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5 个结果
  • 简介:庐枞中生代火山构造洼地边部,侏罗龙门院组火山岩层之下,有一套以湖相沉积为主,间夹火山建造的地层,现已证实它是区内重要赋矿层位之一。通过对地层剖面、岩相特征、地球化学等的研究,并与邻区地层进行对比,认为有单独建组的必要,命名为龙桥组,时代暂归晚侏罗世。

  • 标签: 庐枞地区 中生代火山构造洼地 龙桥组 晚侏罗世
  • 简介:最近我们在川西南的甘洛凉红,汉源桂贤等地对上震旦灯影组的研究中,有一些重要发现,现择要报道,以期引起地质界同仁的注意。一、在灯影组内特别是灯影组第二段,即过去所称的“富藻段”内发现大量的古陆暴露带的标志,其中计有渗流豆石、渣状层或渣状白云岩、白云石化淡水方解石、帐蓬构造等,过去将其分别定为核形石、砾屑白云岩、花斑状白云岩、卷发状白云岩等。

  • 标签: 灯影组 白云岩 白云石化 核形石 二段 在川
  • 简介:宁国胡乐地层区划属扬子地层区江南地层分区。区内奥陶系分布广,出露全,剖面完整且层序清楚,化石丰富,在国内及大区域内均具典型性和代表性。本区奥陶系自下而上为谭家桥组、宁国组、胡乐组、砚瓦山组、黄泥岗组、新岭组,与下伏晚寒武世至早奥陶世西阳山组、覆晚奥陶世至早志留世霞乡组及系内各组间均为连续沉积整合接触。在胡乐梅树下发现原砚瓦山组下部地层,在胡乐将军岭首次发现宁国组浊流沉积及其鲍玛序列。

  • 标签: 再研究 奥陶系 宁国胡乐
  • 简介:台北凹陷前侏罗系是目前吐哈盆地获取新增储量最有利的接替区,但因埋藏深,地震反射信号弱,层位难以识别和追踪而无法确定源岩分布及生烃规模.通过对鲁克沁构造带稠油的油源分析,证实了台北凹陷深层不仅存在二叠系生油岩,而且生烃潜力及资源规模巨大,并已发生过多期油气生成、聚集.

  • 标签: 吐哈盆地 台北凹陷 上二叠统 生烃潜力 油源对比 源岩
  • 简介:塔中隆起奥陶纪经历了加里东、海西多期构造演化阶段,形成了中央潜山带、斜坡带、台缘坡折带3个勘探领域,发育了具有鲜明特色的奥陶纪碳酸盐岩古岩溶.本文以钻井、岩心资料为基础,系统总结了3个领域岩溶储层发育特征和控制因素.中央潜山带构造改造强,奥陶系叠加了加里东、海西多期岩溶,岩溶作用强度大,但充填作用亦较强烈.斜坡带构造活动相对较弱,地层层序保存较全,岩溶作用总体较弱,T74、T72两个区域性不整合面控制岩溶发育.台缘坡折带上奥陶为礁滩复合体沉积,具有形成优质岩溶储层的沉积基础,发育风化壳岩溶和同生岩溶两种类型,形成了沿礁滩相地层广泛发育的岩溶储层,构造和沉积共同控制该勘探领域的岩溶发育.

  • 标签: 奥陶系 古岩溶 岩溶模式 塔中隆起
  • 简介:出露于阿尔金山北坡的厚度巨大、基本不变质的海相沉积地层,岩性以火山岩、碎屑岩、碳酸盐岩为主。研究表明,该地层年代为奥陶纪中晚期。沉积特征具有限洋盆边缘向洋中脊扩张中心变化特征,沉积环境为:冲洪积扇→滨岸(碳酸盐台地)→浅海(海山)→半深海→洋脊火山岩,所含火山岩为以拉斑系列玄武岩为主的基性火山岩。岩石化学特征表明,除具明显洋壳特征外,由于位于大陆板块边缘(塔里木板块),还留有大陆板块烙印。因此,本地区早古生代火山沉积体系为形成于大陆板块边缘有限洋盆。

  • 标签: 阿尔金山 奥陶纪地层 玄武岩 有限洋盆
  • 简介:塔河油田奥陶系碳酸盐岩主要的储渗空间是裂缝和溶蚀孔洞,研究裂缝空间发育的展布规律对于正确认识储层和采取科学的布井、试油和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因为地应力与裂缝的空间发育规律有直接的联系,利用测井资料研究裂缝和地应力分布规律,可以为勘探开发提供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

  • 标签: 裂缝发育 地应力分布 塔河油田 奥陶系 规律研究 储层
  • 简介:塔里木盆地北部塔河奥陶系碳酸盐岩油藏以大型古岩溶洞穴为主要储集空间,由于岩溶、构造和覆地层负载等作用,发育大量与古洞穴塌陷有关的独特储集体。本文在碳酸盐岩古洞穴联合垮塌体理论基础,建立古洞穴塌陷单体地质和地震参数模型,地震物理参数以塔河油田石炭系和奥陶系钻井岩心岩石样品的波速和密度测试数据为基础。利用波动方程理论,对塌陷地质体进行地震正演模拟。通过不同子波主频的地震反射结构分析,认为该类储集体呈顶部"下凹"地震结构,随着主频增加,塌陷体具明显"串珠"状和"杂乱"地震反射特征。通过与实际三维高分辨率地震资料对比,认为岩溶塌陷储集体识别依据为:覆地层下凹、地震杂乱强反射结构、与断裂与古暗河伴生等。

  • 标签: 塔河油田 古洞穴垮塌体 地震反射结构 地震正演 古溶洞储集体
  • 简介:塔河油田C区位于油田西部,主要储、产油气层为下奥陶,属于潜山碳酸盐岩储层类型,以构造溶蚀孔、洞、缝等次生孔隙为主的储集空间,使其成为具有双重或多重孔隙介质的特殊储层,非均质性明显.

  • 标签: 地质储量 表格估算法 塔河油田 奥陶系 油藏 一次采收率
  • 简介:据丰谷地区须家河组的地表剖面、岩心和薄片、测井曲线及常规物性测试资料等的观察、对比分析,认为川西坳陷中段的丰谷地区三叠须家河组四段砂岩普遍具有低孔低渗、致密化强、超高压、岩性变化快、非均质性强等特点,但局部仍发育有孔渗性相对较好的层段。根据沉积作用及沉积相、成岩作用类型、构造作用方面来探讨丰谷地区须四段储层的特征及有利储层段的分布认为,须四段储集性的好坏主要受沉积相及成岩作用类型控制。丰谷地区须四段储层发育最有利的沉积微相是潮汐影响的河道、潮间潮下水道、沙坝、冲洗坝,其岩性为灰色—浅灰色中—粗粒岩屑(钙屑)砂岩、岩屑石英砂岩;砂体单层厚度大,上下岩性变化快,以碳酸盐胶结为主。次生溶蚀对储层储集性的改善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多期次的断裂及其影响下形成的构造裂缝极大地改善了储层的渗透性,有利于油气的运移、聚集成藏。须四段属于孔隙型、裂缝—孔隙型储层。

  • 标签: 致密砂岩储层 次生溶孔 丰谷构造 川西坳陷
  • 简介:采用野外观察描述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综合分析了贺兰坳拉谷北段桌子山剖面奥陶系各组地层沉积相特征,得到了沉积环境的垂向变化和横向迁移规律。以桌子山剖面奥陶系沉积相研究为基础,结合沉积相模式,识别出了典型的碳酸盐等深流沉积,建立了贺兰坳拉谷北段奥陶系层序地层学模式,从而为验证坳拉谷的存在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 标签: 桌子山剖面 等深流沉积 沉积相 层序 中奥陶世
  • 简介:据锆石SHRIMPU-Pb测年结果(460.2±7.3)460.2±7.3Ma,首次将阿尔金山卓阿布拉克东南侵入岩体形成时代定为中晚奥陶世。岩石学及地球化学特征显示为岛弧型,说明南华—奥陶纪大洋壳在中晚奥陶世曾向南俯冲,岩体属I型花岗岩,具壳幔混合源成因特点。

  • 标签: 阿尔金山 卓阿布拉克 中酸性岩体 锆石SHRIMPU-PB定年 中晚奥陶世
  • 简介:于奇地区是塔河油区外围重要的油气勘探地区.以成藏理论为指导,应用荧光薄片及流体包裹体分析等技术和方法,综合研究分析了于奇地区YQ3井区中下奥陶鹰山组碳酸盐岩油气成藏条件及成藏主控因素.研究结果表明,YQ3井区鹰山组储层类型为洞穴型、裂缝.孔洞复合型和裂缝型,洞穴、溶蚀孔隙和中小型裂缝普遍发育,但洞穴充填相当严重;区域封盖和直接封盖能力较好,但海西晚期构造运动对本井区油气保存影响较大;至少发生了4次油气注入成藏期。即海西晚期、燕山期、喜山早期和喜山中期,其中最重要的油气注入成藏期为海西晚期和喜山期;油气藏形成主要受到3种因素的控制,即油气源区是控制本井区油气分布和富集的主要因素,盖层等保存条件是控制本井区油气分布和富集的关键因素,有效储集体发育程度是控制本井区油气分布和富集的重要因素.

  • 标签: 阿克库勒凸起 奥陶系碳酸盐岩 荧光薄片 流体包裹体 油气充注 主控因素
  • 简介:新疆柯柯亚地区上石炭(柳树沟组、齐家沟组、奥尔吐组)硅质岩分布广泛.通过野外地质填图、剖面测制和常量、微量、稀土元素研究,结果表明,这些硅质岩是海底火山喷发多次活动结果.研究区硅质岩具高TiO2、富Ni、贫Co,低K2O、P2O5,Al2O3与TiO2呈正相关,在TiO2-hl2O3双变量图解中,属火山成因硅质岩,δCe与陆缘硅质岩非常接近,形成于大陆边缘环境.

  • 标签: 柯柯亚 上石炭统 硅质岩 火山成因 大陆边缘
  • 简介:巢湖地区下志留高家边组页岩XRD衍射分析表明,页岩主要由伊利石,绿泥石和石英组成。根据沉降法获得石英等脆性矿物平均含量约为67.8%,黏土矿物平均含量约为25.12%。场发射环境扫描电镜对样品进行微观孔隙结构观察,发现页岩的孔隙主要有4种类型,即粒间孔隙、粒内孔隙、裂缝孔隙和溶蚀孔隙。其中粒间孔隙和溶蚀孔隙大量发育,它们是页岩气的重要的储集空间;裂缝孔隙发育良好,是页岩气运移的主要通道。页岩成分和结构之间关系进一步分析表明,页岩中石英等大量脆性矿物的存在,有利于页岩中裂缝的形成;而黏土矿物的存在,不仅能增加有机质含量,并且有利于页岩气的储集。综合分析认为,巢湖地区下志留高家边组页岩具有较好的储集性能。

  • 标签: 下志留统高家边组 页岩气 储集性能 安徽巢湖地区
  • 简介:最近的研究表明,安徽霍邱地区安阳山(白大山)剖面下部碳酸盐岩段属于晚石炭世,上部碎屑岩段属于青白口纪。我们进一步对剖面进行了微体古生物分析,在晚石炭世碳酸盐岩中发现了丰富的微体古生物化石,其中以牙形石和虫颚化石数量最多。经鉴定,有牙形石Belodina和虫颚化石Marlenitesmarginatus,Chairidogenysborealis,Cornugenyssp.,Porrhogrnyssp.,Channahaniasp.,Paradrilonersgenyscherylae等,Belodina时代为晚奥陶世,虫颚化石的时代为奥陶纪。晚石炭世地层中存在奥陶纪化石,表明可能存在奥陶系的物源区,微体化石是通过剥蚀、搬运再沉积保存到晚石炭世碳酸盐岩中。显然,新发现的微体化石可能并不具有地层意义,但是具有古地理和古构造意义。

  • 标签: 微体化石 牙形石 虫颚 奥陶纪 安阳山 霍邱
  • 简介:伊犁盆地是我国砂岩型铀矿的主要产地之一,截止目前已提交了3个可地浸砂岩型铀矿.矿体主要赋存在中下侏罗水西沟群(J1-2sh)的第Ⅰ-Ⅱ旋回、Ⅴ旋回及Ⅶ旋回等3个旋回的砂岩中,提交了可供开采的铀资源量万余吨,就目前已探明或发现的铀矿床(点)赋矿层位来看,第Ⅰ-Ⅱ旋回铀矿体仅分布在伊犁盆地南缘西部地区,而第Ⅴ、Ⅶ两旋回的铀矿床(点)在盆地南缘中西段均有分布.从地质构造及地球化学环境等方面来看,第Ⅴ、Ⅶ两旋回铀成矿条件较为相似。但二者的铀矿床无论从规模、还是空间展布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异性.基于此,本文从铀源、岩性岩相、地质构造、地球化学环境、水文地质条件及层间氧化带等方面对铀成矿差异因素加以对比分析和讨论。

  • 标签: 成矿差异因素 成矿条件 岩相 成矿期
  • 简介:川西须家河组超致密砂岩中发育多种储层类型,天然气产出能力各异。针对须家河组超致密砂岩整体孔渗关系差,以孔隙度为基础、单定量孔渗关系模型评价精度低的特点,以微观孔隙结构与储集物性关系深入分析为基础,建立了以渗透率为基础,利用与多种储集类型相配置的孔渗多定量关系模型,分别确定了不同储集类型的不同下限,提高了超致密砂岩储层的评价水平。

  • 标签: 须家河组 超致密砂岩 储层评价 川西
  • 简介:储层问题是制约深层天然气勘探获得突破的主要问题之一。深部优质储层孔隙成因和保存机理、次生孔隙发育带研究很薄弱,储集性质控制因素研究程度不够,难于进行有利储层分布的预测。研究以储层地质学和储层地球化学理论为指导,结合储层宏观研究和盆地沉积史及热史研究成果,对徐家围子断陷深层下白垩登娄库组的砂岩储层中碎屑岩储层岩性、物性、孔隙类型及储集性的变化规律进行了介绍。

  • 标签: 碎屑岩 储层 孔隙 下白垩统 松辽盆地
  • 简介:华蓥山地区的中侏罗世-晚侏罗世沙溪庙组页岩中有一叶肢介化石富集层"叶肢介页岩"。叶肢介化石一般出现在陆相地层中,由于它数量多、演化快、分布广泛,近年来已成为中国和邻近地区中生代非海相生物地层划分和对比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对叶肢介化石形态功能和现代叶肢介生活环境的分析和华蓥山地区叶肢介埋藏情况的研究,对其在中侏罗的古环境进行了重塑,该文着重论述了叶肢介的演变和古环境的变化以及古环境变化对"叶肢介页岩"形成的影响。

  • 标签: 化石 古环境 中侏罗统 华蓥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