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造影评价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作用价值性。方法在2015年1月—2018年6月期间选取对照组100例健康体检者、观察组100例疑似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中,均进行超声影像检查,随后分析超声检查的诊断价值性以及对比两组DE(增强密度)、IE(增强强度)、PI(峰值强度)、BI(基础强度)。结果观察组DE(17.63±1.52)dB、IE(16.88±1.49)dB、PI(15.97±1.42)dB、BI(10.19±1.52)dB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超声造影在疑似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中敏感度、特异性、漏诊率、误诊率分别为97.65%、93.33%、2.35%、6.67%。结论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加强超声造影检查,能够预示斑块进展情况。

  • 标签: 超声造影 评价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hs-CRP与颈动脉斑块的相关性,为颈动脉斑块的预防和脑梗死的防治提供理论参考及依据。方法选择2011年4月至2012年1月在我院急诊科及神经内科住院的脑梗死病人80例,分为斑块组与无斑块组,再将斑块组分为稳定斑块组与不稳定斑块组。测定患者血清中hs-CRP水平,并通过颈动脉超声测量颈动脉的内膜厚度、观察血管内是否有斑块斑块的部位、形态、数量、回声特征。结果1.稳定斑块组狭窄程度与不稳定斑块组的狭窄程度无明显的差异(P>0.05)。2.在65例有斑块的患者中,首次脑梗死发病率稳定斑块组明显高于不稳定斑块组(P<0.01);复发脑梗死的发病率稳定斑块组明显低于不稳定斑块组(P<0.01)。3.血清hs-CRP浓度斑块组明显高于无斑块组(P<0.05)。不稳定斑块组明显高于稳定斑块组(P<0.01)。结论血清hs-CRP水平愈高,颈动脉斑块愈趋于不稳定,呈密切相关关系;颈动脉的彩色超声通过观察斑块的形态及回声特征,能间接反映斑块的稳定性与不稳定性。

  • 标签: 颈动脉 斑块 超敏C反 应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整理冠心病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检查资料,探讨超声检查对冠心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检查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66例冠心病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将其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健康体检者66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进行相同的超声检查,比较两组的检验结果。结果研究组斑块检出率98.48%,对照组斑块检出率84.84%,两组患者的斑块检出率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稳定斑块49.23%,稳定斑块50.77%,对照组不稳定斑块50.00%,不稳定斑块50.00%,两组斑块稳定性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扁平斑18例,软斑20例,硬斑10例,混合斑17例,对照组扁平斑10例,软斑15例,硬斑13例,混合斑18例,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诊断能够有效观察到患者冠心病颈动脉粥样斑块的种类,对治疗起到指导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冠心病 颈动脉粥样硬化 超声检查 硬化斑块 诊断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动态血压参数与颈动脉粥样斑块的关系,探讨有效降低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途径。方法抽取2015年1至2015年12月在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患者254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分为两组,即颈动脉斑块组144例和颈动脉无斑块组110例。收集其一般资料、颈动脉超声及动态血压检查参数,相关因素行Pearson分析。结果颈动脉斑块形成与年龄、白天收缩压均值、夜间收缩压均值、白天收缩压负荷值、夜间收缩压负荷值呈正相关,与收缩压下降率、舒张压下降率呈负相关(P<0.05)。控制年龄、性别、体质指数等因素后,白天收缩压均值、夜间收缩压均值、白天收缩压负荷值、夜间收缩压负荷值仍与颈动脉斑块呈正相关(r=0.145、0.170、0.151、0.167,P=0.049、0.023、0.044、0.025)。结论相较血压变异性,颈动脉斑块的发生与血压平均值密切相关。更多地关注血压水平,控制血压平均值和负荷值,可能是减少颈动脉斑块发生的重要途径。

  • 标签: 动态血压 颈动脉 斑块
  • 简介:摘要易损斑块和(或)其结局斑块破裂继发腔内血栓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重要病生理基础,深入理解易损斑块的病理组织学特征及其机制是精准风险评估和治疗指导的前提。本文从病理组织学出发,综述了近年来易损斑块形成机制的相关研究。

  • 标签: 动脉粥样硬化 易损斑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钙化斑块对冠状动脉CTA诊断中的影响因素。方法:本次研究将选择2022年12月~2023年7月期间在我院就诊治疗的100例冠状动脉患者作为研究试验对象,采用CTA方法来诊断钙化斑块对冠状动脉的影响因素。结论:不同容积可以划分不同的等级,其中,当钙化容积达到79mm 的时候可以确定为敏感性,这个钙化容积已经表明了患者存在冠状动脉疾病,因此处于这个容积的时候可以确诊为患有冠状动脉疾病,但是为了更准确的进行判断还需要进行CTA诊断,而当钙化容积达到88m 的时候可以诊断为患有冠状动脉疾病,不需要进行CTA诊断,当钙化容积达不到65分的时候,或者当钙化积分已经达到180分的时候,诊断准确性大打折扣。结论:通过试验表明了CTA在诊断的过程中不同钙化的负荷对于它的诊断准确性会带来不同的影响,且影响程度存在着很大的不同之处,应对钙化斑块负荷与冠状动脉官腔狭窄进行研究,更有利于CTA在诊断冠状动脉的准确性。

  • 标签: 钙化斑块 冠状动脉 CTA
  • 简介:摘要 目的:通过临床观察,验证脑心通胶囊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确定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基础治疗+脑心通胶囊)、对照组(基础治疗),各50例,分别在用药前、用药后对各组通过颈动脉超声对颈动脉粥样斑块变化情况进行评估。结果:通过治疗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斑块最大厚度(Tmax)、横切面最大面积(Smax),斑块体积、血脂等方面比较,试验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脑心通胶囊能有效地干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发展。

  • 标签: 脑心通胶囊 颈动脉超声 颈动脉粥样斑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颈动脉斑块分布和管腔狭窄程度以及不稳定斑块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21年9月至2022年9月本院收治的60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为观察组,收治的60例非卒中患者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展开超声检查,并根据检查结果了解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颈动脉斑块分布情况以及管腔的狭窄程度。结果: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单发和多发的斑块分布均高于对照组,且颈动脉斑块不稳定性也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颈动脉狭窄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颈动脉斑块分布情况较为复杂且不稳定,不稳定斑块的危险因素有糖尿病、吸烟以及血脂异常等几种,因此患者治疗中也应该注重这些方面的问题。

  • 标签: 超声检查 急性缺血性卒中 颈动脉斑块 超声观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双能X线骨密度仪对乙肝及酒精性肝硬化患者的骨密度评价。方法选取我院发生乙肝肝硬化的患者67例作为乙肝组,酒精性的肝硬化的患者57例作为酒精组,对照组选取175例健康的志愿者。均进行双能的X线的骨密度仪检测三组的腰椎以及双侧的髋关节的骨密度值以及相关检验的结果。结果乙肝组和酒精组的患者的腰椎以及双侧的髋关节的骨密度值小于对照组健康志愿者,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乙肝组以及酒精组的患者的总胆红素,血小板,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谷酰转肽酶,碱性磷酸酶与对照组相比,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乙肝肝硬化以及酒精性肝硬化的患者的骨密度小于健康人,说明肝硬化是导致发生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

  • 标签: 双能X线骨密度仪 乙肝 酒精性肝硬化 骨密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文章从信息学的角度,讨论了汉字信息密度对汉字快速阅读、意象思维的加强之影响。力求从新的视角研究探索汉字的传播。

  • 标签: 汉字信息密度 快速阅读 意象思维
  • 简介:水雷密度是水雷障碍的基本要素之一,它的选取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以与水雷密度相关联的水雷障碍效力、水雷障碍生命力、布雷作业时间和水雷技术保障时间等四个主要因素的量化为基础,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建立了水雷密度的优选模型,为解决水雷密度选择问题提供了一种新途径。

  • 标签: 灰色关联分析 水雷密度 优选法 布雷作战 水雷障碍效力 水雷障碍生命力
  • 简介:摘要:对于泡沫混凝土来说,在制备过程中最严重的问题就是塌模问题。造成塌模的主要原因是泡沫不具有足够的稳定性。本研究选用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加入促凝剂代替早强型硫铝酸盐水泥,并选取十二烷基硫酸钠和十二醇进行复合发泡,产生泡沫的量多,大小均匀且稳定性好;聚丙烯纤维经过人工手动分散后加入到泡沫混凝土中,可以改善泡沫混凝土的流动性、韧性,聚丙烯纤维的加入使强度大大提高。

  • 标签: 泡沫混凝土 聚丙烯纤维 防火 保温
  • 简介:摘要:梭织物密度是一种单位长度,用于描述织物中经纬纱根数,分为经纬向密度,通常表示为根/10cm。作为织物物理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织物密度直接影响着织物的外观、风格、功能(如透气性、耐磨性)等重要特性。

  • 标签: 图像处理 梭织物密度 分析检测
  • 简介:摘要:本文研究了密度与沥青流变性质的关系。首先介绍了密度的定义和测量方法,包括比重法、浮力法和气体法。然后介绍了流变性质的定义和测量方法,包括剪切应力-剪切速率法、旋转粘度法和拉伸压缩试验。接着讨论了密度与流变性质之间的理论关联,包括密度与粘度、弹性模量和变形行为的关系。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密度对沥青流变性质的影响,包括密度与黏度以及剪切应力-剪切速率关系的关联。最后,介绍了研究密度与沥青流变性质关联的方法,包括实验设计和样品制备、数据采集和分析以及结果解释。

  • 标签: 密度 流变性质 沥青 黏度 剪切应力 剪切速率
  • 简介:摘要:梭织物密度是一种单位长度,用于描述织物中经纬纱根数,分为经纬向密度,通常表示为根/10cm。作为织物物理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织物密度直接影响着织物的外观、风格、功能(如透气性、耐磨性)等重要特性。

  • 标签: 图像处理 梭织物密度 分析检测
  • 简介:摘要:本研究旨在探究不同种植密度对马铃薯生长和产量的影响。通过对不同密度下的马铃薯进行观察和测量,发现种植密度对马铃薯的生长和产量有显著影响。较高的种植密度能够促进马铃薯的竖直生长和茎叶分枝,但会抑制地下茎块的形成,导致产量降低。相反,较低的种植密度会增加地下茎块的形成和产量。因此,在实际种植中,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宜的种植密度,以最大化马铃薯的产量。

  • 标签: 种植密度 马铃薯生长 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