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并分析儿童口腔颌面部软组织急诊外伤的临床治疗和预防。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8月~2013年11月期间收治的124例儿童口腔额面部软组织损伤患者,对其病因及治疗情况进行综合性分析。结果病因居首的为跌倒摔伤,然后是交通事故且损伤合并牙外伤多见。结论将大范围的社会环境与儿童的特点相结合,加强教育和更具针对性的措施,能够有效的降低种疾病的发生率。

  • 标签: 口腔额面部损伤 临床研究 儿童
  • 简介:摘要组织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是学好生理学和病理学的前提,组织学实验课是学习组织学不可或缺的环节,根据中职学校学生特点,和实际教学现状,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展好组织学实验课教学,提高组织学实验课教学效果,谈几点方法。

  • 标签: 组织学实验课 教学方法 初探
  • 简介: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区的健康促进概论生活方式和环境改变已被认为是许多疾病的发病因素。随着这些疾病发病的增加,正在寻找防治的新方法,其中最重要措施便是健康促进。到目前为止,它的定义仍不清晰和确定。健康促进作为是西方色彩的概念对各种国家和文化起到多大作用至今...

  • 标签: 西太区 卫生服务 公共卫生 目标人群 环境卫生 卫生工作者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预充氧对减少吸痰导致组织缺氧的影响。方法在非预充氧和预充氧条件下,观察15例危重患者吸痰前、吸痰结束时、吸痰后5分钟动脉血气和混合静脉血气的变化。结果与吸痰前相比,非预充氧组吸痰结束时的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混合静脉血氧分压(PvO2)、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SvO2)均显著降低(P<0.05),吸痰结束后5分钟,SvO2仍未恢复正常。如给予预充氧、吸痰结束时无低氧血症,组织缺氧较轻,虽然PaO2、SaO2、PvO2、SvO2亦低于吸痰前水平,但明显高于非预充氧组吸痰结束时的水平。吸痰结束后5分钟,组织缺氧完全纠正。结论预充氧可以预防吸痰导致的低氧血症和组织缺氧。

  • 标签: 预充氧 吸痰 组织缺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收治的烧伤整形患者应用皮肤软组织扩张术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烧伤整形患者60例,均为山西省烧伤救治中心烧伤科2015年7月至2017年7月收治,随机分组,就应用皮肤软组织扩张术治疗(观察组,n=30)与应用自体皮移植术治疗(对照组,n=30)效果及安全性展开对比。结果观察组烧伤整形患者总有效率经统计为96.7%,明显高于对照组76.7%,具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仅1例切口感染,不良反应率为3.3%;对照组瘢痕增生2例,切口发红疼痛1例,皮片感染坏死3例,不良反应率为20%,对比具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临床在针对烧伤整形患者治疗时,采用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可显著提高总有效率,且安全性也居较高水平。

  • 标签: 烧伤整形 皮肤软组织扩张术 应用价值
  • 简介:随着艾滋病防治工作深入展开,社区组织以特定的工作方法,灵活的工作方式参与艾滋病防治工作。国际组织防治艾滋病项目的实施,直接为社会组织参与艾滋病防治工作提供了机遇,搭建了有利平台。在参与国际项目实施过程中,社区组织的作用逐渐显现,社会地位逐渐提升,能力和水平得到提高。同时,项目资金的注入,较大程度促进了社会组织自身建设,为社区组织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 标签: 艾滋病 社区组织 防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脂肪来源干细胞在辅助软组织填充中的应用及研究。方法1.利用消化法提取脂肪来源干细胞(ADSCs)收集第3代细胞作为种子细胞。2.实验共分3组组①ADSCs按50×106个/ml浓度与透明质酸钠凝胶(HA)11混合;组②单纯ADSCs配制成浓度25×106个/ml浓度;组③单纯透明质酸钠凝胶。每一样本0.2ml注射到裸鼠(12只,6w雄性)背部皮下,每组各1个点,3个月后分别取材。将获得标本,分别从大体外观、体积、质量、组织学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组①、组②可见有新生组织形成,组③未见新生软组织形成,Masson三色染色法组①、组②中均可见少量脂肪细胞及胶原蛋白形成。RT-PCR示组①、组②中均见到人类mRNA表达。Westernblot示组①、组②中均可见I型胶原蛋白表达。结论ADSCs+HA可以构建出新生软组织,ADSCs有促进局部胶原蛋白形成的作用。

  • 标签: 脂肪来源干细胞 组织工程技术 透明质酸钠凝胶 胶原蛋白含量
  • 简介:随着世界科技领域发生的一系列革命性进步,世界军事领域正在蓬勃兴起军事变革浪潮,普遍强调在有限的时间、空间内,集中诸军种精锐作战力量,从全方位给敌以致命打击,从而使诸军种在不同的空间领域围绕同一作战目的共同实施的联合战役成为未来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的基本战役形态。

  • 标签: 联合战役 空军 卫勤保障组织 卫生勤务 视觉 飞行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结直肠癌(CRC)术后肿瘤组织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表达与CRC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经术后病理证实的CRC患者94例,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术后肿瘤组织标本EGFR表达水平,分析EGFR阴、阳性分别与患者不同的性别、年龄、肿瘤大小、肿瘤部位、组织分型、大体分型、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术后病理分期、术后两年存活不同组别间有无统计学差异。结果EGFR分别与上述各项不同组别之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CRC术后肿瘤组织标本EGFR基因表达无助于患者预后判断。

  • 标签: 结直肠癌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预后判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中雌激素α受体(ERα)和雌激素β受体(ERβ)蛋白表达对乳腺癌诊断的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85例乳腺癌组织和32例癌旁正常组织中ERα和ERβ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乳腺癌组ERα蛋白阳性表达率(75.3%)高于癌旁正常组(28.1%),P=0.001;乳腺癌组ERβ阳性表达率(52.9%)低于癌旁正常组织(78.1%),P=0.013;ERα和ERβ阳性表达均与组织学分级有关,高分化组ERα阳性表达率高于中、低分化组,P=0.035,而高分化组ERβ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中、低分化组,P=0.042;但ERα和ERβ阳性表达均与肿瘤大小、临床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结论ERα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ERβ随细胞恶变发生改变,联合检测ERα和ERβ对乳腺癌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有一定意义。

  • 标签:
  • 简介:摘要PBL(Problem-BasedLearning)教学法是美国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于1969年创立的一种自主学习模式。是基于现实世界以学生为中心、问题为导向的新型教学法1-3。通过教师设立问题为前提,激发学习兴趣,学生主动参与,多途径搜集资料共同协作来解答复杂、真实性的问题为目的,以增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发展,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思路,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果,成效显著,已经成为当今教育各界普遍推广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

  • 标签: PBL教学法 组织胚胎学 教学方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patched(Ptch)、β-联蛋白(β-catenin)在胰腺癌组织表达的意义,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选取胰腺癌标本34例、正常胰腺标本16例,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Ptch和β-catenin的表达情况。结果Ptch在胰腺癌的高表达与病理分级(P=0.009)密切相关。β-catenin在胰腺癌中的异常高表达与淋巴结转移(P=0.030)、TNM分期(P=0.039)密切相关。β-catenin蛋白异常表达与Ptch蛋白阳性表达相关(r=0.443,P<0.05)。结论Ptch在胰腺癌分化中有重要作用。β-catenin在胰腺癌发生和进展中有重要作用,促进癌细胞转移和浸润。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股前外侧游离穿支皮瓣修复前臂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2009年4月至2011年12月应用股前外侧游离穿支皮瓣修复21例前臂部软组织缺损。结果除1例术后发生移植皮瓣坏死外,其余20例皮瓣全部成活,术后随访14-40个月,平均25个月无明显的供区功能障碍,疗效满意。结论股前外侧游离穿支皮瓣具有血供丰富及皮瓣较薄的优点,适宜修复前臂部软组织缺损。

  • 标签: 穿支皮瓣 移植 显微外科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牙周组织再生术与口腔正畸联合治疗牙周炎的临床效果。方法于我院选取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收治86例牙周炎患者,随机分为43例实验组和43例参照组,参照组患者采用单纯的牙周组织再生术治疗,给予实验组患者在参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口腔正畸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探诊出血率(6.98%)明显低于参照组(11.63%),在菌斑指数、探诊深度等方面指标均优于参照组,两组患者差异显著。结论采用牙周组织再生术与口腔正畸联合治疗牙周炎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单纯采用牙周组织再生术治疗效果,具有临床推广应用意义。

  • 标签: 牙周炎 牙周组织再生术 口腔正畸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MH)的胸部x线表现。方法搜集并整理的17例经骨髓或淋巴结穿刺活检证实的MH患者的胸部X线平片资料。结果胸部x线表现为非间质性病变,渗出性病变,纵隔及淋巴结肿大,肺内肿块,胸腔积液。结论胸部x线表现没有特异性,但是正确认识它对MH的诊断是很有必要的。

  • 标签: 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 胸部 X线摄影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对种植牙周围组织的重建中残根的应用对牙龈美学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口腔科在2012年4月至2013年7月所收治的30例上颌前牙损坏必须进行种植牙修复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其中男患者有18例,女患者有12例。对本次研究中的30例患者,实施利用残根进行牙龈再生,将牙齿种植和引导骨再生结合起来,对坏牙进行种植修复。对所有患者的的种植牙周围组织重建治疗以及牙龈美学效果进行观察分析。结果本次研究中的30例上颌前牙损坏的患者,在经过残根对种植牙周围组织的重建后,所有的种植牙都进行了骨结合,牙龈的邻间隙也较为充盈,患者对种植效果非常满意,牙龈美学效果较好。结论在种植牙周围组织的重建中,使用残根能够获得良好的牙龈美学效果,值得在口腔科临床中大量推广应用。

  • 标签: 组织重建 残根应用 牙龈美学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病理组织学特点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胃癌手术患者的Hp感染情况和胃癌病理组织学特征,14C呼气试验或组织块快速脲酶法检测Hp。结果240例胃癌患者中,Hp阳性120例,Hp阴性120例。高-中分化的管状腺癌Hp感染率为66.0%,高于中-低及低分化腺癌Hp感染率43.8%(P<0.05);肠型胃癌的Hp感染率为62.3%,高于弥漫型的为35.5%(P<0.05)。Borrmann不同分型以及肿瘤生长位置的Hp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Hp感染可能与胃癌管状腺癌高中分化及肠型胃癌发生密切有关。

  • 标签: 胃癌 幽门螺杆菌 病理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自体游离组织瓣在头颈肿瘤术后缺损重建的临床研究。方法选取我院头颈科肿瘤手术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53例,应用自体游离组织瓣修复重建头颈部组织缺损,对照组37例,未应用游离组织瓣修复。对结果分析。结果观察组中修复成功率96.2%。有2例患者由于不明原因出现部分坏死现象,而后经过前臂皮瓣再次修复,效果较未使用自体游离皮瓣修复的患者好,而且功能较对照组相比较为成功,对照组成功率仅70.3%。p<0.05。结论自体游离组织瓣对头颈肿瘤术后缺损重建有重要意义,术后结果良好指的临床推广。

  • 标签: 自体游离组织瓣 术后缺损 组织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