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5 个结果
  • 简介:运用社交认知绘图(SCM)、班级戏剧量表与同伴提名等方法调查了处于同伴团体形成关键期的小学四、五年学生294人,以考察同伴团体诸变量对个体学业成就与社会行为、同伴接纳/拒绝之间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1)同伴团体在小学四、五年尚处于初步形成期,其密度和中心势均随年级升高而提高;(2)性别、学业成就和社会行为是影响同伴团体形成的主要因素;(3)个体学业成就对同伴接纳与亲社会行为具有正向预测作用,对同伴拒绝与退缩行为具有负向预测作用;(4)团体密度和团体学业成就在同伴接纳与个体学业成就之间关系中起正向调节作用,团体中心势具有负向的调节作用;团体学业成就对亲社会行为与个体学业成就之间的关系具有正向调节作用。

  • 标签: 同伴团体 小学生 学业成就社会行为 同伴接纳
  • 简介:仰望星空,浩渺的宇宙中蕴藏无数未解之谜;俯瞰大地,最难解的却是人的心理。人作为高度复杂的生命有机体,其心智运作的复杂机制亦是当世之谜,而心理学就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才应运而生。作为一门研究人类心理现象及其影响下的精神功能和行为活动的科学,心理学天然地兼顾理论性和应用性。

  • 标签: 幼儿心理 心理学 家庭教育 科普 中国 行为活动
  • 简介:近年来,社会信任问题备受各界关注,民众对家庭幸福感的追求也日渐高涨,但尚未发现直接探讨社会信任与家庭幸福感之间关系的国内研究文献。本研究基于2014年中国家庭幸福感热点问题调查数据,描述并分析了我国民众社会信任状况和特征,探讨了社会信任与家庭幸福感的关系。结果发现:不同年龄、婚姻状态和健康自评状况群体的社会信任程度存在显著差别;信任他人与被他人信任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社会信任呈现"差序格局",对制度的社会信任较高;社会信任更高的人拥有更高的家庭幸福感,被他人信任的人的家庭幸福感也显著更高。本研究能够促进人们对当前中国社会信任问题的理解,启发人们从社会信任角度提升家庭幸福感、推进家庭建设的研究思路。

  • 标签: 社会信任 家庭幸福感 家庭建设
  • 简介:摘要探讨初一年学生工作记忆和数学成绩的关系。检验类比推理的中介效应以及元认知在其中的调节作用。以205名初中一年学生为研究对象.分别以N-baek任务、自编的数学类比推理任务和《数学元认知问卷》测查工作记忆、类比推理、元认知,并收集最近两次的大型考试数学成绩。结果表明:数学成绩与工作记忆、类比推理、元认知均显著正相关:类比推理对工作记忆和数学成绩的关系具有部分中介效应,工作记忆既对数学成绩有直接影响.也通过类比推理对数学成绩产生间接影响;元认知对类比推理的中介作用具有调节效应,元认知调节了中介过程的后半路径.元认知得分增加,则类比推理对数学成绩的影响减少。结果表明,数学工作记忆通过数学类比推理影响数学成绩.其作用随着数学元认知能力的提升而减弱。

  • 标签: 工作记忆 类比推理 元认知 数学成绩.
  • 简介:本研究采用图形创造性思维测验,以中国和德国的5及7年的儿童为被试进行了连续三年的测验,测验的内容是要求被试在所呈现的30个几何图形中途出4个以建立一种类比关系,并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多地构成类比结果,对测试的评判分为:产生性、灵活性、新颖性、精致性和聚合性5个方面。结果发现:(1)在产生性思维方面,平常及超常的中国儿童均高于德国儿童,且中德双方的高智儿童在连续三年内均明显高于正常儿童;(2)三年中,所测的各组被试中德国儿童的递增情况均优于中国儿童;(3)在创造性思维的各项指标中,中德儿童的发展显示出差异;(4)中德双方儿童均表现出性别差异,但未达到显著水平。

  • 标签: 图表类比 产生性 灵活性 新颖性 精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