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44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侯文立陈谱锦
  • 学科: 文化科学 > 教育技术学
  • 创建时间:2011-12-22
  • 出处:《学习方法报》 2011年第31期
  • 机构:教师个人专业成长是一个长期探索、不断进步的过程,这一过程,永无止境。要改变高学历就是专业化的片面认识,教师就必须要在自身的职业岗位上执着努力,要不断的学习、实践、反思、科研。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刘小兰
  • 学科: 文化科学 > 教育技术学
  • 创建时间:2011-12-22
  • 出处:《学习方法报》 2011年第31期
  • 机构:关于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美国学者费朗斯·傅乐的研究。他认为,在专业进程中,教师所关注的事物是依一定的顺序更选的,呈现为教学前关注、早期生存关注、教学情境关注、对学生关注四个阶段。教学前关注指职前培养时期;早期生存关注指初次接触实际教学的学习阶段;教学情境关注指对自己的教学表现的关注;对学生关注是指对学生学习的关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给信息技术教师来了许多新的教育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方法,对信息技术教师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给信息技术教师工作的创新提供了很大的空间,也为信息技术教师专业成长注入了新的动力。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是课程改革重要使命的践行者,应如何快速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和教学业务能力,来回应和适应这次改革。

  • 标签: 新课标学习积累实践反思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董杨
  • 学科: 文化科学 > 教育技术学
  • 创建时间:2011-12-22
  • 出处:《学习方法报》 2011年第45期
  • 机构:从前,有头毛驴背着盐过河,在河边滑了一跤,跌在水里,盐溶化了,毛驴站起来,感到身体轻松了许多,它非常高兴;后来它背了棉花,以为再跌倒,就可以同上次一样变得轻松,于是,走到河边的时候,故意跌倒在水里,可是棉花吸收了很多水,变得越来越重,毛驴非但不能再站起来,而且一直向下沉,直到淹死。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局呢?这不难看出来:毛驴机械地套用了经验。过去成功的经验如果没有及时得到改造和创新,往往就会走向失败。因此,只有拥有经验而又懂得如何利用经验的人才是真正的智者,同样,对于我们教师来说,只有拥有教育经验而又不断反思才能获得真正的成长。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莫冬莹
  • 学科: 文化科学 > 教育技术学
  • 创建时间:2011-12-22
  • 出处:《学习方法报》 2011年第49期
  • 机构:窦桂梅老师说,“爱就是教育”,教师只有用自己的爱,才能与学生产生心灵的碰撞,才能达到超越人的自然属性而达到完美的境界。任小艾老师也提出,教育不能没有感情,没有爱的教育,就如同池塘里没有水一样,不能称其为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师德之魂在于“爱”,爱是师生交往中的粘合剂,作为班主任,要懂得热爱学生,因为爱生之心是教育的前提,是教育力量之所在。教师对学生的爱和理解,可以使学生感到温暖、关怀,可以沟通师生之间的感情。总结多年做班主任工作的体会,我认为:教师的爱应撒在学生集体中,教师的爱应插在学生的心坎上,包括对优等生的培育,对一般生的促进,对特殊生给予的特殊的关怀,对后进生给予的偏爱。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綦宗山
  • 学科: 文化科学 > 教育技术学
  • 创建时间:2011-12-22
  • 出处:《学习方法报》 2011年第37期
  • 机构:作文教学是整个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在传统教学中,作文课型单调,一般都是“写”与“评”两条直线周而复始,学生写作文与教师批改讲评机械循环。这导致学生提不起写作的兴趣,甚至厌恶写作,以致学生写作能力提高缓慢,把作文当作一门苦差事,影响到整个教学。怎样才能走出这种困境呢?我认为应做好以下几点:一、营造写作环境,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教育家布鲁纳曾说:“最好的学习动机是学生对所学材料本身发生了兴趣,举趣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积极主动去认识的一种心理倾向,是学习过程的内动力。”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活跃、最现实的成分之一。新的教学大纲也将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作为语文教学的目的之一,只有学生对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和爱好才能使他们产生最持久最有效的学习动机,而有了积极学习的意愿才能使学生以盼望和期待的心情对待这门课,学习中就会自觉地保持持久的注意力。兴趣不仅决定学习的活动能否开始,也制约着学习活动能否坚持。所以教师要想主设法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而且要使不同基础的学生都能在写作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消除作文是苦差事的畏难情绪。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知识基础,因材施教。平时,教师应指导学生互评作文。作文本交上来后,教师先把每个学生的作文都看一遍,但不作点评,然后先择其中写得较好的或某一方面有亮点的作文,让作者本人在班上朗读,然后全班学生再对习作进行评优说劣,最后教师总评。这不但可以让其他学生从中获得熏陶和感染,更重要的是让习作者本人体验到写作的成就感,从而对写作产生浓厚兴趣。其次,教师还可以在班上开展读书谈体会、朗读演讲比赛、手抄报竞赛等活动。把活动中学生的优秀习作推荐给各类报刊发表或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投稿,这都能极大地激发学生写作积极性,从而增加写作的兴趣。二、书面作文和练口头作文有机结合人的思维活动轨迹,决不是没有起伏变化的直线运动,思维具有“阵发性”的特点。一种独创的形式,一个新颖的构思,一个词语的巧妙运用,一段文字的一气呵成,往往受到外界因素的激发而完成于思维最活跃、效应最明显的阵发阶段。因此,传统作文教学中的两周一次,文必成稿的一贯制,不利用学生捕捉运用思维的最佳状态,忽略了学生的主观发展。要打破作文中的“一贯制”,就要结合阅读教学和课外活动,在最有利的情况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