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79 个结果
  • 简介:个案急呈:申请人朱某系某运输公司职工,在下班途中发生交通事故,个人向单位汇报后要求单位申请工伤认定,但单位则认为不是工伤。申请人在发生事故三个月后向劳动保障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被劳动保障部门认定为工伤。申请人出院后要求单位报销住院治疗期间花去的近三万元医疗费,单位则称自己已按规定参加了工伤保险,费用应当由社会保险部门支付。申请人无奈向当地的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部门申请仲裁,请求仲裁机关裁决用人单位支付这笔费用。

  • 标签: 工伤认定申请 用人单位 工伤待遇 费用 劳动保障部门 人事争议仲裁
  • 简介:知识产权权利人诉讼维权成本的大小,在一个侧面反映着一个国家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力度。由于更看重对潜在市场的争夺,所以在知识产权案件中,时间成本的大小对当事人意义重大。众所周知,民事案件一审和二审的审限为6个月和3个月,行政案件的审限为3个月和2个月。但令人惊讶的是,经过统计发现,案件在一审审结到二审立案之间,竞要花费近3个月时间!

  • 标签: 知识产权权利人 时间成本 案件移送 周期 上诉 知识产权案件
  • 简介:自机械钟表发明以来,钟点时间(clocktime)日益深入地影响了劳动者个人及其家人的身体作息。伴随着工厂制度和劳动力受雇用情况的出现,时间变成了金钱,变成了雇主的金钱。劳动者身体受到时间无所不在的牵制,也开始变成一个俗常的行为。特别是20世纪初以来,劳动者基本权利之演进和劳动者工作时间之人性化探讨,又不断彰显其在法律体系中的重要意义。因此,以节日文化的法律规制之历史演进为研究进路,研究在钟点时间(clocktime)的规约下,调整劳动法律关系出现的原因,从政治、经济特别是法律文化的视域,阐述节假日功能与劳动者休假权保护的多元商谈价值及其法理基础,就有了一种特别的人文关怀。

  • 标签: 节假日 钟点时间 休假权 法律规制 法律文化
  • 简介:通过生命周期视角下男女两性有酬工作时间、家务劳动时间和休闲时间分配的特点和差异研究,可以发现,在黑龙江省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的过程中,出现了女性有酬工作时间缩短、家务劳动时间增加和休闲时间减少的趋势,尤其是已婚女性越来越难以兼顾工作、家庭和个人发展。揭示对女性时间分配和福利变化产生深刻影响的制度性因素,将原因由家庭分工和女性的个人选择上升到社会体制层面进行思考,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生命周期 女性时间配置 制度性影响
  • 简介:基准时间是宏观历史过程中的临界点,标志着一连串的重大变革可能会在较长时间内延续。基准时间具有九条标准,可以分为一等基准时间、二等基准时间和三等基准时间。20世纪的基准时间主要包括三次世界大战(一战、二战和冷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发生的变革比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冷战前后的变革都要来得更为深远。将20世纪的三个基准时间置于两个世纪的视角中加以审视,可以突出现代性革命,这种视角能够观察20世纪的三个基准时间在正在展开的"全球性变革"这一大的主题下是否会相互联接、是如何相互联接的。20世纪国际政治的关键事件,都应该被视为19世纪"全球性变革"所引发的发展态势和挑战的后期结果。

  • 标签: 20世纪基准时间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 冷战
  • 简介:总前委,华东局,并粟、张:(一)总前委陷辰电悉。(二)谭、王,吉已迫近杭州,不知来得及停止否?杭州城内除用势率少数人为后卫尚未退走外,军队、警察及省政府均已向宁波撤逊。城内治安由临时组织的民警维持。在此种情形下,谭、玉、古似可以不即去占领杭州,暂时由原来已经成立的治安委员会(以救济委员会名义出现)地方绅士吕公望等维持,以待我方干部之到达。是否可以如此,请粟,张决定。

  • 标签: 杭州 时间问题 上海 委员会 少数人 省政府
  • 简介:养老保险与居民消费/储蓄模式的关系受到广泛关注,虽然学界并未形成定论,但养老保险挤出居民储蓄、挤进消费的观点占据上风,并逐渐使社会保障定位于扩大内需的工具。本文基于消费理论,结合中国养老保险制度从"传统退休养老制度"向"社会养老保险"变迁的历程,构建全国时序和省际面板数据模型,考察我国城镇养老保险制度与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的真实动态关系。实证结果表明,1987—2012年养老保险保障水平对城镇居民消费模式产生微弱的挤出效应;转轨后的社会养老保险替代率对居民消费支出的影响并不显著,覆盖率的提高挤出了居民消费。可见,养老保险制度应该回归保障老年收入的本质,而作为有效需求管理的工具则需谨慎使用。

  • 标签: 养老保险 制度变革 保障水平 覆盖范围 居民消费模式
  • 简介:关于印发《国家机关、事业单位贯彻<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的实施办法》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事(人事劳动)厅(局),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人事(干部)部门:根据《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我部制定了《国家机关、事业单位贯彻(国务院...

  • 标签: 职工工作时间 国家机关 实施办法 国务院 周休息日 《规定》
  • 简介:根据列斐伏尔、埃尔顿和马西等新马克思主义者的观点,以西方为主体的全球化、现代化叙事逻辑是时间性的,即旨在通过“时空互化”将多元的空间叙事转换成单一的时间叙事,进而将其规定和解释世界的特有方式强加给世界所有民族,这一点最为充分地反映在其所昭示的“时间政治观念”中。然而,“政治总是空间性的”,现代民主政治本身可以通过资本逻辑以及理性和律法精神实现对空间的政治占有和控制。因此,为了有效地应对这种时间性的叙事逻辑,我们需要塑造某种不同于“时间政治观念”的“空间政治观念”。

  • 标签: 新马克思主义 空间政治批判 全球化现代化
  • 简介:刑法修正案(八)是我国新刑法颁行以来修改幅度最大的一次。新法生效、旧法废止给司法实践带来的首要问题是新法的溯及力问题。最高院2011年4月25日发布了《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时间效力问题的解释》,但区区8条解释难以满足司法实践的迫切需求。本文立足于我国《刑法》第12条所确立的基本时效原则,辨析修正案(八)每一条文的溯及力,兼评最高院所发布的《解释》。

  • 标签: 刑法修正案(八) 修正 溯及力
  • 简介:我院在审理谭某故意伤害一案中发现,2001年11月14日,谭某及其同伙故意伤害王某致重伤乙级。为此我院于2005年6月22日以故意伤害罪判处谭某有期徒刑3年,刑期自2005年4月3日起至2008年4月2日止。此外,2002年10月22日,谭某还持枪故意伤害汪某致轻伤乙级。对此犯罪事实,公安机关于2002年10月23日立案,

  • 标签: 犯罪分子 故意伤害罪 时间 判刑 刑法 信箱
  • 简介:从旧兼从轻原则不仅适用于定罪量刑,还适用于刑罚执行,因此,《解释》中无论是关于定罪量刑的规定抑或是关于刑罚执行的规定,都必须贯彻从旧兼从轻原则。然而,《解释》的8个条款中竟有4个条款突破或僭越了从旧兼从轻原则,而且,《解释》对刑法的"从轻"适用,并非整体适用某一相对较轻的法律,而是选择适用数法律中对于犯罪人有利的法条,实乃从旧兼从轻原则之"不能承受之重"。反思《解释》,司法机关应严格遵循《刑法》总则第12条关于刑法溯及力的规定来决定适用新旧法,同时,在贯彻从旧兼从轻原则时,应整体适用"轻法"。

  • 标签: 从旧兼从轻 效力 解释
  • 简介:川办函[2018]84号成都、泸州、宜宾市人民政府,有关单位:《压缩进出口货物整体通关时间工作方案》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 标签: 进出口 通关时间
  • 简介:国史与党史研究存在高度的契合性。当代中国史的核心内容显然是由党的历史构成的。随着当代史研究局面的逐步形成,历史的"先验性"命题开始向"当代性"命题转变。由于缺乏在政治性党史、国史研究与学术性党史、国史研究之间构筑一种合作的途径,因此,当下的党史与国史研究似乎陷入了一种由"重(新)写历史"到"历史重(复)写"的循环,而无法跳出政治对历史功能过度诉求的窠臼,导致研究的单一化。针对这一现状,本文强调借用布罗代尔的"整体性历史"与"历史时间"理论的适宜性,并对其"长时段"模式进行适当地改造,以拓展中共党史与国史研究的视角。

  • 标签: 中共党史 国史研究 方法论 整体性历史
  • 简介:医疗资源配置问题所诱发的医疗事故日益增多,也进入到刑事司法的视野。对于此类医疗事故案件,法律上应该权衡医疗方和患者方的双方利益,结合医疗服务提供的具体形态,设计规范机制。站在限制医疗过失处罚范围的立场上,宜于要求主观上对危险的预见达到一个较高的、具体的程度。

  • 标签: 医疗过失 转院义务 值班医生 待命医生 医疗事故罪
  • 简介:<正>一、对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理解抽象劳动形成价值,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价值量,这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两个重要方面。前者谈价值的质的规定,后者谈价值的量的规定。在学习和理解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过程中,大家对于价值的质的规定即价值是人类无差别的抽象劳动的凝结这一点认识比较统一;而对价值量的规定即对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认识却不尽相同。我们知道,在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中,只有在进行质的分析的基础上,继而进行准确的量的分析,才能使我们对事物的认识更加深化和精确。

  • 标签: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 商品价值量 价值规律 资本主义生产 总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