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6 个结果
  • 简介:<正>11月19日上午,我受吴镇等同志的委托,又一次到彭冲同志的寓所,拜访这位深受江苏广大干部群众爱戴的老领导,送给他们夫妇一本《百岁梦圆》,祝他们夫妇长命百岁,预祝他们的钻石婚。同时,受江苏古籍出版社领导的委托,捎去该社新近出版的《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图集》。

  • 标签: 南京大屠杀 侵华日军 图集 江苏 委托 领导
  • 简介:2007年9月18日-20日,“重庆大轰炸暨日军侵华暴行国际学术讨论会”在渝隆重召开、来自日、美、韩三个国家,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和台湾地区共100多位专家学者出席了讨论会。本次讨论会由重庆市地方史研究会、重庆市历史学会、重庆市档案馆、西南大学主办,是目前国内围绕重庆大轰炸举行的第一次国际学术讨论会。

  • 标签: 国际学术讨论会 重庆大轰炸 侵华暴行 抗日战争 日军 爆发
  • 简介:“忠灵塔”是日本在中国战死的军人合祭墓所。日本为彰显军国主义的侵略,在所占据的东北各大城市中心要地,建筑纪念性建筑,作为宣扬日本武士道精神的“圣战英灵”工具。在忠灵塔广场定期举行慰灵祭,欺骗日本军人继续为侵略战争卖命,还强迫东北人民祭拜,实行思想麻醉和精神奴役。本文就日本关东军存留至今的相关著述、记念写真贴资料及档案,对齐齐哈尔日军“忠灵塔”进行深入的探析。

  • 标签: 关东军 忠灵塔 忠灵显彰会 慰灵祭 军国主义
  • 简介:最近日本文部省审定通过了歪曲对中国及东南亚各国所犯的侵略史实,企图在青少年中美化或淡化这一段丑恶的侵略行径,引起了我国及其他受害各国的强烈不满和严正交涉,韩国为此临时召回了驻日大使。二战期间,日本军国主义者用飞机、大炮、机枪、军刀屠杀被侵略各国人民,中国是受害最深,被占土地面积最广、占领时间最长的受害国。侵略者除了屠杀奸淫虏掠之外,

  • 标签: 侵略 二战期间 国人 日本侵华 交涉 大使
  • 简介:笔者最近从一些资料中,挖掘处抗战时期美国飞机在华对日本的打击经过。抗战初期,中国空军力量十分薄弱,处于绝对劣势。在抗日战争的中后期,美国对华进行了援助,中国空军才逐渐扭转局势。美国对华空军援助,最为人所熟知的,无疑是美国人陈纳德和他的航空队飞虎队。1941年罗斯福签署一项不对外公布的行政命令:允许预备役军官和陆海军退役人员参加志愿航空队。

  • 标签: 预备役军官 陈纳德 中国空军 抗战初期 志愿人员 美日
  • 简介:冀中地区位于河北省中部,是晋察冀模范抗日根据地的一部分,它位于平汉、北宁、津浦、石德铁路之间,威胁着日军占领的平、津、石、保等大城市和几条铁路线,地理位置极为重要。这里物产丰富,素有华北粮仓之称,人口一千余万。冀中既无岗峦起伏的群山,也无纵横交错的水网,是块一望无际的大平原。"七七事变"后,日军利用平原地形,运用其机械化部队,在大平原上横冲直撞,大肆烧杀掠抢。1937年10月8日,日军侵入正定,惨杀群众1500多人,烧毁房子106间。10月12日,日军血洗蒿无县梅花镇,全镇2500居民,死于日军屠刀下的1547人,占全镇

  • 标签: 日军 冀中地区 抗日根据地 大平原 河北省 机械化部队
  • 简介:1939年9月,日寇在北京北新桥王大人胡同(今北新桥三条)往北至北新开路(今北新胡同)、东观音寺(今前永康胡同)一带居民密集区,强行拆迁,开设长城公司,主要为日军修理汽车、供应面粉。1940年。长城公司改名杉浦工厂,隶属日军管理,生产手枪、马枪。1941年至1945年,又改名北支兵工厂,生产马枪、轻重机枪、步枪、掷弹筒、瓦斯发射筒及马克辛重机枪等。现为北京起重运输机械设计研究院。

  • 标签: 日寇侵华 兵工厂 遗址 罪证 抗战 起重运输机械
  • 简介:日本发动侵华战争之后,报纸因其强大的宣传和教化功能而被纳入到国家战时体制之中,演变为巩固日本统治阶级话语权的宣传工具。在这个过程中,作为“总力战”的组成要素。报界逐渐被纳入到政府当局确立的战时体制框架之中,同时报界自身的战时体制也得以确立和完善。报界战时体制的确立是报界对战时日本统治阶级政治诉求的主动回应,其推行主体包括政府当局、受众和报界自身,但报界自身是起决定作用的内力。

  • 标签: 日本报界 战时体制 侵华战争
  • 简介:1883年8月8日,土肥原贤二出生在日本岗山的武士之家。他的父亲土肥原良永是日本陆军少佐。土肥原贤二自幼就受日本武士道精神的熏陶和为天皇献身的教育。在土肥原贤二19岁时,他的父亲为了“让儿子继承父业”,把他送进了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成为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16期学生。

  • 标签: 土肥原 侵华 士官 武士 天皇 官学
  • 简介:1937年,日寇侵占北平后,铁狮子胡同段祺瑞执政府旧址(今北京东城区张自忠路3号)成为冈村宁次为首的日本华北驻屯军总司令部,东院是以喜多为首的日本特务机关兴亚院。冈村在这里指挥了对华北地区“五一大扫荡”等滔天罪行。2006年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门墙上三块说明牌历数此处曾为清代王府、陆军部、海军部、袁世凯总统府和国务院、段祺瑞执政府、“三一八”惨案发生地,未提到也曾是日本侵华华北驻屯军总司令部遗址。

  • 标签: 日本侵华 华北地区 司令部 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罪证 抗战
  • 简介:作为日本侵华战争时期重要的时事摄影期刊,《支那战线写真》记录了1934年至1941年日本军国主义者侵华战争中的具体军事战线、战役和战况。《写真》在营造中国妇女、儿童与“解放者”日本军人之间的“良好”关系,中日两国妇女、儿童互帮互助等生活场景方面费尽心机。日本军国主义者利用妇女儿童特定的性别年龄符号虚构和平友好场景,营造舆论攻势,为其发动侵略战争涂脂抹粉,但是最终仍旧不能挽回其失败的命运。《写真》等时事摄影期刊上刊登的炫耀武力、破坏和平的照片,反而为后人留下了难得的历史证据,使日本军国主义者不得不接受历史的公正审判。《写真》还呈现出在日本侵华战争时期,跨国、跨文化性别关系的别样图景。

  • 标签: 支那战线写真 时事摄影期刊 日本侵华战争 宣传策略
  • 简介:日本军国主义侵华思想演变过程是与“大陆政策”的演进及实施互动发展的。从发展历程来看,随着对于西方列强“弱肉强食”侵略行为的认同,日本从昔日“存华挫狄论”向“得失互偿论”转变。同时,日本明治维新实施的“富国强兵”政策,进一步激发了军国主义侵华思想的膨胀与发展。日本完全无视几千年的睦邻友好关系,力图仿效西方列强的做法侵略中国等亚洲邻国。从“脱亚论”到“大陆政策”构想,日本政府则寻找到了发动军国主义侵华战争的现实主义理由和行动依托。从对华“二十一条”到“田中奏折”,日本军国主义的“利益线理论”彻底转变为全面侵华的具体战争行动。

  • 标签: 军国主义 得失互偿论 大陆政策 利益线理论 集体自卫权
  • 简介:侵华战争期间,日本诸多女作家响应日本军方的要求,奔赴中国各地战场慰问劳军,回国后提交战地报告,四处巡回演讲,在宣扬日本的侵略国策、激励日本民众投身战争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成为侵略战争的协助者。战后很长一段时间内,日本文化界对她们的战争协助行为缺乏必要的反思,对她们的责任追究被消解于对其女性身份的强调中,从而割断了对她们从走在时代前列的社会活动家到战争协助者的反思。今天我们应该在反思的前提下,在战争协助者的框架内重新审视她们在战争中的行为,提供一面历史之镜。

  • 标签: 日本 女作家 战场慰问 战争协助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