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郑孝胥(1860—1938年),字苏戡,福建闽侯人。光绪八年(1882年)举人,历任广西边境大臣,安徽、广东按察使,湖南布政使等职。郑孝胥所处的年代,正值列强入侵,国力衰退的时代。清政府为挽回败局,推出一系列新政政策,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铁路政策的改革。在当时,路政改革是新政改革的重中之重,它的成败,直接决定着新政的成败,从而决定清廷的命运。

  • 标签: 郑孝胥 交通银行 新政改革 铁路政策 广西边境 重中之重
  • 简介:东周时期齐国修筑的齐长城,西起济南市长清区广里村南,东至胶南市于家河村入海。具体修筑年代,历来众说纷纭。近年来发现的清华简《系年》第二十章和第二十二章,记有三次晋伐齐的战事,均与齐长城有关。第一次发生在公元前441年,记有齐国始筑齐长城,为文献中所首见,使齐国始筑长城的具体年代终于明了。同时文中记载其为沿济水修筑,由此始知齐长城的完整布局,对齐长城研究具有重要价值。第二次发生在公元前430年,通过文中纪载并结合考古调查,可以断定济水段齐长城南至谷丘、北至渤海。第三次发生在公元前403年,齐国因内乱向晋投降,并被迫订立禁修长城放弃廪丘的盟约,列国于次年朝见周天子,三晋被封为诸侯,战国格局形成。这两章简文不但揭示了齐长城的始筑年代,据此对其时代背景及列国关系,也有了更深刻认识。

  • 标签: 清华简《系年》 齐长城 三晋伐齐 战国
  • 简介:能海(1886-1967),俗姓龚,名学光,字辑熙,四川省绵竹县人。从婴儿到青年都处在清光绪西太后(慈禧)专权时期。日往月来,清廷政治越趋腐败,国势日益垂危。正当帝国主义列强妄图瓜分中国的时候,能海已经成为年届二十、血气方刚的热血男儿。此时,他毅

  • 标签: 能海法师 龙兴寺塔 佛教文化 彭县
  • 简介:与其它社会机构一样,博物馆更多地参与使其得以产生的社会,博物馆也在参与过程中改变着自我.不管我们喜欢与否,博物馆发现它们在诸如全球化、持续发展和旅游等诸多社会文化和经济现象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在经济、社会和文化变革的影响下,博物馆突然意识到许多曾被认为是毫不相关,甚至是断然排斥的活动,近年来是如此之多和如此之快地在毫无察觉中成为博物馆的日常业务.

  • 标签: 博物馆事业 旅游业 旅游资源 文化旅游
  • 简介:在瓷器上使用化妆土,三国时期首先在南方出现,目的是为了改善器表的粗糙,后期成为改进青瓷釉色的重要方法。而北方地区许多著名的窑场在最初生产白瓷时都采用了化妆土。晚唐到北宋初,始形成以定窑为代表的不施化妆土的精细白瓷,以及以磁州窑为代表的化妆白瓷。二者发展了富有自身特点的装饰。化妆白瓷成为制作日用瓷的主要方法,开创了一系列富有特色的装饰手法,特别强调了黑白反差,成为宋元时期瓷器中特点鲜明的装饰风格。明代以后,精细白瓷基苓都来自景德镇,北方窑址几乎全部生产化妆白瓷、宋代先后在北方和南方出现了在青瓷器的露胎部分施护胎釉的工艺,护胎釉成为化妆土的一种新的发展形态、

  • 标签: 瓷器生产技术 化妆土 化妆白瓷 装饰枝法 护胎釉
  • 简介:甘肃省文物局继1999年5月举办第一次“甘肃省直属部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讲解员大赛”之后,将在跨世纪的第一个春天.举办第二次全省、市文物保护单位讲解员大赛。由于近几年全国省、市文博机构在一定区域和范围内都相继举行了讲解比赛,笔者从事群教讲解工作多年,

  • 标签: 参赛讲解 展览讲解 甘肃 文物局 文物保护 讲解内容
  • 简介:当前,“开发西部”的序幕已经拉开。在西部开发中,西部地区的博物馆都将面临新的考验。西部开发需要文化的支持,既需要思想道德方面的支持,也需要科学教育的推动,同时还需要有利于西部开发的文化氛围和文化观念的形成。博物馆在西部开发中如何发展?并在西部开发中起到什么作用?这是我们博物馆人当前所面临的重大课题之一。

  • 标签: 博物馆 科学教育 思想道德 支持 西部开发 文化氛围
  • 简介:田野文物保护是一个老话题,博物馆好像与其没有什么联系。但在我国,特别是基层县级博物馆大都肩负着田野文物保护工作的重任。目前,随着全社会对文物价值的重新认识,特别是文物本身附带着高额的经济价值,致使一些文物贩子铤而走险,田野文物被盗案件仍很严重,

  • 标签: 博物馆 田野文物保护 文物价值 管理体制 人力资源配置 《文物保护法》
  • 简介:东罗马帝国,是一个信奉东正教的帝制国家。核心地区位于欧洲东南部的巴尔干半岛,领土也曾包括亚洲西部和非洲北部,极盛时领土还包括意大利、叙利亚、巴勒斯坦、埃及、高加索和北非的地中海沿岸。这个建都于君士坦丁堡(Constantinople)的东罗马是古代和中世纪欧洲最悠久的君主制国家。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其中的东罗马帝国延续了千年之久,在此期间它一般被人简单地称为“罗马帝国”。到了17世纪,

  • 标签: 宗教关系 拜占庭 东罗马帝国 货币 巴尔干半岛 君士坦丁堡
  • 简介:中国考古学的反思前瞻曹兵武(中国历史博物馆)21世纪的钟声指日可待。这是结束一个时代并同时开始一个新时代的时候。此时,历史感和对未来的憧憬相交织,人类将面临着一个新的巅峰,而审视历史并重新审视生活的价值,则往往是这个时候的主题之一。在这个辞旧迎新的...

  • 标签: 中国考古学 考古学研究 考古学家 考古学文化 考古遗存 地层学
  • 简介:《钱币博览》2004年第2期中,笔者对“上海壹两”的来龙去脉做出了说明。现因蒐集到更多英文资料.于此再做一次梳理,同时将随其后出现的“关平壹两”纳入.祈使中国泉界对此有更完整的了解.能与国际认知接轨。

  • 标签: “上海壹两” “关平壹两” 古钱币 图案设计 制作背景
  • 简介:成都作为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地上地下有着极为丰富的文物遗存。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成都的城市考古工作涉及内容也越来越广泛,从过去的居住遗址、作坊遗址、墓葬等扩大到城墙遗址、冶炼遗址和酿酒遗址等等,拓宽了考古学科研究的范围。其时代也从过去的汉代、唐代延伸到商周,甚至到史前时代。一些过去不被人们知晓的地下遗存,通过考古发掘和研究展现在世人面前,极大地丰富了成都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内涵。如何将成都城市考古成果与名城保护有机结合起来,正是我们今天研究的课题。

  • 标签: 遗址 遗存 考古发掘 墓葬 考古工作 都城
  • 简介: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货币的国家之一,货币文化源远流长,距今已有五千年以上的历史。中国又是世界上最早铸造钱币的国家。早在晚商、西周时期,黄河流域的关中、洛河等地区已经铸造仿天然海贝的铜贝,并且出现了仿自农具“钱”的原始布币。

  • 标签: 货币史 《管子》 中国 西周时期 黄河流域 文化源
  • 简介:邓少琴先生(1897~1990年)是著名的历史学、博物馆学家,曾任四川大学历史系教授、重庆市博物馆副馆长等,对于长江航运史、地方史志、川康金石、川康史地都有很深的造诣。关于巴蜀史研究尤为学术界称道,他的巨著:《巴史新探》、《巴史再探》、《巴史三探》、《蜀故新诠》,是我们治巴蜀史巴蜀考古案头必备的重要文献之一,结集为《巴蜀史迹探索》,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在1983年出版。

  • 标签: 邓少琴 巴蜀史研究 中国 四川 生平 研究成果
  • 简介:西和佛孔石窟现存7窟,其中5窟可以登临;原有塑像、绘画全毁,明、清时期石碑4通。据佛孔寺石碑记载可知,佛孔寺始建于北魏太和年间(477-499),唐开元三年(715)重建,明嘉靖年间(1522-1566)再次修建。佛孔石窟始凿于明万历年间(1573-1619),以后屡圮屡建。在明、清时期宗教及开窟遣像活动中,释、道、儒三教走向合流。

  • 标签: 佛孔石窟 西和 三教合一 明清碑文
  • 简介:永乐皇帝。即明成祖朱棣,是明朝继太祖之后又一位英武而颇有作为的皇帝。同时,他还是一位佛教关系密切的帝王,其在位期间赦令铸造的永乐大钟历经五百年至今风采依存,无论从其体量之巨、铸造之精还是铭文之多,都堪称世界佛钟的典范。永乐皇帝亲令赦造的这口大钟实他浓重的佛教情结密不可分。本文欲就引发永乐皇帝佛教情结的诸多因素,永乐皇帝热衷佛教的各种表现以及这种佛教情结于其王朝统治中所发挥的作用等问题,阐明专制集权政权的统治者对佛教的认知取舍所采取的实际主义的态度。不妥之处,敬请指教。

  • 标签: 永乐大钟 永乐皇帝 佛教 明朝 政治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