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戊戌百祭先贤李华兴戊戌变法,史称百日维新,距今已百。维新志士是在甲午战败的奇耻大辱,救亡图存的神圣召唤,西方文明的示范效应,中西国力的鲜明反差诸内外因素的综合驱动下,以国家富强为目标,上献身改革为己任的知识分子群体;而其杰出代表,足以在先贤祠塑像...

  • 标签: 康有为 百年祭 戊戌变法 梁启超 光绪皇帝 维新
  • 简介:按照惯例,《德国钱币杂志》2004又公布了很受读者欢迎的由读者评选出的2003世界各国名币。这种一一度的评选推介.是一种很好的钱币文化交流。不仅使我们得以有机会目睹并欣赏到不断发展着的各国优秀的钱币文化.而且不断充实着我们美的享受。不过.2003的评比稍有变化.即第一次把德国当年发行的纪念币单独评选.单独公布。今年德国评出7枚,世界各国纪念币评选出12枚。

  • 标签: 2003年 世界 2004年 文化交流 钱币文化 纪念币
  • 简介:广州史志丛书——《广州百灾难史话》近日出版。本书系统地记述了广州地区100多年来洪灾、台风、干旱、饥荒、瘟疫、海难、空难、道路交通事故、火灾事故、企业生产事故、毒性灾害、公共场所事故、社会惨案、政治运动等自然与人为灾害,包括灾前的背景、灾中的抗灾、减灾和救灾.还扼要介绍了安全减灾的基本常识和广州地区自然灾害成因,提出了安全减灾的基本思路。全书分天灾篇和人祸篇,共30万字。

  • 标签: 广州地区 出版 史话 灾难 道路交通事故 安全减灾
  • 简介: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我跟着党风风雨雨走过63。解放战争时期,我参加过学运、农运和游击战争,尽管时间不长。却深刻体会到永远保持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关系的重要性下面所述,是六十多年来,我和老区人民的不解之缘。辽沈、平津、淮海三大战役后,国民党反动派败局已定,其残部企图逃窜台湾。杀人魔王毛森

  • 标签: 国民党 中国共产党 游击战争 解放战争时期 发动群众 人民群众
  • 简介: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主管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国家级中文核心期刊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期刊全国中小学图书馆馆配期刊传记文学时代性、思想性、知识性原创性、文学性、可读性中国思想文化领域高端、前沿的人物传记月刊传记视角文学笔触解读中国臧否天下品牌栏目中国思想肖像、国家柱石、大家风范、非常人生、另类学人、怀人忆旧、红色记忆、史迹钩沉、如是我闻、

  • 标签: 欢迎订阅 订阅传记文学
  • 简介:来得早不如来得巧北京大学,自从思想家、教育家蔡元培于19171月就任校长之后,在他大力改革整顿下,北大“去腐生新”、“返老还童”,遂成为中国新文化运动的主阵地和五四运动的摇篮,成为当时进步青年向往的圣地。受压迫几千的中国妇女中的先进分子,也作着就学于北京大学的美梦。第一个美梦成真的是王兰女士。王兰,江苏无锡人。曾就读于无锡竟志女校、保定第二女子师范学校、北京女子师范学校等校。1919

  • 标签: 北京大学 郑天挺 蔡元培 民俗学研究 《歌谣周刊》 北大
  • 简介:<正>要在很短的篇幅里介绍一下法国哲学最近十八年来的概况,这显然是不可能的事。首先,这是因为哲学观念是必须要经过缜密的研究来表述的观念,如果人们希望不歪曲它们的话;还因为,不管人们写出多大的篇幅,总是不足以表达这些观念。其次,自一九六八以来法国的哲学生活是特别丰富的:如果说长时间内以萨特为代表的“普遍知识分子”的形象似乎

  • 标签: 结构主义 法国哲学 知识分子 精神分析学 长时间 语言学
  • 简介:“奉召”上山19467月下旬,蒋介石电召“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武汉行营”主任程潜去庐山,我以随员身份一同前往,在庐山牯岭呆了一个多月。现在回忆起当时耳闻目见的几件琐事,感到也能反映当年国内政治、军事风云变幻中的某些侧影。这夏季的庐山,虽然如往年一样凉风送爽,盛暑如秋,但自从7月中旬蒋介石登上庐山之日起,除了国民党政府中央各院、部、委

  • 标签: 蒋介石 程潜 马歇尔 庐山 司徒雷登 宋美龄
  • 简介:<正>试题特点(一)格局稳定,稳中有变今年的高考历史试题,分为第一卷和第二卷两部分。第一卷为“选择题”,分为单项选择和多项选择两类,通称为“标准化试题”,由计算机计分。第二卷为“非选择题”。非选择有三类题型,即“填空题”、“史料分析题”、“问答题”,由人工阅卷。今年是第二次将试题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大类,各占分为50%。

  • 标签: 选择题 考生 史料分析 政党政治 高考 史论结合
  • 简介:19501月,解放军开进北京东交民巷,北京市军管会正式征用美、法、荷等国设在东交民巷的兵营。“丧失了整整50的东交民巷真正回到祖国的怀抱。”

  • 标签: 1950年 解放军 北京市
  • 简介:<正>一、清代(1840以前)1991日本的清史研究,涉及各个方面,以下分别略作介绍。地域社会常建华《中国近年来的明清社会史研究》(《中国——社会与文化》6,茂木敏夫译),介绍并考察了1986下半年至1990期间中国学术界有关明清时代社会史研究的状况。中国自解放以后,社会史研究基本处于停滞状态,至八十年代,才深切感到社会史研究的必要性,并开始对知识阶层以及宗教、宗族等问题进行考察。其中,在宗族制废方面,宗教经济的研究成效很大,在士大夫的研究方面,则以与乡绅,商人有关问题的成果较多。在研究方法上,也由以往单一的阶级分析方法,转而注意利用社会学、民俗学、文化人类学、人口学等

  • 标签: 阶级分析方法 清史研究 清朝政府 知识阶层 日本 士大夫
  • 简介:一九九五本馆大事记2月25日我馆群工部举办《中国近代史》图片展赴广西桂林展出。3月17日我馆群工部举办《中国古代科技成就》和《中国近代史》图片展赴江苏苏州展出。5月10日—10月底台北市徐政夫先生藏北魏石雕菩萨头像在我馆展出。5月22—27日馆长俞...

  • 标签: 《中国近代史》 俞伟超 博物馆建筑 文物保护 抗日战争 方案论证
  • 简介:19299月,中国留日学生为反对国民政府收回中东铁路、声援苏联,在东京参加日中朝三方联合发起的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示威游行,遭到日本警察的大肆逮捕,史称东京事件。事件发生以后,中日之间进行了频繁地交涉。期间,国共两党采取了不同的应对措施。国民政府以区别对待的方针,坚持外交手段谋求日方释放逮捕的国民党员和一般留学生,并将其中的共产党员设法引渡归国、依法惩办。其将政党利益高于国家权益的做法,实为此次交涉之贻误。与此同时,中共为声援在东京被捕的党员和留学生,在国内的主要城市发动群众示威游行,客观上起到了声援苏联、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作用,国内舆论对中日交涉又增加了砝码。然而,东京事件是为保卫苏联而发动,忽略了自身的国家利益,是对共产国际盲从的表现。

  • 标签: 东京事件 国共两党 国民政府 中日交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