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妇产科中,正常足月新生窒息产科原因。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13年1月到2015年1月164例正常足月新生窒息病患资料,并对新生窒息产科原因进行总结。结果和窒息有关产科原因包括有宫缩过强,分娩方式,产程延长,脐带和胎盘功能薄弱等因素。结论强化孕期保健和产程全程监护,提升产科诊疗质量,对新生窒息相关产科因素予以分析,选择最为恰当分娩方式为减少正常足月新生病死率窒息率有力手段。

  • 标签: 足月新生儿 窒息原因 妇产科
  • 简介:摘要目的对新生急性脑红素脑病临床特点、治疗方法进行探讨。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100例患病新生,分析和探讨该病治疗方法和临床特点。结果新生患黄疸主要原因包括Rh溶血症、ABO溶血症、G6PDD。70例轻度ABE患者中24例(34.2%)BAEP检查结果异常,30例中重度BABE患者中25例(83.3%)BAEP检查结果异常,15例患者NBNA测评结果异常。换血组患者和非换血组患者ABE程度、不良转归发生率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患儿主要致病原因是溶血、感染,引起该疾病高危因素时总胆红素浓度过高、干预延迟。

  • 标签: 新生儿 急性胆红素脑病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窒息多脏器损害发生率以及危险因素。方法对所选取100例新生窒息并发多脏器损害出现几率和各类因素之间关系进行分析与总结。结果100例新生窒息中并发多脏器损害41例,出现几率为41.0%,其中重度窒息中产生多脏器损害几率显著高于轻度窒息,多脏器损害出现和窒息程度、分娩状态、孕周、宫内窘迫、Apgar评分以及是否合并严重代谢性酸中毒(出生血气分析PH<7)密切相关。结论临床中需要提高围产期保健措施,预防窒息,及时合理复苏并且在复苏之后加强监护,从而有效预防新生窒息并发多脏器损害出现。

  • 标签: 新生儿窒息 多脏器损害 危险因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高胆红素血症蓝光治疗护理要点,观察治疗效果,提高护理质量,减少并发症。方法对我院68例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进行蓝光治疗并精心护理。结果68例患儿全部治愈,无核黄疸发生。结论新生高胆红素血症釆用蓝光治疗能有效地降低血清未结合胆红素,减少胆红素脑病发生。在光疗过程中仔细观察病情,釆取正确有效护理措施,预防并发症发生,促进患儿早日康复。

  • 标签: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蓝光治疗 观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应用晚断脐模式对新生在娩出过程中实施干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我院收治88例新生,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44例。对照组孕产妇分娩期间行常规断脐干预,观察组孕产妇分娩期间行晚断脐干预,对比效果。结果观察组新生出现产后不良事件的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分娩后住院接受治疗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新生Apgar评分水平和家长对分娩期间新生干预模式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孕产妇分娩过程中采用晚断脐模式进行干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晚断脐 新生儿 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新生缺氧缺血性脑病护理措施有效性。方法对比分析干预组和对照组DQ得分及父母照顾压力。结果两组患儿总体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组在干预后12M及干预后24M,干预组患儿DQ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t=3.121,p=0.002;t=2.968,p=0.004);除躯体化因素外,干预组在敏感、抑郁及焦虑等因素得分较显著低于对照组干预后得分。结论以以听觉练习、语言训练、视觉训练为主干预措施对于提高新生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智能发育有积极作用,对患儿主要照顾者心理支持干预能有效改善其心理健康水平。

  • 标签: 缺氧缺血性脑病 新生儿 智能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对新生肺透明膜病CT诊断认识。方法选择临床确诊,CT表现典型10例新生肺透明膜病患者进行分析。结果CT表现网格状、颗粒状,两肺野透光度减低和支气管充气征为本病典型征象。结论新生肺透明膜病具有一定影像特征,CT检查结合临床对本病及早诊断、发现并发症、预后及评估疗效具有重要价值。

  • 标签: 新生儿 肺透明膜病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背部体温测量可行性。方法随机抽取本院妇产科母婴同室新生80例作自身对照,采用同一根普通玻璃体温计在22℃~28℃室温下分别测新生背部体温腋温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新生背部体温和腋温数值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新生背部体温测量安全可行,简便实用,也减少了临床护理工作量。

  • 标签: 新生儿 背部体温 腋温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真菌性肺炎发病原因、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对山东省临沂市人民医院2005年1月至2009年1月收治20例新生真菌性肺炎临床资料、病原学和影像学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例患儿原发病为新生肺炎10例,继发于其他疾病10例,临床症状和X线表现均无特异性,实验室检查提示炎症表现。真菌性肺炎发生前,2种2种以上抗生素联合使用率为95%,多为半合成青霉素及头孢类。病原学检查以念珠菌为主(82%),曲霉菌次之,合并细菌感染10例,16例给予抗真菌药物治疗。结论真菌性肺炎无特异性临床症状和体征,一旦明确诊断,应尽早给予抗真菌药物治疗,合并细菌感染者应联合应用高效、敏感抗生素。

  • 标签: 真菌 肺炎 肺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泪囊炎诊治最佳时机及治疗方法。方法对678例(786眼)新生泪囊炎挤压、冲洗、探通注射药物。结果672例(777眼)治愈。结论合适探通时机、精细、准确操作,局部用药很重要。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012年—2013年对产科3154例和新生科480例新生行为神经测定结果,探讨早期行为神经测定必要性。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产科和新生足月新生作为调查对象,分为A、B两组进行新生行为神经测定,并统计分析。结果A组评分38.31±0.01分,高于B组评分33.24±0.18分,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顺产和剖宫产两种分娩方式对评分影响无统计学差异;而男童评分高于女童,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组男女性别对评分影响无统计学差异;而顺产评分高于剖宫产评分,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组中缺血缺氧性脑病和窒息、高胆红素脑病、先天发育畸形患儿评分低于肺炎、败血症、颅内出血、羊水咽下综合征患儿,P<0.01。结论新生行为测定对评估新生早期发育水平及筛查高危并对今后指导康复计划极其重要,而分娩方式和不同疾病对高危早期发育存在不同影响。

  • 标签: 新生儿 行为神经测定 高危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支原体肺炎临床特点及诊治措施。方法选择在我院就诊新生支原体肺炎患者52例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52例患儿中,痊愈33例,占63.46%;显效16例,占30.77%;总有效率为94.23%。结论采用综合治疗方案对新生支原体肺炎进行治疗,可有效改善患儿治疗效果,缓解急性症状,缩短咳嗽、啰音消失时间以及热退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新生儿 支原体 肺炎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通过对新生眼病进行筛查并分析,为新生眼病临床预防、诊断以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6月新生共2799例,应用广域数字化眼底成像系统进行眼病筛查,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所有新生中,眼病患儿共有676例,眼病患病率高达24.15%。其中,眼底出血患儿共有622例,患病率为22.22%,在眼病患儿中占92.01%;其他眼病患儿共有54例,患病率为1.93%,在眼病患儿中占7.99%;眼底出血患病率远远高于其他眼病,在统计学上具有显著差异。结论在新生时期进行眼病筛查是非常必要,尽早筛查,尽早诊断,尽早治疗。

  • 标签: 眼病筛查与分析 新生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窒息原因及抢救护理情况。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月~2016年4月救治76例新生窒息病例,回顾性分析76例窒息患儿临床资料,总结造成窒息原因,并总结其抢救护理措施。结果造成新生窒息原因主要是脐带过长、宫缩过强、胎盘功能不全、胎心窘迫、羊水异常、胎膜早破、巨大等因素。针对新生窒息应以预防为本,及时采取多项措施预防新生窒息,并进行早期预测,一旦发生窒息要及时行复苏、保暖、吸氧等抢救护理措施。结论引发新生窒息原因有很多,因此要做好预防性护理工作,一旦发生窒息,要及时行有效抢救护理措施,以挽救新生生命。

  • 标签: 新生儿窒息 抢救护理 胎膜早破 复苏
  • 简介:摘要目的报道一例脐部血管畸形。本例为足月顺产,出生当时发现该患儿脐部近端5cm处包膜内出血,无法在脐根部结扎脐带,在该出血处上部用脐带结扎线结扎,结扎后血管畸形部位出现大约2cm×2cm左右血凝块,准备该血凝块下部结扎脐带,但仍然无法结扎,因为该部位组织比较碎弱,避免大出血,暂无该处结扎。出生第五天时血凝块近脐根处有少量渗出并有小量出血转儿科治疗。

  • 标签: 脐部血管畸形 持续局部换药处理 婴儿 新生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