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查明一起由聚餐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的传染来源、传播途径和危险因素,并提出针对性的防控建议来防止类似事件的发生。方法 制定病例定义并开展病例搜索,根据流行曲线和餐次叉生分析推断可疑暴露餐次,通过病例对照研究分析风险菜品,开展环境卫生学调查,采集样本进行细菌培养检测。结果 77例病例以腹痛(94.81%)、腹泻(88.31%)等症状为主;流行曲线和叉生分析提示本起事件为间歇同源暴露;在病例粪便(100%)和肛拭子(45.45%)中均检出副溶血性弧菌;通过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分析结果,结合环境卫生学调查发现酱拌牛肉(OR=3.8,95%CI:1.39-10.39)是风险菜品。结论 该事件是由于清洗宰杀螃蟹的容器与盛放卤制熟牛肉的容器混用导致副溶血性弧菌交叉污染引起的食物中毒。

  • 标签: [] 副溶血性弧菌 食物中毒 病例对照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 对一起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引起食物中毒的实验室检测进行分析。方法 对2022年3月发生的一起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引起食物中毒22例患者进行流行病学分析,并对剩余食物、食物中毒患者呕吐物进行微生物鉴定和菌落数测定。结果 主要症状为发热、恶心、呕吐,症状发生时间为(4.22±1.03)h。剩余花菜、土豆中未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剩余米饭、稀粥、卤菜、凉拌菜以及患者呕吐物中均检测出金黄色葡萄球菌。结论 本起食物中毒事件因食物被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引起,主要因食物存储不当引起变质以及生、熟食处理器具混合使用而造成。

  • 标签: 金黄色葡萄球菌 食物中毒 实验室检测
  • 简介:摘要:微生物在医药化工生产中扮演着关键角色,不仅在生产过程中起到催化和转化的作用,还在污染物的降解中发挥重要功能。微生物对有机、无机及生物毒性污染物的降解能力强化了生产过程的绿色可持续性。然而,微生物活动也带来潜在的环境风险,因此需要进行细致的风险评估和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通过建立有效的监控和预警系统,以及制定应急预案和处置措施,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微生物活动可能引发的负面影响,确保医药化工生产的环境安全。

  • 标签: 微生物 医药化工生产 污染物降解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在细菌类微生物污染细胞培养液中使用聚合酶联反应快速检测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12月哈尔滨市某院三级医院内200个细胞株(被人为污染的海拉细胞系)进行本次研究,全用PCR快速检测,统计检测有效率。结果 统计后,共出现40个细胞株的扩增片段,检测有效率能达到20.00%,可凸显出PCR扩增的灵敏度。结论 使用PCR快速检测能较快速的分析细胞培养中出现污染的细菌类微生物情况,检测敏锐度和有效性明显,能为早期检测污染提供帮助,值得使用。

  • 标签: PCR 细菌类微生物污染 细胞培养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