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文章从音系不充分赋值角度分析现代汉语普通话的音节构建过程,阐明音系对立层级理论的实证优势,探讨音系表达式从底层到表层的特征赋值机制。首先,音位配列不仅受制于强制曲折原则,还受制于响度序列和离差原则;响度计算要求底层表达必须不充分赋值,但是极端不充分赋值和对立赋值都存在缺陷,对立层级赋值可以提供更好的解决方案。其次,元音同化具有不对称性,而不充分赋值可提供自然的解释并使运算更加简洁。最后,复杂声母是元音浮游特征附加到辅音部位节点而形成的,该过程受制约条件阻断,可解释声介共现限制。

  • 标签: 不充分赋值 音节构建 对立层级 同化 复杂声母
  • 简介:间接否定言语行为的理解是一个寻找字面意义与语境最佳关联的联想与推理的思维过程。它依靠远距离联想与高语境依附,产生语境假设作为隐含前提,与字面意义一起推导话语含意。

  • 标签: 间接否定 远距离联想 推理 关联
  • 简介:<正>引述别人的话一般采用两种形式:一种是直接引语,即原封不动地引用原话,将它放入引号内;一种是间接引语,即用自己的话进行转述,被转述的话不用引号标出。但现代汉语中有些引述既很难说它是直接引语,又很难说它是间接引语。如:

  • 标签: 自由间接引语 现代汉语 直接引语 引号 引述语 原封
  • 简介:叙述是语言的实践形式之一,欧洲叙述学研究发现了"自由间接引语"这一语言现象。经典叙述学探究了现代小说中运用这一语法现象所表达的双重主体关系,后经典叙述学则把整部小说都视作隐含作者转述的一段巨大引语。以此宏大叙述观之,一部影片就是导演转述的一段巨大引语,而作者电影,则是自由间接引语式的影片,导演主体性在影片中与人物的主体性争夺发言权。

  • 标签: 言语 主体性 叙述 自由间接引语
  • 简介:本文全面探讨了现代汉语介词中的欧化语法现象,对这些语法现象的欧化性质、产生时间和发展状态进行了考察,以此说明间接语言接触在汉语语法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和特点。

  • 标签: 间接语言接触 汉语书面语 欧化 汉语介词
  • 简介:“V+看+S”存在两种可能的句法结构:连动式和动宾式。连动式“V+看+S”中,“看”为动词,带一个疑问小句宾语S,与前面的动词短语构成连动结构,“看”一般不能省略;动宾式“V+看+S”中,疑问小句S为前面动词的宾语,“看”是在动词和其疑问宾语小句之间起连接作用的标句词,一般可省略。“看”的能否省略与“V+看+S”的句法结构及“看”的语法化有关。间接疑问标句词“看”由动词“看”语法化发展而来,与英语中功能类似的标句词“if/whether”在所引导的小句是否为疑问形式和能否引导主语小句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这与标句词“看”的来源以及汉语的语言个性密切相关。

  • 标签: “V+看+S” 句法结构 “看” 标句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