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0
39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年轻人营养状况和体质做出监测,为年轻人的饮食结构营养状况和体质健康相关性探讨提供依据;方法采回顾收集分析实验法,根据以往资料进行对比研究,对2015年8月~2016年6月大庆地区625名年轻人进行监测和结果分析;结果经过调查分析发现,2015年8月~2016年6月大庆地区625名年轻人饮食结构营养状况摄入不均衡,营养元素单一缺乏,导致体质健康出现体重超重、身高偏低,甚至高血压、贫血、糖尿病等慢性问题;结论通过本次对大庆地区年轻人饮食结构营养状况和体质健康监测结果的调查分析,发现其研究意义深远,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 标签: 现代年轻人 饮食结构 营养状况 体质健康 相关性探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进行饮食护理后的营养状况以及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1月-2015年11月纳入的7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将其分别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为35例患者,其中观察组35例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之上进行饮食护理干预,干预四周后对患者的血清白蛋白(ALB)和前白蛋白(PA)的含量,通过SGA体系对患者营养状况进行评定。而对照组35例患者则采用UC常规护理,并将两组改变的情况和护理效果进行记录。结果两组患者通过护理后血清ALB、PA含量均高于干预前,观察组患者通过饮食护理干预后,血清ALB、PA水平以及SGA营养的改善状况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采用个性的饮食护理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进行干预,不仅能够提高患者血清ALB、PA水平,还可以改善患者SGA营养状况,从而为后期治疗效果做了有力的保障,值得临床使用。

  • 标签: 饮食护理 溃疡性结肠炎 营养状况
  • 简介:目的了解上海市长宁区医疗机构口腔牙模的卫生现况,为加强消毒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通过现场抽样和检测方法,对上海市长宁区40家医疗机构口腔牙模卫生状况进行调查与检测。结果所调查的医疗机构中,对牙模进行消毒的占92.5%。抽样检测168件牙模,卫生质量合格率为88.1%,不合格的原因均为细菌总数超标。口腔牙模消毒方法包括紫外线照射法、消毒液浸泡、消毒液喷雾及臭氧;其中紫外线照射法使用最广泛,消毒液浸泡的消毒效果最佳。口腔牙模消毒后的存放地点包括灌模室、消毒室污染区及其他位置,其中存放在灌模室的牙模检测合格率最高。结论上海市长宁区医疗机构口腔牙模卫生状况不尽如人意,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应加强监督监管。

  • 标签: 口腔牙模 消毒方法 消毒效果
  • 简介:目的了解肇庆市山区农村小学生基本的营养状况,评价营养包营养干预10个月的效果。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肇庆市山区农村一至五年级小学生为调查对象,分别设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学生每天补充1包营养包并进行营养宣教,对照组仅进行宣教,在干预开始前和干预10个月后对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测量和指尖血血红蛋白检测,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共纳入1190名一至五年级小学生为调查对象,基线调查和终期调查人均有1188名学生进行体格检查。其中干预组852人、对照组336人。1145名学生进行血红蛋白测定,其中干预组812人、对照组333人。基线调查结果显示,学生营养不良率为47.39%(563/1188),贫血患病率为37.82%(433/1145)。营养干预10个月后结果表明,干预组学生营养不良率为35.68%(304/852),贫血患病率为18.97%(154/852),对照组学生营养不良率为52.98%(178/336),贫血患病率为25.83%(86/333),干预组干预前后营养不良率和贫血患病率均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对照组干预前后营养不良率和贫血患病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肇庆市山区农村小学生营养状况不容乐观,给山区农村小学生补充营养包1O个月后可以降低小学生的营养不良率和贫血患病率。

  • 标签: 营养状况 干预性研究 学生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照顾行为和疾病控制状况。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88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比较统计所有患者确诊前后自我照顾行为得分情况,以及不同疾病控制情况。结果患者饮食行为、足部护理行为以及用药行为等方面确确诊前得分明显高出确诊后。患者确诊前疾病控制达到理想的占总数的3.4%,明显低于确诊后94.4%。结论对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医护人员给予详细全面的健康教育,可以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行为。

  • 标签: 老年2型糖尿病 自我照顾行为 疾病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42例慢性阻塞性肺病住院患者营养状况及临床治疗方法,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病住院患者营养状况和治疗效果。方法调查医院内2014年10月到2016年2月收治的42例慢性阻塞性肺病住院患者,测量42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各项营养状况和免疫情况指标,同时测量患者肺功能的各项指标。结果22例轻、中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血清白蛋白(38.2±6.5)g/L,PPD实验阳性率为36.9%,总淋巴细胞计数(1.51±0.41)×10^9/L,身体质量指标(92±7.5)%。20例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血清白蛋白(31.2±5.8)g/L,PPD实验阳性率为24%,总淋巴细胞计数(0.97±0.25)×10^9/L,身体质量指标(78±5.5)%。结论急性发作期营养干预为肠内、肠外营养治疗同时进行,稳定期营养干预以进食为主,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可以通过服用复方氨基注射液进行药物治疗。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病 营养状况 临床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户外有氧运动对心血管科护士职业压力和焦虑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l5年12月我院心血管科在岗和外来进修或实习的女护士46名,平均分为对照组(n=23,不进行户外有氧运动)和观察组(n=23,进行3次/周的户外有氧运动)。在户外有氧运动干预前后使用工作疲溃感量表(MBI)和焦虑量表-14(FS-14)评估两组职业压力和焦虑状况。结果干预前两组职业压力和焦虑状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焦虑感中的情绪枯竭、去人格化倾向、个人成就感维度得分与症状自评量表得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适度持久的户外有氧运动能够缓解心血管科护士的职业压力,减轻其工作焦虑状况

  • 标签: 户外有氧运动 心血管科 护士 职业压力 焦虑状况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解华宁县男男性行为者(MSM)、暗娼(FSW)、吸毒者(IDU)三类艾滋病高危人群HIV和梅毒的感染状况,为制定针对该目标人群的有效干预措施、艾滋病防治政策与策略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和哨点监测的该三类目标人群采集血样进行HIV、梅毒抗体检测。结果三类高危人群HIV感染率为0.56%、梅毒检测均为阴性;其中,吸毒者、男男性行为者、暗娼三类人群HIV感染率为分别为0.81%、0.60%、0.39%。结论华宁县三类高危人群HIV感染率较高、但各类高危人群的感染率无统计学意义,梅毒的感染率为零;应加强高危人群的管理,开展更为广泛的监测和健康教育,让每个高危性行为人了解和掌握预防艾滋病、梅毒等性传播疾病的方法。

  • 标签: 艾滋病 高危人群 HIV 梅毒 感染状况
  • 简介:目的:探讨饮食指导对老年抑郁症患者体重及机体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5年4月期间收治的老年抑郁症患者8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均为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饮食治疗,观察组采用系统饮食治疗计划。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状况。结果:观察组患者BIM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MAMC、TSF、ALB、PA及Hb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饮食指导能够改善老年抑郁症患者机体营养状况,提高患者体重,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 标签: 饮食指导 老年抑郁症 体重 营养状况
  • 简介:摘要目的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焦虑抑郁状况及其干预后的效果探究。方法运用抑郁自评测量表(SDS)对一段期间内医院的105名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焦虑抑郁状况进行分析。将105名患者打乱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为48名患者,进行干预组57名患者。干预组在进行手术之前的两天和手术之后的第七天至第十天、三个月、半年、一年以及两年进行焦虑抑郁状况的评价和进行心理干预措施,对照组采用传统治疗方法,并且在相同时间进行心理干预和评价。结果手术前两组患者的抑郁状况和SDS中的差别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进行心理干预的干预组与进行传统治疗方式的对照组进行对比有明显得改善。二对照组的抑郁状况没有变化,干预组的抑郁状况低于对照组。教育程度、不良事件影响、个人收入、住院时长等都与患者抑郁情况有关。结论对冠心病患者手术前和手术后进行心理干预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抑郁情况,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冠心病患者 冠状动脉 介入治疗 焦虑抑郁状况 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对心理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进行调查。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3月-2015年12月间60例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一组为观察组,一组为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同时采用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和治疗依从性。结果观察组患者SCL-90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存在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依从性评价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患者治疗依从性评价有效率为73.3%,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心理护理能够改善患者心理状况,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

  • 标签: 心理护理 维持性血液透析 心理健康 治疗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病人情绪障碍发生状况、原因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随机选取医院收治的2014年1月到2015年1月50例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患者,采用抑郁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对慢性姜缩性胃炎患者状况进行认真观察,分析各个患者主要存在情绪障碍问题的原因,并且对50例患者分组行不同模式护理干预,将其分为研究组(25例)、对照组(25例)。给予对照组患者临床中,应用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依据患者自身的特点,采取精心护理干预措施。结果临床中,患者文化程度低、没有固定收入以及从事职业压力大等因素,是引发病人形成情绪障碍的重要原因;对比护理干预后,研究组护理干预总有效率高达92.0%,对照组护理干预总有效率为68.0%,两组护理干预效果有统计差异(P>0.05);同时,研究组经精心护理干预,改善患者情绪障碍状况,患者护理后患者症状自评得分、SDS评分及SAS评分,较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病人护理中,应用精心护理干预措施,为患者进行干预护理,可以避免患者产生情绪障碍,调节情绪,提升护理疗效。

  • 标签: 情绪障碍 慢性非萎缩性胃炎 护理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