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韩愈《柳州罗池》,早在中唐时期就已经被镂诸金石,南宋年间又有重刻本。本文考察此篇石本迄今为止的流传状况,并考察其史料价值和文献价值

  • 标签: 韩愈 柳州罗池庙碑 石本
  • 简介:青山是泗化洲最著名的庙宇。根据现存史料,考证得青山始建于南朝(424-454年),其可考建历史之悠久、可查产数量之多,都超过乾隆版《梧州府志》记载梧州府五邑的众多古庙。

  • 标签: 宗教文化 泗化洲 青山庙
  • 简介:“汪王”就是汪华。汪华是隋末绩溪县汪村(当时属歙县)人。原本是歙州郡兵首领,隋末天下大乱,群雄并起,汪华审时度势后策划了一场兵变,推翻了歙州旧政官员,占领了全州。随后又高举义旗,连续攻克宣、杭、睦、婺、饶数州,所向披靡,大得民心。于是,拥六州之地,自号吴王,颁布了一系列使老百姓休养生息的政策,

  • 标签: 徽州 绩溪县 官员
  • 简介:西汉立国多继承秦朝的制度,园陵寝礼制,如徙守陵园、追封与改葬、制改革、谒祠宗庙、冲消灾、雀集寝、赐臣冢茔、违制处罚等方面都有一些特殊的规定。这些规定,形成了西汉丧葬礼俗的规范,也成为了解认识西汉社会制度、礼俗民情的一面窗口。

  • 标签: 西汉 园陵 寝庙 礼制
  • 简介:笔者通过多次实地考察,发现白鹿山上玄极寺西侧有一块北齐时期残。它为我们研究北齐历史、百姓生活打开了一扇窗口,留下了珍贵的第一手资料,并对太行山一带乃至我国北齐时期历史、宗教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借鉴、存史价值。

  • 标签: 白鹿山 北齐时期残碑 历史研究 宗教研究
  • 简介:朱载堉是我国明代杰出的乐律学家,在世界上首创了十二平均律理论.朱载堉神道原存于朱载靖墓地,即沁阳市东北九峰山下.神道由我国明代著名书法家王铎撰文并书丹,详述了朱载堉世系、生平事迹和学术成果,是研究朱载堉学术思想的重要文献资料,对纠补正史之漏误有重要的价值.朱载堉神道碑文在清代、中,均有著录.

  • 标签: 明代 乐律学家 朱载堉 神道碑 考证 学术思想
  • 简介:2006年6月,修武县城关镇赵厂村韩氏后裔在赵厂村北韩氏祖茔内挖掘出宋熙宁款《唐韩文公故里》、明嘉靖款《唐昌黎伯韩文公墓》、明隆庆款《唐昌黎伯韩文公故里》、清嘉庆款《韩文公祠祭田》、清道光款《唐昌黎伯韩文公故里》等五通石碑。这些碑刻确认了韩愈故里在修武、韩愈墓在修武的事实,从而为研究韩愈故里问题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 标签: 韩愈 韩文公故里 韩文公墓 解读
  • 简介:周穉廉《双忠》中有两个重要关目:一是男仆王保生乳,二是太监骆善生须。焦循称之"为保孤佳话"。剧本出此情节,除戏曲史家们分析的作者在创作上有"作意好奇"、"故意作惊人语"之倾向外,也有一定的传说或记述为依托。就剧中描写的"男生乳"、"女生须"两个关目细节的历史积淀作以考述,可以窥见作者艺术描述的文化底蕴。

  • 标签: 双忠庙 男生乳 女生须 传说
  • 简介:杭州富阳区的《常安镇奉宪禁》为近年发现,是乾隆晚期规范纸业贸易行为的官禁。该附刻了一尺八寸长的凹槽,为纸业裁捆运输的定衡官尺。杭州周边地区,以宋代泗洲造纸作坊为代表的纸业,明清以来兴盛不绝。禁约中反映的对于利益纠纷的规定,可以看到牙商、牙行自明清以来的逐利行为,以及当地官府对纸业管理的意识不断提升。碑文中处罚规定细致而严厉,条款清晰,对建立规范的纸业运营环境十分有益,从长远角度维护了浙江纸业的可持续发展。

  • 标签: 《常安镇奉宪禁碑》 纸业 牙人
  • 简介:补丁小说的特出,首先在于巴子营、大汊河、原等西部乡土意象的创造上。这些意象既概括了当代西部乡村的生态状况以及卑微的生命存在形态,又显示出壮阔、苍凉、凄美的审美格调;其次在于他的短篇小说所具有的命运感。"命运"被其置于小说叙事元素的首要位置,其叙事重心也就不在传统乡土小说的"情节"和"性格"刻画上——它以小说元素的重新配置凸显了小说叙事内在结构的意蕴;再次,他以小说叙事的新探索——以叙事的抒情性、写意性和心理描写,丰富了沈从文、孙犁以来的现代抒情小说与乡土小说艺术美的内涵,从而显示了西部文学蓬勃的生命力。

  • 标签: 补丁小说 乡土意象 地域性格心理 写意性
  • 简介:<正>巫鸿先生的《中国古代艺术与建筑中的"纪念性"》用一种观念("纪念性")对中国几千年间(新石器时代晚期到六朝)的礼仪建筑和艺术品进行了分析和解释,涉及政治、宗教、思想、习俗等诸多方面,固然是大手笔,读起来引人入胜。但仔细思考,其中对一些问题的研究便显得牵强。一些问题的说明缺少有必然联系的逻辑和证据,感

  • 标签: 中国古代艺术 汉画像石 光武帝 问题说明 上海古籍出版社 上陵
  • 简介:即徽州,徽是徽州的简称。历史上曾经将徽州府学称之为“微”,也有将新安理学和徽州学术称为“微”的。但这种称呼只是临时性的或个别的,不是一种概念,同现在的徽学学科概念不同。徽不是安徽。徽剧是属于徽州的地方剧种,不是安徽剧;徽派篆刻是徽州地方篆刻流派,不是“皖派”篆刻;同样徽商也不是安徽商,

  • 标签: 徽州 学科概念 临时性 安徽 徽商 理学
  • 简介:原真性是文化遗产的核心价值,也是旅游开发的基础和核心。在我国,虽然原真性原则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已经得到公认,但是,对它的理解还存在的诸多争议,正源于此,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在保护与开发中出现了许多问题。本文将以历史文化名城南京的夫子景区为例对原真性问题展开探讨。

  • 标签: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ity AUTHENTICITY CONFUCIUS
  • 简介:田是古徽州为府学、县学所置的田产。按照官府的规定,田收入全部入官,以供给府学、县学师生之廪禄。为府学、县学经费的主要来源。

  • 标签: 学田 历史文化 中国 地方历史 徽州
  • 简介:徽州是以徽州文化为研究对象的综合性学科。徽州文化的时间概念是宋宣和三年(1121年)至清宣统三年(1911年),但对徽州文化的研究不能限于这一时间范围。一个文化的形成,总有一个渐进的过程和影响力的延续,如徽州宗族社会始于宋,形成于明清。但中原氏族迁徙到徽州这块土地上来,却从汉代就已经开始,其逐步土著化的过程,

  • 标签: 徽州文化 时间概念 综合性学科 土著化
  • 简介:要实践“以定教、顺而导”的课堂教学,教师必须了解学生,把握契机,从学生出发、从情出发,顺势而教,顺而导,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延伸,这样的课堂才能真正激发起学生自主发展的活力。

  • 标签: 以学定教 顺学而导 了解学生 把握学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作为智额生前的助手及其圆寂后的接班人,灌顶在天台宗发展史上举足轻重。可以说,天台宗创始于智额,但却成熟于灌顶,这有三方面的表现:他将智额一生所宣讲的“天台”整理结集成文字流传后世,使天台宗有了自己的文字经典;他为智额集史作传,使天台宗有了自己的教主;他将还不太为人所熟悉的“天台”与当时在社会上有广泛群众基础的“涅榘”进行融通,引导大批“涅榘”的信徒皈依于天台宗,使天台宗有了自己的组织体系。这最后一个方面体现了灌顶在佛学上的创新以及对智额的超越。并最终使天台宗成为一个强有力的既有理论体系又拥有较多信徒的有组织的佛教宗派。

  • 标签: 灌顶 天台宗 天台学 涅榘学 融通
  • 简介:龙云教授的专著《信天而游——陕北民歌考察笔记》在陕北民歌研究史上具有里程意义。其价值表现为:首先,它对民歌的“文化”解读,是为记录陕北人的精神历程的陕北民歌立传;其次,它从文化地理学和艺术等多维视角对陕北民歌进行了比较全面和深入、系统、卓具创造性的阐述,使“陕北民歌”学科形态渐趋成熟;第三,它的理论阐述具有雅俗共赏之效,利于陕北民歌的传播与其知识的普及。

  • 标签: 《信天而游——陕北民歌考察笔记》 文化地理学 陕北精神史 陕北民歌学 雅俗共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