命安全。

  • 标签: 犬伤 预防疫苗 狂免疫苗 休克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弹力多孔血管夹的研制及其在肾血管性高血压中的应用。方法选用高纯硬度的304不锈钢片和线,经宁波线切割机和自动弹簧机分别加工成血管夹支撑架和弹簧,再组装,电解而制成含有1.0,1.3和1.6mm三个孔径的弹力血管夹。将血管夹用于缩窄7只beagle的双侧肾动脉;与5只假手术相对照,观察1年后两组血压、心、肾及颈动脉的差别。结果多孔弹力血管夹操作简单、方便,能将变异血管缩窄至理想的狭窄程度。在实验早期,连续有2只双侧肾动脉狭窄>80%后,4天内死亡,该方法被放弃。其余5只双侧肾动脉缩窄至70%~80%之间,均存活至术后1年。缩窄自第2月始血压升高并持续1年。成功建成肾血管性高血压模型。假手术各项指标未见明显异常。结论应用本研究之弹力多孔血管夹成功建立了稳定的肾血管性高血压模型;亦有望在猪、猴等其它大动物缩窄血管的研究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标签: 血管夹 肾血管性高血压 动物模型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七氟醚对内毒素急性肺损伤(ALI)血清IL-18含量的影响。方法随机分为四组急性肺损伤模型组(A组)、机械通气组(B组)、机械通气复合七氟醚治疗组(C组),正常对照组(D组),每组6只。A、B、C组经股静脉注射内毒素建立急性肺损伤模型,D组用等体积生理盐水代替内毒素。A组在给予内毒素后14h取肺标本行HE染色,观察病理改变,B组在给予内毒素后14h行中等潮气量结合肺开放通气治疗,C组在给予内毒素后14h行中等潮气量结合肺开放通气+吸入七氟醚治疗。B组和C组分别于给内毒素前(T1)、给内毒素后14h(T2)、16h(T3)、18h(T4)和20h(T5)五个时间点,采动脉血5ml,采用ELISA法测定其血清白介素-18(IL-18)的含量。结果注射内毒素后14小时,A组肺组织出现炎性损害。B、C两组给予内毒素后各时间点血清中IL-18含量明显高于T1(P<O.05),但两组间各时间点IL-18含量均无明显差异(P>0.05)。B、C两组内,T2、T3、T4和T5各时间点IL-18含量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静脉注射内毒素可致急性肺损伤,IL-18在其中有重要作用,七氟醚对急性肺损伤血清IL-18的含量无明显影响。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