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白地”一词有“荒地”义,继而又引中指贫瘠之地。《三国志》中的“白地小虏”指的是“穷山恶水的小贼”,胡三省注《资治通鉴》对此语理解有误,《汉语大词典》据胡三省注为“白地”一词设“沙漠地带”义项并不合理。

  • 标签: 白地小虏 白地 荒地
  • 简介:《临济录》中有“擎油不■/滟”一语,中、日学者对“■/滟”进行了诠释.本文结合对“擎油”的综合考量以及“不■/滟”所出之语境和相关的佛学背景,认为“擎油不■/滟”均指“擎钵不动”,亦即执持油钵,不使钵油晃动.

  • 标签: 擎油
  • 简介:“撩”《说文》训“理也”,清代学者认为此“理”为“撩捋整理”之义,但缺少文献用例的证明。导致今天各辞书对“撩”的本义的设立不一致,对“撩理”一词的解释也模棱两可。通过梳理“撩”的词义引中系列、系联“撩”的同源词、考察“撩理”的佛经文献用例,以及考察“撩”与“料”的字际关系可以明确“撩”的本义和“撩理”一词的意义。

  • 标签: 撩理 料理
  • 简介:摘要本文运用对校法、本校法、他校法、理校法等古典文献校勘方法,以阮元校刻《毛诗正义》为底本,《南宋刊单疏本〈毛诗正义〉》为对校本,对《毛诗正义》卷九之三——卷十之一的异文进行了考证,辨别了异文的孰正孰讹,分析了异文产生的原因,并根据其不同版本分为阮元未校出或阮校误,可据南宋本改;阮校本正确且与南宋本相符;阮校本正确,南宋本错误和其他类。对《毛诗正义》异文进行考证,一方面能为《十三经注疏汇校》的设想提供一些理性的材料,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对《毛诗正义》不同版本的异文进行深入细密的考证,借以抉其精微。

  • 标签: 毛诗正义 异文 考证 训诂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