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9
372 个结果
  • 简介:壮植灵由多种具有生物活性元素与特种载体复配而成植物生长营养剂,它对各种植物均有明显促进根糸发达作用(且不含激素),因此可大大提高植物抗逆性.多年多点多作物试验表明,使用壮植灵营养剂功效为:增产效果明显、苗木成活率高、抗旱效果显著、抗倒伏、改善品质和有抗病虫害作用.目前,壮植灵营养剂西洋参上应用尚未见报道,因此为探讨该产品西洋参上应用效果,2003我们进行了田间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标签: 壮植灵 西洋参 植物生长营养剂 地上部生长 根部生长 产量
  • 简介:采用ISTA醇溶蛋白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系统选育的人参新品系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品系间蛋白质谱带数目、位置和颜色深浅上均存在差异,说明各品系间遗传上存在不同差异.其中品系80-3-174与80-3—211品系内部蛋白质谱带上基本致.说明这两个品系蛋白质分子水平上已达到基本纯合.

  • 标签: 人参 醇溶蛋白 电泳谱带
  • 简介:目的建立人参样品中农药腐酶利残留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SYMMETRYC18150mm×4.6mm(i.d)色谱柱,以乙腈水(60:4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20nm;气相色谱法:30m×0.32mm(内径)×0.25μm(膜厚),AB—1石英毛细管柱,外标法,ECD检测器进行定量分析。结果,HPLC、GC法测得的人参样品中腐酶利含量分别为6201μg/kg、636μg/kg。结论简便、快速,适合人参中农药腐霉利残留含量检测。

  • 标签: 高效液相色谱 气相色谱 腐酶利 人参
  • 简介:单透棚人参叶面不结露,双透棚则结露;而且结露与黑斑病发生、流行存在密切关系,即结露与黑斑病菌孢子叶面上萌发、侵染、繁殖具有正相关。因此,根据人参光合生理特性和栽培特点,科学设计,变革棚式,改变环境条件,无公害防治人参黑斑病条重要措施

  • 标签: 人参 棚式 结露 黑斑病
  • 简介:目的获得安国产白术挥发油化学成分信息。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白术挥发油。用C,C—MS技术对白术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分析。结果安国产白术挥发油共鉴定出13个化合物,占挥发油总成分88.73%,其中以1-Naphtha.1end,1,2,3,4,4a,5,6,8a-octahydro-4a,8-dimetllyl-2(2-pmpenyl)-含量最高。结论河北安国产白术药材挥发油成分与既往文献报道其它产地白术挥发油成分有明显不同。

  • 标签: 白术 挥发油 GC—MS 化学成分
  • 简介:内生菌作为微生物源农药应用越来越广泛,药用植物上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为了使微生物源农药药用植物应用上研究得到进深入,本文综述了传统化学农药中药材生产环境危害;同时综述了内生菌发现、多样及次生代谢产物作用研究现状;微生物源农药不同基原内生细菌、放线菌、真菌作用机理及中药材安全生产中影响研究。

  • 标签: 中药材 传统农药 内生菌 生物学防治
  • 简介:本文报道利用薄层色谱法和比色法促脑活素口服液中人参皂甙成分进行了定性及定量分析。其含人参皂甙主要成分有人参皂甙Rb1、Rc、Rd、Re、Rg1、Rg2等。总皂甙含量为每100毫升含46mg。

  • 标签: 促脑活素 人参皂甙 含量分析
  • 简介:目的研究通过醋制洋铁酸模药材,其中大黄素和大黄酚含量是否具有影响。方法米醋炮制前后洋铁酸模药材进行含量测定研究,采用HPLC法,测定主要成分为大黄素、大黄酚。结果含量测定结果表明,各不同地区洋铁酸模原药材中大黄素和大黄酚平均含量分别为0.1958%和0.1483%,而经过醋制后洋铁酸模药材中大黄素平均含量为0.3908%,大黄酚平均含量为0.3158%。结论经过米醋炮制处理后,洋铁酸模药材中发挥抗菌活性两个主要药效成分大黄素和大黄酚含量明显高于未经炮制原药材,说明洋铁酸模药材经过醋制以后,有利于药材发挥其抗菌活性。

  • 标签: 洋铁酸模 醋制 大黄素 大黄酚 含量测定
  • 简介:常用中草药中含有较多微量元素。近年来随着中药药理活性物质深入探讨,其中微量元素日益受到人们重视。临床和实验研究证明,某些病理情况,体内微量元素含量减少或增多,某些原因不明疾病重要发病原因之。作者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野山参叶和园参叶中无机元素进行了测定。

  • 标签: 野山参叶 园参叶 微量元素
  • 简介:采用日立835-50型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了人参果提甙母液粗多糖中氨基酸含量,表明含有16种氨基酸,总含量为71.55g·Kg^-,其中人体必需氨基酸有7种,占氨基酸总量24.28%。药效氨基酸以谷氨酸(34.34%),天冬氨酸(11.45%)及甘氨酸(8.04)为主,占氨基酸总量70.38%。

  • 标签: 人参果 粗多糖 氨基酸 含量测定 提甙母液
  • 简介:山药栽子和零余子所产山药和二代零余子产量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1由栽子繁殖山药单根鲜重多分布550—850g之间,平均鲜重为725g;由零余子繁殖山药单根鲜重多分布50~200g之间。平均鲜重为148g。栽子繁殖山药产量明显优于零余子繁殖块茎产量,且以零余子为繁殖材料山药不宜作为商品薯出售,可作为来年种薯使用;2由栽子繁殖二代零余子粒径为1.4~2.7cm.且籽粒饱满光滑无病虫害,可作为来年播种材料;由零余子繁殖二代零余子12%粒径为1.4~2.2cm,可直接作为播种材料,46%零余子粒径为1.1~1.4cm,需要进步选育;42%粒径为0.5—1.1dm,需淘汰。

  • 标签: 山药 零余子 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