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宫腔镜电切法用于治疗子宫粘膜下肌瘤伴不孕生殖的预后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2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120例子宫粘膜下肌瘤伴不孕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50例,观察组70例。对照组使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TLM)进行治疗,观察组使用宫腔镜电切法(TCRM)进行治疗。对所有患者进行6个月~3年的随访,观察和统计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妊娠率和治疗前后的流产率以及术后的妊娠时间。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妊娠率为64.29%(45/70),治疗前后的流产率为70.00%(49/70)、11.43%(8/70),术后的妊娠时间为(11.10±7.43)个月,以上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宫腔镜电切除法用于治疗子宫粘膜下肌瘤伴不孕生殖的预后效果显著,可明显提高妊娠率,降低流产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宫腔镜电切法 肌瘤 不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低促性腺激素性闭经致不孕不育的治疗方法。方法对24例低促性腺激素性闭经致不孕不育患者采用综合治疗方法后的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4例患者中妊娠16例,妊娠率为66.67%,治疗后血清卵泡雌激素、黄体生成素等雌激素水平、子宫体积、内膜厚度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结论低促性腺激素性闭经致不孕不育患者采用综合治疗,可明显提高妊娠率。

  • 标签: 低促性腺激素性闭经 不孕不育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输卵管梗阻性不孕症治疗中采用腹腔镜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本研究选取的样本病例为我院收治的输卵管梗阻不孕症患者88例,以2015.1~2016.1为样本选择时段,采用抽签分组法进行分组,予以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的44例患者为对照组,予以腹腔镜手术治疗的44例患者为实验组,治疗后将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对和分析。结果相比较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肠道排气时间明显较短、手术时间明显较短、住院时间明显较短,1年宫内妊娠率明显较高,2组以上指标比较差异均P<0.05,统计学形成意义,而2组患者6个月宫内妊娠率比较P>0.05,统计学未形成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输卵管梗阻性不孕症治疗中采用腹腔镜治疗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在临床治疗中值得应用和推广。

  • 标签: 输卵管梗阻 不孕症 腹腔镜 临床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了妇产科腹腔镜应用于输卵管梗阻性不孕症患者临床治疗中所取得的实际效果。方法:具体将我院收治的60名输卵管梗阻性不孕症患者当成了主要的研究对象,之后对相关资料进行了整理汇总并将其分成了实验及对照两组,各30名患者。本研究开始于2018年10月结束于2020年10月。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的是以常规开腹手术疗法为主的治疗措施,而实验组患者则采用的是以腹腔镜手术疗法为主的治疗措施。最后对两组患者的实际治疗效果进行了量化比较分析。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输卵管通畅率要高于对照组患者,由于P<0.05,所以结论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具体数据为实验组83.33%,对照组56.67%。此外,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恢复时间均要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对输卵管梗阻性不孕症患者来说,使用腹腔镜进行治疗可以在原有基础上提高患者的输卵管通畅率,且能够缩短患者的手术时间、整体住院时间。因此应当做好这类治疗措施的推广应用,帮助患者尽快康复。

  • 标签: 妇产科 腹腔镜 输卵管梗阻性不孕症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通过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的方法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进行分析研究,并且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特征进行分析研究。方法:本文主要选自2019年11月至2020年11月期间,在我院接收护理治疗的120例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其中医护人员通过将120例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每组患者各有60例。医护人员对对照组患者采用的是常规的护理治疗,而对观察组患者采用的是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护理方法。医护人员通过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通过观察对比可以发现,观察组患者所使用的促性腺激素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同时观察组患者的受精率、卵裂率、妊娠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具有明显的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多囊卵巢综合征 不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少腹逐瘀汤在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方面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我院收治的输卵管阻塞性不孕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研究组患者均选择少腹逐瘀汤进行临床治疗,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后治愈36例,有效16例,无效4例,治愈率为92.86%,治疗效果明显。结论少腹逐瘀汤在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能够帮助患者调经助孕,疗效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少腹逐瘀汤 输卵管阻塞性不孕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两种促排卵方式应用在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患者中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2月在我院治疗的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患者90例采用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A组给予达英-35治疗,B组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情况。结果A组治疗后黄体生成素(10.03±2.13)IU/L,睾酮(1.94±0.62)nmol/L;B组治疗后黄体生成素(6.19±1.17)IU/L,睾酮(1.21±0.27)nmol/L,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后卵巢体积(9.87±1.89)ml,窦卵细胞数目(8.94±2.76)个,子宫内膜厚度(9.89±2.66)mm;B组治疗后卵巢体积(6.34±1.05)ml,窦卵细胞数目(4.15±1.45)个,子宫内膜厚度(7.35±2.11)mm,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达英-35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可以促进子宫内膜生长,改善人体内分泌激素分泌,恢复患者排卵,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不同促排卵方式 多囊卵巢综合征 不孕症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于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技术治疗不孕不育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探究分析。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6月到2015年7月收治的167例不孕不育患者,将其作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分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有患者87例,对照组有8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输卵管插管通液技术进行治疗,观察组则采用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技术,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不孕不育治疗总有效率为97.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8%;观察组患者半年内成功受孕率为82(94.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4(67.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2.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6(20.0%);观察组患者治疗时间(10.6±2.8)d显著短于对照组的(16.3±3.5)d。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技术对于不孕不育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其创伤更小,安全性和准确性高,应在临床中加以推广应用。

  • 标签: 宫腔镜 输卵管插管通液 不孕不育 临床效果
  • 简介:目的评价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症患者经阴道超声引导下未成熟卵泡介入术(TUG-IFI)术前、术后卵巢间质血流变化。方法对73例PCOS不孕症患者行TUG-IFI,运用彩色多普勒超声(CDU)检测卵巢间质血流情况,结合相关血清激素水平,分析比较TUG-IFI术前、术后的变化情况和相关性。结果术后血清LH、睾酮和LH/FSH比值明显降低(P〈0.01),卵巢间质最大收缩期血流速度明显升高(P〈0.01),搏动指数、阻力指数明显下降(P〈0.01),搏动指数与LH、睾酮和LH/FSH比值之间存在正相关(P〈0.05),阻力指数与睾酮和LH/FSH比值之间存在正相关(P〈0.05)。结论CDU可为PCOS不孕症患者TUG-IFI术前、术后卵巢间质血流提供准确、可靠的定量评估指标。

  • 标签: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多囊卵巢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中西医结合在免疫性不孕不育疾病治疗中的临床运用情况进行探究。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所收诊的86例免疫性不孕不育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前者予以中西医结合(地塞米松+维生素C、E+消抗汤)治疗,后者予以常规西药(地塞米松+维生素C、E)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有效率(93.0%)比对照组患者(74.4%)高,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E2和FSH比本组治疗前及其对照组治疗后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免疫性不孕不育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好,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行。

  • 标签: 免疫性不孕不育 地塞米松 消抗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铜(Cu)、锌(Zn)、铁Fe)等微量元素含量变化与PCOS不孕患者生育功能的相关性。方法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32例PCOS不孕患者(观察组)及28例健康妇女(对照组)外周血中Cu、Zn、Fe的含量。结果观察组中Zn、Cu含量偏低,Cu/Zn值明显高于对照组,而Fe含量两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Zn、Cu含量缺乏,Cu/Zn值变化,是影响PCOS不孕患者生育功能的重要原因之一;检测外周血Zn、Cu含量及Cu/Zn值对PCOS不孕患者的诊断及助孕治疗有指导意义。

  • 标签: PCOS 不孕 微量元素
  • 简介:输卵管因素是女性不孕症的主要原因之一,可由输卵管扭曲、阻塞、粘连或积水引起,占女性不孕症的20%-40%[1]。腹腔镜技术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症疗效显著,已取代传统的体外授精-胚胎移植治疗,成为目前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症的首选治疗方式。2008年1月至2014年1月我科为32例输卵管性不孕症患者行腹腔镜手术,现将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32例患者20-35岁,平均(26.9±4.2)岁。不孕时间1.3-10年,平均(4.8±2.9)年。术前均经彩超及输卵管碘油造影诊断,其中输卵管不畅11例、

  • 标签: 不育 女(雌)性 输卵管疾病 腹腔镜检查 围手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不孕症患者心理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收治60例不孕症患者,随机划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均3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分析两组患者的心理状况,以及生活的变化。结果对观察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之后,心理状况得到了明显改善,有效减少了焦虑情绪,观察组总发生率16.66%,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在生活质量方面,观察组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不孕症治疗中,通过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不良心理,具有积极的影响,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综合护理 不孕症 心理状况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不孕不育患者中应用心理护理对改善其不良情绪的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5年3月-2016年9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不孕不育患者72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其根据单双号进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2组,每组各有患者36例,其中对照组不孕不育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采用心理护理。结果观察组不孕不育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以及观察组患者不良情绪评分21.34±4.33分与对照组45.64±3.46分对比,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不孕不育患者的不良情绪,应用心理护理进行改善的效果显著,且得到了多数患者的满意。

  • 标签: 不孕不育 心理护理 不良情绪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利用腹针结合艾箱灸对排卵障碍性不孕(肾虚宫寒型)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8年7月在本诊所就诊的排卵障碍性不孕症(肾虚宫寒型)患者76例,依据抽签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各38例,均采取自拟促排卵中药结合艾箱灸治疗,观察组联用腹针进行治疗,持续治疗90d,随访6个月,分析治疗后排卵情况及末次随访妊娠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排卵率稍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照组治疗后优质卵泡直径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但组间治疗前、治疗后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子宫内膜厚度均显著高于治疗前对照组(P<0.05);末次随访,观察组妊娠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排卵障碍性不孕(肾虚宫寒型)患者治疗过程中,联用腹针、艾箱灸,有助于加强治疗效果。

  • 标签: 腹针 艾箱灸 排卵障碍性不孕 肾虚宫寒型 治疗效果 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