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影响临床不同微生物检验阳性率的因素,以为临床微生物检验质量的提高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5月1日—2016年10月31日在我院进行微生物检验的1260份标本为观察组,2016年11月1日—2017年4月30日的1140份标本为研究组。观察两组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情况。结果研究组中呼吸道标本、血培养标本、粪便标本、非呼吸道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均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标本不规范、保存及运送不规范、检验人员的综合素质参差不齐是影响微生物检验阳性率的主要因素,临床检验过程中,应针对上述因素给予干预措施,以提高临床微生物检验的质量。

  • 标签: 微生物检验 标本 阳性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血细胞形态学检验在发热疾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我中心发热患者80例作为发热组进行研究,另抽取我中心健康体检人员80例作为对照作与发热组行对比研究,观察分析两组人员血细胞形态学检验结果。结果血细胞形态检测结果对比,两组人员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差异不明显(P>0.05);平均细胞体积、红细胞压积、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以及红细胞分布宽度标准差,两组均有显著差异(P<0.05);血细胞异常检测,发热组总检出率为46.3%,较于对照组总检出率5.0%,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于发热患者的诊断中,运用血细胞形态学检验,能快速且准确的辅佐医务人员检验出患者所患病症,达到早发现早治疗的目的,临床诊断价值高。

  • 标签: 血细胞形态学检验 发热疾病 诊断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肝炎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检验结果分析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进行治疗的60例肝炎肝硬化患者作为研究组,选择同期的6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肝功能指标检测,通过Child-Pugh分级将其分为ChildA级18例,ChildB级25例,ChildC级17例。结果研究组患者血清胆碱酯酶、血清胆固醇、白蛋白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总胆汁酸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hildA级、ChildB级、ChildC级患者的血清胆碱酯酶、血清胆固醇、白蛋白水平呈现降低趋势,总胆汁酸水平呈现升高趋势,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肝炎肝硬化的患者进行肝功能检查,有助于医生对患者的肝脏损害程度进行了解,为后续治疗提高准确的依据。

  • 标签: 肝炎肝硬化 肝功能 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血糖与尿糖检验在糖尿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在我院选取糖尿病的治疗患者共计110例,分别通过尿液分析仪和葡萄糖氧化酶方法对患者的尿糖和血糖进行检测,同时,为了探究血糖和尿糖检测在糖尿病诊断中的作用,就需要观察不同时间段的患者血糖和尿糖水平,可以选择患者空腹时,用餐后2~3h。结果经过检测患者空腹与用餐后2~3h的血糖和尿糖发现,血糖测定值和尿糖测定值不成负相关性。110例糖尿病患者餐后2~3h血糖以及尿糖的检测结果,其中尿糖为阴性的患者有9例,占总例数的8.18%,其中餐后2~3h血糖正常的有2例患者,占尿糖阴性的22.22%,餐后2~3h血糖正常的患者有6例,占总例数的5.45%,有77例患者的血糖明显增高,占总例数的70%。结论在糖尿病的诊断过程当中,不光要对患者进行尿糖检测,还需要同步进行血糖检测,否则就不能确保糖尿病的准确性。

  • 标签: 血糖检验 糖尿检验 糖尿病 临床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探讨糖化血红蛋白检验在糖尿病(糖尿病)诊治中的价值,评价其作用。方法选取10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另外找同期健康体检者10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比色的方法来检测糖化血红蛋白,采用已糖激酶的方来法检测空腹血糖、饭后2h的血糖,观察组使用常规药物治疗法,从而来分析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诊治效果。结果观察组在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三个方面都比对照组的数据要高,这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患者在治疗后的第一周,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治疗前比较,没有太大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治疗后的第4、6、10周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都比治疗前有明显的降低,这种差异性也就有了统计学的意义(P<0.05)。糖化血红蛋白>10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起6<糖化血红蛋白<10的来说要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糖化血红蛋白检验糖尿病患者能够对病情的判断提供可靠性数据,提高准确性,对治疗有所帮助,是值得推广的。

  • 标签: 糖化血红蛋白检验 糖尿病 诊治 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用干化学法和沉渣镜检法检测尿液的白细胞,比较这两种方法的不同,并做分析。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7月~2011年11月所收治的700例需做尿液白细胞检测的患者,用干化学法进行尿液白细胞的检测,并用沉渣镜检法检测白细胞,对其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通过对700例患者尿液的白细胞检测结果来看,这两种方法的结果在阳性率方面有所差异,而且阴性和阳性的患者又部分相互交叉。结论通过两种检测结果的对比,可以看出,在尿检项目中,为增加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干化学法检测应该与沉渣镜检一起使用。

  • 标签: 尿液 白细胞酯酶检测 镜检白细胞 分析比较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糖化血清白蛋白检验在糖尿病诊治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42例糖尿病患者组成糖尿病组,取同期42例健康人员作为健康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糖化血清白蛋白水平和空腹血糖水平。结果糖尿病组的糖化血红蛋白、糖化血清白蛋白和空腹血糖分别为(8.80±2.10)%、(20.01±2.55)%、(10.63±1.55)mmol/L,均显著高于健康组的(4.96±1.80)%、(12.00±1.07)%、(4.25±0.36)mmol/L,(P<0.05)。结论糖化血清白蛋白可作为糖尿病诊断的指标,便于糖尿病的诊断,为临床治疗提供了参考依据。

  • 标签: 糖化血清白蛋白 糖尿病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检验血清中免疫球蛋白水平在乙型肝炎诊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50例乙型肝炎患者(疾病组)与50名健康体检者(正常组)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属于2015年8月1日至2017年3月31日。均接受血清免疫球蛋白检验。对比疾病组与正常组、疾病组中不同病情患者的免疫球蛋白水平。结果疾病组50例患者的免疫球蛋白A水平(3.52±0.48g/L)、免疫球蛋白M水平(3.76±0.69g/L)、免疫球蛋白G水平(16.74±5.12g/L)高于正常组,疾病组中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的免疫球蛋白A水平(3.81±0.28g/L)、免疫球蛋白M水平(4.16±0.47g/L)、免疫球蛋白G水平(17.84±2.69g/L)较慢性普通型乙型肝炎患者更高(P<0.05)。结论在乙型肝炎诊治过程中进行血清免疫球蛋白检验可诊断疾病以及评估病情。

  • 标签: 乙型肝炎 诊治 血清免疫球蛋白 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对常规生化检验项目中标本溶血的影响与效果作探讨。方法选入研究对象为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接收的健康体检者40例,将其血液样本以随机数字表法均分组为观察A组20例用人工溶血,观察B组20例未发生溶血;将两组血液样本相关数据详细整理后作对比分析。结果观察A组血液样本中ALT、AST、LDH、K+等指标水平比观察B组高,P<0.05。结论标本溶血会对血液中的部分血脂、肝功能电解质指标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临床上患者接受常规生化检验时需依实际情况高度预防,整个过程中务必严格操作,保证所获数据准确无误。

  • 标签: 常规生化检验 标本溶血 检测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探讨肝功与血清学指标水平检测在诊断脂肪肝的效果。方法观察组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接收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60例,对照组选择同期接受健康体检的健康人群60名,检测两组患者肝功能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谷氨酰转肽酶Y-GT水平的测定,并血清学指标检测三酰甘油TG、胆固醇TC水平。结果与对照组(ALT为66.0±18.5U/L、AST水平测定约为52±12.5U/L、Y-GT为55.0±10.9U/L、TG为2.5±1.9mmol/L、TC为5.5±1.5mmol/L)对比,治疗后观察组(ALT为35.0±13.0U/L、AST水平测定约为34±12.5U/L、Y-GT为45.0±9.9U/L、TG为1.6±0.5mmol/L、TC为4.5±0.9mmol/L)各项指标值明显更低,两组数据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功和血清学指标水平检测在脂肪肝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准确度,而且具有创伤性小的优点,有利于进一步诊断脂肪肝病情,为临床治疗提供有力依据,对于脂肪肝的早期治疗就有着极为重要的诊断意义。

  • 标签: 肝功 血清学指标 脂肪肝 诊断作用 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以80例阴道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究革兰染色法在患者阴道分泌物真菌检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0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80例阴道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给予患者真菌检验方法的不同将所有受试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试验组,两组分别采用生理盐水法以及革兰染色法进行检验,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检验效果。结果检验结束后,试验组患者的真菌检验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价值。结论将革兰染色法应用于患者阴道分泌物的真菌检验中具有检出率高,临床效果显著的优点,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革兰染色法 阴道分泌物 真菌检验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肝硬化患者诊断凝血酶原时间及血小板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80例肝硬化患者为观察组,并选择8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两组均行凝血酶原时间及血小板检测。比较两组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凝血酶原时间及血小板参数等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凝血酶原时间及血小板参数可有效诊断肝硬化,并可评估出血情况,值得推广。

  • 标签: 肝硬化 凝血酶原时间 血小板参数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血液细胞形态学检验在血常规检测中的价值与意义。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6年9月20日—2017年9月21日期间本院检验科检测结果正常的血液标本200份(对照组)和检测结果异常的血液标本200份(观察组)。将两组的血液细胞形态学检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对照组的假阴性率、阳性率依次为4.50%、34.00%;观察组的假阳性率为33.00%;对照组异常标本多为白细胞异常,和红细胞形态异常、血小板数目低下分别进行比较差异较大(P<0.05)。结论在血常规检测中应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的情况下联合使用血液细胞形态学检验可使临床诊断正确率提高,降低漏诊率,有利于疾病诊断和选择治疗方案。

  • 标签: 血常规检测 血液细胞形态学检验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微生物检验与检测应用在控制医院感染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在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140例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2组,一组接受微生物检验与检测(观察组70例),另一组不接受任何检验措施(对照组70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感染率及感染评分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的患者的感染率(14.3%)比较,观察组的患者在住院治疗期间的感染率(4.3%)明显降低,两者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患者住院治疗期间的平均感染评分为(12.1±4.5)分;对照组的患者住院治疗期间的平均感染评分为(22.1±3.2)分。两者对比的差异显著(P<0.05)。结论微生物检验与检测可以有效地降低地医院感染率,促进医院感染的控制,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微生物检验与检测 医院感染 感染率 感染评分
  • 简介:摘要生活饮用水微生物检验是关系到我国国民健康生活的重点工作。本文将针对某家生活饮用水微生物检验科抽检1000例水样,采用多管发酵法以及滤膜法对其进行微生物检验,进而明确不同检验方法选择的重要性,完成生活饮用水微生物检验方法及评价标准分析工作,希望可以对业内起到一定参考作用。

  • 标签: 生活饮用水 微生物检验 评价标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不同采血方法进行血常规检验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中心2015年5月—2016年5月间接受血常规检查的100例患者进行研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实验组采集静脉血,对照组采集末梢血,观察两组血常规检测结果中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计数(RBC)、红细胞比容(HCT)、血红蛋白(Hb)、血小板(PLT)、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平均红细胞体积(MCV)。结果两组患者血常规检测指标中,RBC、WBC、PLT、HCT、Hb指标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而MCHC与MCV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静脉采血方法进行血常规检测,检测结果较末梢血更加精准,应用价值更高,值得采用。

  • 标签: 采血方法 血常规检验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中阳性率结果的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12月及2016年1月-12月进行临床微生物检验的标本共6760份,将其根据标本类型进行分类,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全自动细菌鉴定药敏分析仪按照标准化操作检验,计算其阳性率。结果在所检验的6760例标本中,阳性率最高的标本为脓液标本。其次阳性率较高的标本为尿液标本,呼吸道标本相对较低、血培养,大便标本最低。在时间段上,2016年总阳性率比2015年高,两时间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阳性率结果在不同临床标本和不同时间段微生物检验中的发生情况存在明显差异,对不同临床标本和不同时间段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进行比较与分析,严格规范标本采集,提高临床诊治效果,对患者的康复治疗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不同标本 微生物检验 阳性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尿常规和血液生化检验在糖尿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择我社区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过程中管理的8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具有可比性的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患者,分别采用尿常规检测和血液生化检测,比较两组患者检测阳性率之间的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对照组患者中33例阳性,7例阴性,检测阳性率为82.50%;研究组患者中39例阳性,1例阴性,检测阳性率为96.00%,两组患者检测阳性率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00,P<0.05)。结论应用血液生化检验能显著提高糖尿病患者检测阳性率,为此类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客观的依据。

  • 标签: 糖尿病 尿常规 血液生化检验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糖尿病肾病检验中应用尿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检测效果。方法2016年5月—2018年5月作为研究时段,取110例研究时段内收治的糖尿病肾病患者与同时段来本院进行体检的健康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前者观察组,后者对照组,两组研究对象均实施尿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检测,分析两组尿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检测水平,并对比分析尿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阳性检出率进行分析。结果尿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检测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较高(P<0.05);治疗总有效率对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尿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阳性检出率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较高(P<0.05)。结论尿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检测应用于糖尿病肾病检验中,既可提高诊断准确率,又可为临床医生诊治方案的制定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尿蛋白 尿微量白蛋白 检测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细胞形态学检验在发热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2017年接受治疗的发热疾病患者50例,并设置为观察组,令选取进行体检的健康者50设置为对照组,并对者两组患者的血细胞进行常规分析以及采用显微镜对血涂片的染色情况进行检查,比较两组受检者异常血细胞形态的阳性比例、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红细胞分部宽度标准差(RDW-SD)、平均细胞体积(MCV)、红细胞压积(HCT)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血细胞形态异常的阳性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结果的差异在统计学上具有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HCT、MCV、RDW-SD以及MCHC的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结果的差异在统计学上具有意义(P﹤0.05)。结论采用血细胞形态学检查能够明显地检测出发热病患者病情发展与变化,并可作为有效地依据,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以及应用。

  • 标签: 血细胞形态 发热疾病 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