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88 个结果
  • 简介:鱼类本尼登虫病(Benedeniasis)是由本尼登虫的寄生引起的。本尼登虫(沿海渔民称“白蚁仔”)为一种世界性海水养殖鱼类常见的病原生物,在分类学上隶属于扁形动物门(Platyhelminthes)单殖吸虫纲(Monogenea)的分室科(Capsalidae)本尼登虫亚科(Benedeniinae)。

  • 标签: 本尼登虫病 吸虫纲 分室科 海水网箱养殖 沿海渔民 感染强度
  • 简介:采用四川世红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研制的“乳猪专用猪白细胞干扰素”预防乳猪57头,无1头发病,而对照组乳猪56头,其中发病34头,死亡10头,预防给药可以降低乳猪发病率60.71%,死亡率降低17.86%。用“乳猪专用猪白细胞干扰素”治疗发病乳猪86头,治愈83头,治愈率达96.5%。结果表明,“乳猪专用猪白细胞干扰素”可有效预防和治疗乳猪疾病。

  • 标签: 乳猪专用猪白细胞干扰素 乳猪疾病 防治
  • 简介:珠江三角洲近几年的甲鱼养殖发展迅速,但由于起步较湖南、湖北、浙江等地晚,技术措施未能及时跟上,致使普遍成活率较低,由稚甲鱼到成甲鱼的成活率为40-70%。为此我们通过调查近年来本地甲鱼的主要疾病,制定了几项生态防病措施,并分析其机理和效果。

  • 标签: 甲鱼 成活率 常见疾病 生态防病 鱼养殖 综合防治技术
  • 简介:本文报道了1987—1988年所进行的国产伏碘(pvp—Ⅰ)对虹鳟鱼卵毒性的研究结果。观察了伏碘毒性与pH、硬度的关系。在实验条件下发眼卵暴露15分钟的Lc50为1559(1452—1674)ppm有效碘和暴露60分钟的Lc50为1072(999—1149)ppm有效碘。半致死浓度Lc50与pH和水的硬度成反比。虹鳟鱼卵在不同pvp—Ⅰ浓度中以及多次暴露(每周一次共4次)所积累的死亡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在实验期间所有已发眼的受精卵都未见受害。本文作者主张采用伏碘50—100ppm浸浴卵15分钟、对所有鲑科鱼卵表面进行消毒预防。

  • 标签: 毒性 伏碘 虹鳟
  • 简介:广西壮族自治区渔业病害防治环境监测和质量检验中心(原广西壮族自治区渔业环境监测中心)是经广西水产畜牧局研究决定,并报经区编委批准成立的渔业环境监测、水产品质量检测和水生动物病害防治研究、防疫检疫的综合性质检机构,行政上受广西水产研究所领导,业务上受广西水产畜牧局领导、农业部对口管理。

  • 标签: 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 广西壮族自治区 环境监测中心 产品质量检测 病害防治 检验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