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 个结果
  • 简介:在我国债法研究和立法过程中,存在着种与科学统一对立趋势,甚至是以法典化形式体现出来解法典化趋势。法学既然是门科学(即使是人文科学)就应当首先注重逻辑判断,然后才是价值判断,不能以主观价值判断替代客观逻辑论证。同时,应当坚持债统一统一前提应该是坚持“物权二分”及其必然逻辑后果,即物权行为与债权行为独立与抽象。坚持债客体统一,即债客体是行为而非现在通说“债客体可以是物也可以是行为”,否则物权与债权区分就要发生模糊;坚持用“请求权”统一债法,无论是合同、侵权、无因管理还是不当得利,后果都产生请求权;坚持物权救济措施与债权救济措施相区分,坚持债权救济措施统一

  • 标签: 物权 债权 独立性 无因性 债权行为 物权行为
  • 简介:民法典有其内在与外在体系,“意思自治”属于民法典内在体系之。我国民法典编纂使命之应该是按照体系化方法,将现有的单行民事立法进行整理,去除逻辑上矛盾,消除规范之间冲突,修改已经不适应我国经济和社会生活规范。但从现在《民法典各分编(草案)》看,逻辑体系上问题仍然存在,表现在:(1)“合同”规则没有作为“公因式”规定在民法典“总则编”以适用于所有的协议,而是保持了现行合同法局部完整,架空了“总则”,使其失去了应有的作用;(2)承认并区分“物权”与“债权”,但却模糊“债权合意”与“物权合意”。有时“债权合意”仅仅产生债权效果,但有的时候却直接产生“物权效果”,但这些“物权”又不能对抗第三人,使中国物权法上产生了许多“二物权”。如果说,单行民事立法有某些“凑合”因素,那么,在编纂民法典过程中,就应该消除这些不协调因素,让法典成为规范统一、逻辑杰作。

  • 标签: 法律行为 合同 债权合意 物权合意 登记对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