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7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个案管理与常规护理控制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效果比较。方法 符合研究要求患者,研究人员随即选取 128例,研究开始日期为 2018年 3月,结束入组的日期为 2019年 6月,结合入组以及排除标准,研究人员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以及研究组,两组分别有 64例患者,对照组患者,研究人员给予其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研究人员给予其个案管理与常规护理,在不同护理模式下,两组患者获得的临床效果存在差异,观察其临床指标: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结果 护理前,糖化血红蛋白、 TC(血清总胆固醇)、 SBP(收缩压)、 DBP(舒张压)对比,两组患者无显著差异( P> 0.05);护理后,糖化血红蛋白、 TC、 SBP、 DBP对比,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改善效果更为显著,两组患者的组间数据对比,表明本次研究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糖尿病患者接受个案管理与常规护理,能有效的控制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延缓心血管疾病的进展,提升护理质量,该研究结果证实了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 标签: 个案管理 常规护理 糖尿病患者 心血管疾病 控制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接受运动联合饮食干预的效果。方法:从2020年1月-2022年1月期间院内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内随机选择30例,依据护理形式分为对照与实验,各组病患15例。对照组病患均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病患均接受饮食联合运动干预,对比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改善,血糖控制明显优于对照组,疾病认知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运动联合饮食干预,可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稳定血糖,提高疾病认知程度。

  • 标签: 饮食护理 运动干预 2型糖尿病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疾控中心微生物实验室质量控制影响因素及应对策略对检验准确性的影响。方法:本实验开展时间2020.01月-2020.12月,实验对象为疾控中心微生物实验室,选取2020.1-06月期间的微生物样本为对照组(n=200,实施常规管理模式),选取2020.7-12月期间的微生物样本为观察组(n=200,实施全面质量控制管理模式),对比两组样本检验准确性,并分析影响微生物检验质量的控制因素。结果:观察组样本质量检验准确性96.00%高于对照组90.50%(P<0.05);影响微生物检验质量的主要因素有:人为、环境、设备、样本与试剂,观察组实施针对性对策干预后影响因素得到明显控制。结论:影响疾控中心微生物实验室质控的影响因素比较多,需加强对微生物实验室质量的控制措施,以此来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 标签: 疾控中心 微生物实验室 质量控制 因素 策略
  • 简介: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尾叶香茶菜中Kamebakaurin、excisaninA、rabdokunminC、Kamebanin四种二萜类成分的HPLC方法,在此基础上,建立一测多评法方法学考察模式,以验证一测多评法在尾叶香茶菜药材质量控制中应用的可行性和技术适用性。方法:以尾叶香茶菜中的4种活性成分为指标成分,采用两种校正方法分别建立各成分与Kamebakaurin的相对校正因子(fk/s),计算各成分含量,实现一测多评;同时采用外标法测定尾叶香茶菜中这4种成分的含量,并比较两种一测多评法所得计算值与实测值的差异,以验证一测多评法的准确性和可行性。结果:建立了尾叶香茶菜中4种二萜类成分一测多评法方法学考察模式;不同仪器和色谱柱多点校正法的计算值与外标法实测值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斜率校正法的计算值与外标法实测值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同时测定尾叶香茶菜中Kamebakaurin、excisaninA、rabdokunminC、Kamebanin4种二萜类成分的多点校正法准确可靠,可用于尾叶香茶菜药材的质量控制

  • 标签: 一测多评 尾叶香茶菜 Kamebakaurin excisanin A rabdokunmin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5A护理模式的应用情况。方法:在2021-6至2022-6期间选取8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经随机化分组,均分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5A护理模式),将血糖控制情况、母婴不良结局、自我管理能力用作两组比照指标。结果:观察组的血糖控制达标率、不良结局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自我管理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妊娠期糖尿病中实施5A护理模式,利于血糖控制,改善不良母婴结局,增强产妇自我管理能力。

  • 标签: 5A管理模式 妊娠期糖尿病 血糖控制 自我管理能力 不良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