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蟾酥之名,源于《本草衍义》,是中华大蟾蜍或黑眶蟾蜍耳后腺分泌的白色浆液,经采集加工干燥而成。其民间别称较多,有蟾蜍眉脂、蛤蟆眉酥、蛤蟆酥、蛤蟆浆等。由于多种成药使用蟾酥,近年价格已高达每公斤2000多元。虽然资源广泛分布于全国各地,但目前仅江苏、山东等少数地区有采收习

  • 标签: 蟾酥 耳后腺 蛤蟆 竹篓 尼龙筛 本草衍义
  • 简介:目的:科学研究浙麦冬产地适宜的加工和干燥方法。方法:通过不同温度直接烘干、类似传统的烘后回潮再烘的干燥方式、微波杀青、100℃高温杀青、去须根干燥以及传统的加工干燥等方式加工浙麦冬,并测定其总皂苷、总黄酮和总多糖等三类成分的含量。结果与结论:浙麦冬产地加工以60℃直接烘干,其总皂苷、总黄酮含量与传统加工方式相似,总多糖含量高于传统加工,可以代替传统的加工方式;100℃高温杀青、微波杀青或去须根等方式干燥,对总多糖含量影响较大。

  • 标签: 麦冬 产地加工 总皂苷 总黄酮 总多糖
  • 简介:肉苁蓉俗称沙漠人参,是中国西北荒漠地区特有的名贵补益类中药材;含有苯乙醇苷,多糖,半乳糖醇等活性成分,具有补肾壮阳、润肠通便功效.肉苁蓉加工炮制历史悠久,通过高温杀酶处理(蒸制或水焯),肉苁蓉鲜切片的苯乙醇苷类成分(主要是松果菊苷和毛蕊花糖苷)含量明显升高;酒蒸炮制可有效减弱肉苁蓉的润肠通便作用.本研究对肉苁蓉属药材产地加工和炮制进展进行综述,主要包括历史沿革、加工炮制对肉苁蓉属药材化学成分和药效的影响,以及相关机理的研究,指出目前肉苁蓉加工炮制存在的问题,为更好地开展肉苁蓉加工炮制工作提供依据.

  • 标签: 肉苁蓉 产地加工 炮制 进展
  • 简介:目的:探讨不同光照强度和栽培模式下金线莲形态、产量、主要药用成分黄酮和多糖的动态变化规律,确定金线莲适宜栽培模式和最佳采收时间。方法:以一次性成苗有机培养金线莲植株为材料,调节不同光照强度,采用林下仿生栽培和大棚种植2种不同栽培模式下大面积种植,测定不同栽培模式金线莲多糖含量和黄酮含量的变化,分析金线莲栽培过程中活性成分累积规律。结果:光照强度为3000lx时,植株的株高、叶片大小、茎粗、鲜重和干重均达到最大;两种模式(大棚和林下)栽培苗随着栽培月龄的增长,多糖含量先减少后增加,黄酮含量则逐渐增加。种植6月后,以林下仿生态种植的金线莲在形态和生物量都显著优于大棚种植,多糖含量比大棚种植高2.9mg,但黄酮含量差异不显著。结论:不同的光照强度和栽培模式对金线莲的生长、黄酮和多糖的变化有显著影响,金线莲的适宜采收期为林下栽培6个月以上。

  • 标签: 金线莲 光照强度 栽培模式 栽培月龄 生长 多糖
  • 简介:目的:研究滇越金线兰等剂量的总膏及其各极性部位对高脂饮食联合STZ诱导的大鼠模型血糖、血脂和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对滇越金线兰的总膏用不同极性的溶剂萃取,得到石油醚部位、乙酸乙酯部位、正丁醇部位和水部位。测定总膏和各极性部位对高脂饮食联合STZ诱导的模型大鼠给药后血浆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肌酐(CRE)和尿素氮(BUN)。肾脏切片,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滇越金线兰的乙酸乙酯部位(4g/蚝)可以显著降低模型大鼠的血糖、改善血脂代谢,减少肌酐和尿素氮。各给药部位对糖尿病并发的早期肾损害有改善作用。结论:乙酸乙酯部位为滇越金线兰降血糖、降血脂和改善糖尿病肾病并发症的主要活性部位。

  • 标签: 滇越金线兰 降血脂 肾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