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正>近读龚维英和白耀天两先生论西施的大作,深受教益.但文中言西施为子虚乌有之人,恐不甚确切,故成此小文,向二位先生和学界同仁求教.西施,又称西子,是春秋末期越国诸暨一普通女子,出身寒微,但容貌非凡,(?)冠世,《慎子》载:“毛嫱、西施,天下之(?)也”(?).《韩非子·显学》也有:“故善毛(?),西施之(?)”之类记载,对其赞美之辞屡见于先秦书中.甚至由西施还引出“东施效颦”的(?)来历.历史上是否实有西施其人,值得一.论者曰:先秦和西汉典籍中,“凡言及西施的,她的生活年代均十分模糊;凡叙写吴、越史事的,也未把西施和吴、越的战争与兴亡拉上关

  • 标签: 西施 吴王 越王 勾践 夫差 史记
  • 简介:<正>一、红男绿女游记中常见“红男绿女,游人如织”的套话。这红男绿女到底是什么意思?《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穿着各种漂亮服装的青年男女。”《辞源》的解释是:“盛装出游的男女。”清舒位《修箫谱》传奇《拥髻》:“红男绿女,到今朝野草荒田。”两书皆以红绿代表种种颜色的服装。然而历代相沿,衣着总以红女绿男为尚,除去吉服,男子很少穿红,何况又是寻常的郊游。《辞源》的引文,分明是慨叹世道沧桑,男女欢好无常,倒怕与盛装无涉。若就服色盲,此处毫无颠倒其辞之必要。如此造语,颇难索解。

  • 标签: 民俗词语 辨释 牌位 新娘 舒位 服装
  • 简介:梁代的“砑花”并非“拱花”,两者之间不仅在工艺上没有相通之处,而且在技术上也没有继承与演化。吴发祥的《萝轩变古笺谱》虽然出版于1426年,但胡正言从事拱花印刷更在吴发祥之前。

  • 标签: 拱花 胡正言 吴发祥 发明人
  • 简介:关于蔡元培的《说民族学》一文,学界多强调其所厘清的"民族学"之学科内容,而甚少探讨蔡氏所阐述的民族学研究在中国具有的意义或功能。蔡元培的民族学观影响了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组的学术规划,中研院民族学者凌纯声的研究中的古史视角与文化实践内容即具体呈现蔡氏眼中的民族学之意义。这一研究视角既能为我们综合理解民国民族学提出另一个思路,也为我们整体地看待人类学、民族学学科建设提供历史的参照。

  • 标签: 蔡元培 民族学 古史辨 文化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