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义和团“扶灭洋”的口号虽带有笼统排外色彩,但是其斗争的动机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的英雄主义气概和高尚的爱国情操,真正体现了“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的大无畏革命精神。在近代社会,帝国主义国家加剧侵略中国,想瓜分中国,把中国完全变为其殖民地的情形下,义和团以毁铁路、断电线、毁轮船、焚教堂等斗争方式为主的排外行动,恰恰有力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冲击了帝国主义在华的根本利益。

  • 标签: 〔〕义和团扶清灭洋认识 帝国主义
  • 简介:2012年4月10日至13日,“瑞士一中国裴斯洛齐国际研讨会”在瑞士举行。本次会议由瑞士裴斯洛齐协会和瑞士“学校为儿童基金会”资助,瑞士中部师范大学主办。来自瑞士中部师范大学的师生,中国浙江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华东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同济大学和复旦大学附属中学等校的专家学者,以及德国斯图加特传媒大学的教授等参加了研讨会。裴斯洛齐(J.H.Pestalozzi,1746—1827)是瑞士著名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在许多国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作为继2009年10月在杭州举行的“裴斯洛齐教育思想国际研讨会”(详见《教育史研究》2009年第6期)之后的又一次国际研讨会,此次会议是一次经验和思想的交流会,旨在探讨裴斯洛齐的教育理念在中国和瑞士的可行性和现实性,同时比较中国和瑞士教育体制的异同。

  • 标签: 中国社会科学院 裴斯泰洛齐 国际研讨会 研讨会综述 瑞士 华东师范大学
  • 简介:<正>语调是由音量的高低强弱,音调的抑扬顿挫,节奏的起伏快慢,语速的行止疾徐构成的表示一定语气和感情的一种调式。它直接作用于口语效果。语调受听能调动学生参与认知投入思考的能力。语调“受听”,不是指天生的音质如何,而是课堂教学教师讲课的声音听起来舒服、自然、清晰、顺畅。美国心理学家艾帕

  • 标签: 语调 课堂教学 音量 教师 语言 音色
  • 简介:〔摘要〕朗诵是语文教学当中的重要内容,其对于帮助学生正确的掌握语言情感表达和学习普通话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先对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问题进行分析,之后对如何提升小学语文朗读教学效果予以探讨。

  • 标签: 〔〕小学教育语文学科朗诵
  • 简介:本文从裴斯洛奇的生平和教育活动入手,简要介绍了他的平民教育思想。裴氏教育思想与其一生的教育活动一脉相承,他主张平民教育首先要培养人的高尚情操,并向穷人、向社会更为弱势的群体倾斜;母子关系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以教育者平静的心态培养孩子平静的心态。

  • 标签: 裴斯泰洛奇 平民教育
  • 简介:〔摘要〕本文从分析传统语法课堂教学的模式入手,指出了语法教学中存在的“耗时多而效率低”、课堂气氛沉闷乏味等一些问题。着重介绍了通过设计情景提高语法教学的趣味性以及课堂教学效率的几种有效的方法,以此提出了在英语语法教学中,应当通过创设符合学生现实生活的具体情景,提高学生语法学习激情,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现代教学理念。

  • 标签: 〔〕高中英语创设情境课堂 活动
  • 作者: 洪仲清
  • 学科: 文化科学 > 教育学原理
  • 创建时间:2013-01-11
  • 出处:《教育研究》 2013年第1期
  • 机构: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开始变得更自由、更灵活,学生也始终在愉快的状态下积极地学习数学,这的确是我们数学教学改革的一个可喜变化。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说:“就数学本身来说,是壮丽多彩、千姿百态、引人入胜的……”入迷才能叩开思维的大门,智力和能力才能得到发展。教师要善于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充分利用数学课堂,把它创设成充满活力、魅力无穷的空间,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让他们积极地感受数学美,去追求数学美。如何上好数学课,使数学课灵动起来呢?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学前教育服务均等化是公民的普遍诉求,也是政府教育服务均等化的重要方面。落实学前教育服务均等化的基本手段是财政投入均等化。根据2009-2015年《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中国教育统计年鉴》数据,通过计算以在园人数和GDP为权重的公共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尔指数并比较差异贡献率,发现全国范围以及东部、西部、中部和东北四大区域的学前教育服务均等化程度均有大幅提高,且呈现出区域之间的不均等程度低于区域内的不均等程度、低位均衡与高位不均衡现象逐步显现等显著特征,并从教育治理视角提出策略建议。

  • 标签: 学前教育 教育服务均等化 泰尔指数
  • 作者: 管清禹
  • 学科: 文化科学 > 教育学原理
  • 创建时间:2013-01-11
  • 出处:《教育研究》 2013年第1期
  • 机构:〔摘要〕在语文教学中,恰如其分的提问能“一石激起千层浪”,精妙设疑能“吹皱一池春水”。因此,教师应该通过有效的课堂提问,循循善诱,引导学生“敢问”、“会问”、“善问”,让课堂风生水起,真正使学生情有所动,心有所感,神有所悟,从而促进学生对文本深刻地情感体验与积极思维,最终学会质疑问难,形成独特个性。深入研究教学提问理论,加强教师教学提问的修养,对于保证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实践意义。
  • 简介:王独是20世纪20年代中国诗坛较有影响的诗人,他的诗歌主张吸纳和借鉴了法国的象征主义诗歌,作为创造社的成员,他又属于浪漫主义诗人群,王独是一个贵族的浪漫主义诗人,一个追求纯诗的象征主义诗人,他认为'理想中最完美'的诗的公式是:(情+力)+(音+色)=诗

  • 标签: 浪漫主义 象征主义 纯诗
  • 简介:一、献身贫儿教育事业的一生约翰·亨利希·裴斯洛齐(JohannHeinrichPestalozzi,1746—1827),瑞士著名的民主主义教育家,他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对近代教育有不可估量的影响。他一生从未放弃过自己的理想,即通过教育给儿童和穷人带来更好的生活。

  • 标签: 裴斯泰洛齐 教育事业 生活 导读 子女 孩子
  • 简介:基于对中文和英文主要数据库的检索,统计分析了1980—2009年有关裴斯洛齐研究的题录数据,结合对主要文献的阅读、分析,概括了我国及国外近三十年来有关裴斯洛齐研究成果在数量和主题方面的变化趋势和各自特点。我国近三十年来有关裴斯洛齐的研究呈现了先波浪起伏、后迅猛递增的发展态势,应在继续保持已有研究特色的同时,学习和借鉴国外在这一领域的研究经验,取长补短,将我国的裴斯洛齐研究进一步推向深入。

  • 标签: 裴斯泰洛齐 研究成果 中外比较
  • 简介:新中国教育学六十年的发展历经曲折,老一辈教育学家亲历其中,他们的个人经历,记录了新中国教育学的成长历程。当代教育学家陈信先生,新中国成立前学习美国杜威教育学;新中国成立后,进入第一批教育学研究生班,跟随苏联教育学专家学习苏联教育学;毕业留校任教后,在模仿苏联教授教育学的过程中,受多位老教授的影响,学习和研究中国教育学。他早期研习教育学的几个阶段,是新中国教育学发展的重要阶段,他的个体经历,是新中国教育学早期发展历程的个体写照。

  • 标签: 新中国教育学 口述史 陈信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