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正>肾上腺神经母细胞瘤(neuroblastoma,NB)是一种少见的肾上腺恶性肿瘤,通常发生于儿童,成人极为罕见,目前全世界仅见数十例报道,我国报道不足10例。本院于2010年8月收治1例成人肾上腺神经母细胞瘤。通过检索,为目前报道肾上腺神经母细胞瘤中手术切除体积最大者。现

  • 标签: 肾上腺神经母细胞瘤 成人 肿瘤复发 完整切除 免疫组化 手术切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肝母细胞瘤是儿童时期最为常见的原发性肝脏恶性肿瘤。新辅助化疗(手术(术后化疗已成为肝母细胞瘤治疗的基本原则。该文旨在总结肝母细胞瘤综合治疗的疗效,进而探讨合理治疗的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儿童肝母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追踪随访其治疗后的生存状况。结果12例肝母细胞瘤患儿接受全程治疗,中位随访时间为18个月(1.5~74月)。9例无瘤存活,1例死亡,1例肿瘤转移,1例未发现肿瘤残留但术后甲胎蛋白持续不降。结论手术及规范化疗能有效提高儿童肝母细胞瘤患者的生存率。

  • 标签: 肝母细胞瘤 化疗 手术 甲胎蛋白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提升对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成人髓母母细胞瘤的手术治疗效果和预后因素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2015年收治及病理确诊的髓母细胞瘤的40例成年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手术治疗方法,并分析影响手术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40例患者,40例患者行手术全切患者占到62.5%(25/40),行大部切除患者占到22.5%(9/40),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患者占到15%(6/40)。经分析,复发转移和放疗方式是成人髓母细胞瘤的危险因素,与患者预后效果有密切关系。结论成人髓母细胞瘤临床特点较为复杂,应有手术治疗效果较好,肿瘤复发转移与患者预后效果存有密切相关性。

  • 标签: 成人 髓母细胞瘤 手术治疗 预后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老年人群胶质母细胞瘤是脑恶性肿瘤,预后极差,目前国内尚无明确的治疗指南。本研究主要探讨老年胶质母细胞瘤生存期与各影响因素的关系。方法本研究单因素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曲线法。生存曲线的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多因素生存分析采用Cox回归模型。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通过单存因素生存分析,老年胶质母细胞瘤生存期与患者的治疗方案(放疗、手术局部切除、手术全部切除)、年龄(<75岁、>75岁)、是否服用替莫唑胺、KPS评分(<70分、70~90分、>90分)等因素有显著性关系,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生存期与肿瘤部位(额、颞、顶、枕叶)、大小(<4cm、>4cm)无显著性关系,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老年胶质母细胞瘤生存期中患者的治疗方案(手术全部切除)、服用替莫唑胺、KPS评分越高(<70分、70~90分、>90分)等因素为保护性因素,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年龄越大表现为危险因素,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存期与肿瘤部位(额、颞、顶、枕叶)、大小(<4cm、>4cm)等因素的分析提示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表明老年胶质母细胞瘤生存期中患者的治疗方案(手术全部切除)、服用替莫唑胺、KPS评分越高(<70分、70~90分、>90分)等因素为保护性因素,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年龄越大表现为危险因素,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肿瘤大小及肿瘤部位对中位生存时间无明显影响。

  • 标签: 老年胶质母细胞瘤 手术切除 替莫唑胺 KPS评分 年龄 生存期
  • 简介:膀胱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inflammatorymyofibroblastictumorofthebladder,IMTB)临床十分罕见,易被误诊为尿路上皮来源的恶性肿瘤。2017年3月南京大学鼓楼医院泌尿外科收治1例,报告如下。1病例报告患者男性,48岁。因全程无痛性肉眼血尿5d入院。入院急查血红蛋白68g/L,凝血功能未见明显异常。泌尿系B超示膀胱后壁3.0cm×2.5cm实质性低回声团块。腹部CT示盆腔结构紊乱,膀胱未充盈,腹盆腔肠管积气。

  • 标签: 膀胱 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 血尿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神经母细胞瘤手术患儿中采取优质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参与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为神经母细胞瘤手术治疗患儿,均在2020年2月-2021年2月期间入本院接受治疗,共46例。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即为护理A组、护理B组,其中护理A组接受优质护理干预,护理B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每组各23例。对两组患儿的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NSE) 、血清乳酸脱氢酶(LDH)、血清铁蛋白水平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由研究结果数据方面上可见,护理A组NSE、LDH以及血清铁蛋白相比较护理B组较低(P<0.05)。护理A组并发症发生率相比较护理B组较低(P<0.05)。结论:在神经母细胞瘤手术患儿中采取优质护理干预,能够对患而的相关指标予以改善,并且可避免不良反应的产生。 由此可以见得,此种护理方法在神经母细胞瘤手术患儿中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优质护理 神经母细胞瘤 患儿 NSE LDH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小脑血管母细胞瘤CT、MR影像诊断效果研究。方法:以我院收诊的11例小脑血管母细胞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对于患者的CT、MR影像诊断结果进行分析,对于患者各种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11例小脑血管母细胞瘤患者诊断发现,4例出现共济失调情况,其中5例出现呕吐情况,还有3例出现耳鸣耳聋情况,所有患者没有家族史或是并发症等情况,患者没有合并血管瘤和囊肿等情况。所有患者的小脑血管母细胞瘤的肿瘤位置在小脑半球位置,其中最大的直径为7cm,最小直径为1.5cm,其中有9例类圆形,不规则形2例。所有小脑血管母细胞瘤患者中有10例患者成类圆形大囊小结节,患者的囊性位置的脑脊液密度高于起亚位置。有1例患者呈不规则实质型,患者表现为实质部位等密度内有小低密度坏死区,其中2例患者CT诊断检测附壁结节强化。小脑血管母细胞瘤患者中有8例患者为大囊小结节,患者表现为囊性脑脊液信号高,结节部分呈等或略短于T1.5例患者有流空血管影,增强实质部分呈类血管样强化。结论:小脑血管母细胞瘤患者会出现大囊小结节样改变,壁结节呈现血管样强化,对于这类患者采取CT、MR影像诊断方法可以确定患者发病情况。

  • 标签: 小脑血管母细胞瘤 CT MR影像诊断 效果研究
  • 简介:摘要:探究将综合护理干预实施在儿童腹膜后神经母细胞瘤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0例腹膜后神经母细胞瘤手术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研究组与常规组,研究组实施综合护理;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之后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患儿生活质量及家属满意度均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采用综合护理可以提高腹膜后神经母细胞瘤手术患儿家属满意度及生活质量,效果明显。

  • 标签: 儿童腹膜后神经母细胞瘤 手术 护理 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肾母细胞瘤复发和转移后再手术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我们回顾性分析了100名经历肾母细胞瘤复发和转移后接受再手术治疗的患者。评估指标包括术后生存率、复发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再手术治疗后,一年生存率为80%,三年生存率为60%。术后复发率为30%,主要并发症包括术后感染和出血,分别发生在15%和10%的患者中。结论:对于肾母细胞瘤复发和转移患者,再手术治疗可以提高生存率,但复发风险仍存在。术后并发症较为常见,需进行严格的术后管理和监测。

  • 标签: 肾母细胞瘤,复发,转移,再手术治疗,生存率
  • 简介:目的探讨去甲基药5-氮杂胞苷、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及化疗药联合诱导神经母细胞细胞株SH-SYSY(SYSY)凋亡的作用及其发生机制。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5-氮杂胞苷作用前后SYSY细胞caspase-8的表达;应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及流式细胞仪检测TRAIL、5-氮杂胞苷+TRAIL、5-氮杂胞苷+caspase-8抑制剂zIETD-FMK+TRAIL及5-氮杂胞苷+化疗药+TRAIL对SYSY细胞生长及凋亡的影响。结果SYSY细胞不表达caspase-8,5-氮杂胞苷作用1、3、5、7d的SY5Y细胞caspase-8表达逐渐增加。SY5Y细胞对TRAIL不敏感,经5-氮杂胞苷诱导表达caspase-8的SY5Y细胞对TRAIL敏感;化疗药可增强SYSY细胞对TRAIL的敏感性。结论5-氮杂胞苷可通过上调SYSY细胞caspase-8表达而逆转SYSY细胞对TRAIL诱导凋亡的耐受,化疗药可进一步增强TRAIL对SYSY细胞的诱导凋亡作用。

  • 标签: 神经母细胞瘤 5-氮杂胞苷 化疗药 TRAIL caspase-8
  • 简介:目的评价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utologoushematopoieticstemcelltransplantation,AHSCT)治疗复发难治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TLBL)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本文回顾性分析AHSCT治疗后长期随访的TLBL16例,预处理方案主要为BEAM和BEAC。结果15例患者可评价疗效,1例失访。中位随访37个月(12~132个月),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PFS)34.5个月。预计中位总生存时间49月。1、3、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60%、53%、32%。初治患者一线治疗有效者,接受AHSCT者预计中位总生存时间为108个月,5年总生存率、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62%、63%;复发患者挽救治疗后接受AHSCT者,中位总生存时间为22.8个月,5年总生存率、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33%、22%。初始治疗未达CR/PR的难治患者,中位生存仅21个月,5年生存率和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20%和29%。结论AHSCT常规化疗治疗TLBL安全、有效,可提高复发难治的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的远期生存,延长初治TLBL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但复发率仍偏高,值得开展大规模临床试验进一步深入研究。

  • 标签: 淋巴瘤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 T淋巴母细胞性淋巴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angioimmunoblastic T-cell lymphoma,AITL)模式Ⅰ型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1月至2021年10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及北京陆道培医院共11例AITL模式Ⅰ型病例的临床病理资料,检测肿瘤细胞的免疫表型、EB病毒感染状态和T细胞受体(TCR)克隆性,分析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结果(1)11例AITL模式Ⅰ型病例中,男性6例,女性5例,男女比例为1.2∶1.0,中位年龄为59岁(范围47~78 岁)。有B症状者7例。11例起病时均有全身多处淋巴结肿大。按Ann Arbor系统分期,Ⅰ~Ⅱ期占2/11,Ⅲ~Ⅳ期占9/11。肝或(和)脾肿大者占2/11,有皮疹及皮肤瘙痒者占3/11,出现胸水者占2/11。初始诊断中,有6例诊断为反应性增生,1例诊断为EB病毒相关淋巴组织增生性病变,4例诊断为淋巴组织增生,不除外淋巴瘤。(2)形态学特点为所有病例均表现为副皮质区多量增生活跃的淋巴滤泡,滤泡内生发中心明显。7例生发中心外套细胞层不完整或呈“虫蚀”状,界限不清,4例套细胞层完全消失。滤泡存在薄层胞质透亮或淡染的非典型淋巴细胞围绕,其中有2例透明细胞位于生发中心与残留菲薄的套细胞层之间,呈现环状生长模式。细胞体积中等,细胞核型略不规则,染色质略粗,未见明显核仁。(3)免疫表型:11例CD21染色显示滤泡树突细胞(follicular dendritic cell,FDC)网主要局限于滤泡内,4例见FDC网轻微扩张,周围呈毛刺样。生发中心周围环绕的非典型细胞表达CD3(11/11)、CD4(11/11)、PD1(11/11)、CXCL13(6/11)、ICOS(10/11)和CD10(7/11)。PD1染色表现为强的生发中心周围分布模式,滤泡间区高内皮静脉周围散在少量阳性细胞簇。CXCL13、ICOS和CD10染色均表现出类似的分布模式。(4)EB病毒编码的RNA(EBER)原位杂交检测显示11例滤泡间区散在分布EBER阳性的B淋巴细胞(5~20个/HPF)。11例T细胞受体基因重排均呈单克隆性。结论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模式Ⅰ型容易漏诊,临床出现全身淋巴结肿大、伴系统性症状(皮疹、发热等),组织形态及免疫表型上出现特征性肿瘤细胞分布,综合分子检测结果,方能做出正确的诊断。

  • 标签: 淋巴瘤,T细胞 免疫表型分型 诊断,鉴别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piRNA-PIWI通路在人神经细胞中的表达及其与μ阿片受体的作用关系。方法采用Westernblot检测人神经母细胞细胞(SH-SY5Y)中PIWI蛋白各亚型的表达,分析24–33nt的小RNA文库,筛选与MILI和MIWI2相关的piRNA表达,构建siRNA转染细胞干扰μ阿片受体表达,检测其对piRNA-PIWI通路的影响。结果人神经母细胞细胞中存在piRNA-PIWI通路的表达,主要亚型为MILI和MIWI2,piRNA-PIWI通路受到μ阿片受体的调控。结论piRNA-PIWI通路与μ阿片受体功能关系的阐明,为今后阿片受体的机制研究和piRNA的深入了解和应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 标签: 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 piRNA-PIWI通路 &mu 阿片受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伴血管母细胞瘤成分肾透明细胞癌[clear cell renal cell carcinoma (ccRCC) with hemangioblastoma(HB) component, ccRCC-HBc]的临床病理及分子学特征。方法收集2015年9月和2016年3月福建省立医院手术切除标本及会诊病例共2例ccRCC-HBc,进行HE、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荧光原位杂交(FISH)检测TFE3、TFEB及VHL基因,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2例女性,年龄分别为33和66岁,肿块大小4.0 cm和8.5 cm。病理组织学上2例肿瘤可见明确ccRCC区域,部分区呈血管母细胞瘤(HB)样表现,见增生的毛细血管,细胞多变,胞质透明、空泡样,两种成分相互移行。免疫表型上,ccRCC区瘤细胞呈PAX8、广谱细胞角蛋白(CKpan)、上皮细胞膜抗原(EMA)、波形蛋白、CD10、肾细胞癌标志物(RCC)、碳酸酐酶Ⅸ(CAⅨ)、P504s阳性;HB样区域α抑制素、CD34、波形蛋白阳性,CD10弱阳性。FISH均未检测到TFE3、TFEB基因分离信号(0/2),例2未检测到VHL基因突变(0/1)。结论ccRCC-HBc属于ccRCC一种罕见的变异亚型,确诊依靠临床病理学、免疫组织化学,必要时行分子病理检测有助鉴别。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并辅以化疗,必要时行靶向治疗。

  • 标签: 癌, 肾细胞 血管母细胞瘤 免疫组织化学
  • 简介:患儿,女,4岁,汉族,患儿于2000年11月出现反复上腹痛,在当地医院行B超、CT检查示:“肝癌伴腹腔淋巴结转移”。2000年12月20日核磁共振(MRI)检查示:右肾占位10m×8cm,结合临床诊断为“肾母细胞瘤”,于2000年12月23日开始第1次化疗(顺铂、表阿霉素、长春新碱),2001年lO月复查MRI瘤体明显缩小,于2001年lO月9日行“右肾上腺肿瘤切除术”,术后病理回报:右肾上腺神经母细胞瘤,

  • 标签: 神经母细胞瘤 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 脑内转移瘤 小儿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活跃期停滞剖宫产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选择在2009年1月至2009年12月入住我院产科因活跃期停滞剖宫产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持续性枕后位或枕横位占83.9%,忽略性巨大胎儿和胎儿窘迫发生率均16.1%,无一例新生儿窒息。结论持续性枕后位或枕横位是活跃期停滞剖宫产的主要原因,忽略性巨大胎儿发生率高也应引起产科医生足够重视。

  • 标签: 活跃期停滞 剖宫产 产程
  • 简介:侦查的停滞是指案件侦查工作陷入停顿不前的状态。侦查的停滞是案件侦查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对案件侦查中的停滞的处理,直接关系到案件侦查的结局。

  • 标签: 案件侦查工作 法律 刑事案件 犯罪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