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口岸核与辐射监测处置标准体系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建议。方法分析国际组织、有关国家以及我国核与辐射相关标准现状,提出完善我国口岸核与辐射监测处置标准体系的对策与建议。结果口岸核与辐射监测处置标准体系不完善,不能有效规范和指导口岸核与辐射有害因子监测处置工作。结论结合口岸工作实际,亟需建立完整、规范、有效的口岸核与辐射监测处置标准体系。

  • 标签: 口岸 核与辐射 监测 处置 标准体系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标准作业程序在住院病人血液标本采集管理中的运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3月护士按照常规采血护理操作流程采集的血标本7210份作为对照组,选取2012年4-6月护士按照标准作业程序采集的血标本7421份作为观察组。比较应用前后血液标本不合格率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实施采血SOP后,采血不合格率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满意度由71.7%提高到9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准作业程序在住院病人血标本采集中的运用,加强了护理操作过程的质控,降低了血标本的不合格率,提高了抽血的安全性和效率,进一步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 标签: SOP 血液标本 护理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医药医学方面也在不断取得进步和发展,其中仪器分析法技术得到进步,使得药品检测方面也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坚持对药品的监测,能真正的保证药品的质量标准品和对照品大量应用在仪器分析法的药品检验之中,所谓的对照品就是用来监测重要的成分和化学合成药物的标准的物质,要想保证药品的质量,必须在根本上保证用标准品去衡量对照品的质量,在进行药品检测的过程中,必须加强对药品的检测,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进行检测工作,解决标准品和对照品在检测的过程中混淆、不准确的情况发生。本文就是要对标准品和对照品在药品检验中的应用进行观察。

  • 标签: 标准品 对照品 药品检验 应用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宫颈癌放射性皮肤损伤的护理。方法:将我院2020年内收治的相关疾病患者作为本研究的观察对象,根据本研究纳排标准的要求筛选出其中的42名患者,对其开展临床观察研究。将上述患者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一般组(在放疗中采用传统的方法和理念对患者进行护理)和控制组(根据相关的资料文献结合放疗规定对患者开展标准化护理)。结果:相对于一般组中的患者,控制组中的患者治疗期间出现损伤的情况明显较好,护理人员对于放疗防护方面的知识掌握程度也更高(P<0.05)。结论:本研究发现放疗对于人体会造成一定程度的伤害,因此需要加强对患者的防护,通过标准化的护理模式能够有效降低对患者造成的皮肤损伤。

  • 标签: 宫颈癌 放疗 皮肤损伤 标准化护理
  • 简介:摘要药学服务和患者用药依从性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在具体的用药环节中,药学服务对患者用药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由于药学服务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不同于其他行业服务,其最大的特点就是服务的过程性和专业性,这就导致药学服务质量难以控制。因此,为了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提高药学服务质量,必须加强药学标准化服务,从药学服务人员、药物规范及患者依从性人手,加强药学服务人员的专业培训,提高医师的专业知识及职业技能,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并确保药物规范,以减少患者不依从性的发生。本文将在进行大量试验的基础上,对药学服务对患者用药性的具体影响进行简要分析、介绍,并提出几个切实有效的改善措施。

  • 标签: 药学服务 标准化 依从性
  • 简介:学习和解读了《JCI医院评审标准》,希望通过借鉴国外先进的管理标准模式,推进财务管理现代化的进程,并且树立持续改进的观念。

  • 标签: JCI标准 医院评审 财务管理
  • 简介:2000年4月,国家颁布了新的食用盐加碘标准[1],苏州市于2001年7月正式全面实施.为了及时准确地了解我市执行食用盐加碘新标准[1]后碘缺乏病的现状和防治效果,建立可持续消除碘缺乏病的有效工作机制,客观评价全市碘缺乏病状况并对今后监测工作提出建议,我们就全市2001年和2003年的2次碘缺乏病病情监测进行比较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标签: 碘缺乏病 苏州市 食盐加碘 2001年 2000年 2003年
  • 简介:摘要:放射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开展的放射卫生检测,已成为构建我国辐射防护领域保护广大放射工作人员、患者、受检者和公众、发挥预防和控制放射性危害作用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开展放射卫生技术服务依据的检测标准的准确性,是保障向社会所提供检测结果的质量的重要前提。梳理放射卫生技术服务所包含的检测项目及常用检测标准,分析当前状况及存在的问题,为放射卫生从业者提供参考,对放射卫生技术服务实践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 标签: 放射卫生 技术服务 项目 标准
  • 简介:【摘要】目的:浅析学生标准化病人在妇产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22级本科护理专业的两个班学生为研究对象,一班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教学,二班为观察组实施学生标准化病人教学,对比两组教学效果。结果:观察组学生综合素质能力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妇产科护理教学中应用SP教学模式,可有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能力。

  • 标签: 学生标准化病人(SP) 妇产科护理教学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医院静配中心不合理医嘱点评及管理标准。方法:随机选取本院静配中心不合理医嘱60例,时间为2020年10月~2021年10月,并实施药师干预管理标准,分析管理效果。结果:不合理医嘱包括溶媒选择不当(53.33%)、药物用量不当(25.00%)、给药浓度不当(13.33%)、其他原因(8.33%)。实施后不合理医嘱发生率较实施前更低,(P<0.05)。结论:实施药师干预管理标准可降低不合理医嘱的发生情况,确保临床治疗安全性。

  • 标签: 静配中心 不合理医嘱 管理标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ICU标准化护理床旁交接班实施效果。方法:选取于2021年2月-2022年4月期间本院ICU收治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样本,在随机分组法的分组原则下将这60例患者进行分组,分别为常规组30例,组内患者进行常规交接班干预,研究组30例,组内患者采用ICU标准化护理床旁干预,通过对比两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与护理满意度来分析ICU标准化护理床边交接班的实施效果。结果:与常规组相比较,研究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较低(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更高(P<0.05)。结论:对在IUC接受诊治的患者来说,应采用ICU标准化护理床旁交接班干预,这种干预方式可以有效防止患者发生不良事件的风险,提升护理满意度,应用效果显著。

  • 标签: ICU标准化护理 床旁交接班 实施效果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就标准化病人(Standardized Patients, SP)在妇产科护理实践教学中的价值予以研究。方法:抽取2020年6月至2021年2月就读与某高等学院护理专业的160名学生为观察对象展开对比研究,以教学方式的差异性分为各80名的两组,参照组学生接受传统护理实践教学模式,研究组学生则使用基于SP的护理实践教学模式,对比各自教学方式的价值。结果:对比成绩优良率,参照组为81.25%、研究组为93.75%,指标对比差异显示出统计学价值(P

  • 标签: 标准化病人 妇产科 护理实践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标准化急救护理在各类中毒救治中的应用。    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6月本院门急诊收治的各类中毒患者共56例,实施标准化急救护理,评价救治效果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结果:所有患者均得到有效救治,清除毒物并对症治疗,均痊愈出院。患者护理满意度平均分(98.5±1.3)分。   结论:标准化急救护理根据各类毒物的特性,对急诊中毒患者实施针对性的救治和护理,有效提高了救治效果,对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促进预后有着积极意义。

  • 标签:   标准化急救护理 中毒 救治效果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探析心血管内科ECMO护理标准流程的建立和实施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之间在我院心内科治疗需给予ECMO生命支持的22例重症患者为入组样本,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达84.62%,并发症发生率为23.08%,而参考组仅有77.78%,并发症发生率却高达55.56%,P<0.05说明存在对比意义。结论:对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实施ECMO护理标准流程,患者治疗效果显著,并发症却明显降低。

  • 标签: 心血管内科 ECMO 护理标准流程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健康是人民群众的共同需求,也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践行文明健康生活方式是人民群众实现健康目标的重要手段,普及文明健康生活方式是推动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必然要求。“推行公筷公勺,共建文明餐桌”行动,可以引导居民逐步养成使用公筷公勺、分餐进食的文明用餐习惯,降低公共卫生安全风险,也有利于提升餐饮服务整体形象。本文主要介绍了衢州市公筷公勺推广使用创新工作模式,公筷公勺系列标准制定的主要特点,以及衢州在餐饮服务领域标准化具体实践过程所取得的成效。

  • 标签: 公筷公勺 标准化 应用场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罗小琴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2-12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2期
  • 机构:(绵竹市人民医院四川绵竹618200)【中图分类号】R19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2-0066-02肝肾综合征,英文简称HRS,指的是患有严重肝病患者,在患病期间出现了FARF(功能性急性肾功能衰竭)情况,属于一种进行性、功能性肾损害疾病,以重症肝功能障碍、门静脉高压者为主要发病人群,会有肾功能障碍、内源血管异常、动脉循障碍等特征,在所有慢性重症肝炎疾病中,HRS为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患者会有高肌酐、高血尿素、少尿等典型症状出现。本文将对HRS的临床特点、诊断标准情况加以阐述,以加深人们对该疾病的了解与认知:1HRS疾病的临床特点是什么?在临床研究中,绝大多数都将HRS作限定解释,只要提到HRS便是指因重症窦性门脉高压、进展性肝功能衰竭而引起的肾功能衰竭症状,减少了肾血管收缩肾小球率过率(GFR),同时还会伴有水潴留、钠潴留等严重病症。对于患肝硬化疾病患者而言,其机体会出现循环系统异常情况,表现为降低循环系统血管阻力、提升血浆容量等,且会有正常动脉压高搏出量迹象,当疾病不断发展、进展,出现水潴留、钠潴留症状时,便会导致动脉循环异常,有动脉压下降倾向。HRS能够对同一血流动力学方式进行显示,但患者会有明显的动脉压降低发生,一旦其动脉循环受损,便会出现代偿检查——失代偿过程产生,最终形成HRS。在一项调查中,用多普勒超声影像学对HRS、肝硬化患者进行检查,结果均出现了股动脉、支气管动脉减少情况,说明这两种疾病患者的动脉血管收缩并不单被肾循环所限制,除此之外也可间接说明,患有肝硬化疾病,会使舒张动脉血管、周围血管阻力反应减少,内循环血管床为最根本原因。对肝硬化患者而言,其HRS的发展类型主要分为两种情况,部分患者的GFR会在短时间内呈进行性减低状态,其SCr(血清肌酐)、BUN(血尿素氮)水平会明显升高,并伴有低钠血症、高血钾症、少尿症状,在治疗预后效果上也极差,此类患者易出现胃肠大出血、急性酒精性肝炎、细菌性感染等严重并发症,最终加剧肾功能的衰竭程度;部分患者的GFR则呈现出稳定性减低状态,SCr、BUN水平中度升高,时间会持续数周甚至数月,相较进行性减低患者,其存活期限更长,但在此之后,患者的肾功能仍会在短时间内受损。这两类患者的内源性血管收缩、动脉循环系统活性十分相似,说明二者等的病例发生机制有一致性。2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