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多囊卵巢综合症(PCOS)是临床妇科常见的一种内分泌紊乱综合症,其主要发病机制目前尚未明确,根据其临床症状,进行中医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治疗该病,在临床取得较好疗效。本文概括多囊卵巢疗综合征引起不孕症的中医病因病机及治疗方法,并总结相关临床研究成果,治疗手段包括传统经典方剂、自拟方剂以及针灸等其他治疗手段。此些方法大大丰富了目前对于本病的治疗,扩展了治疗思路,提高了治疗效果,并减少了患者的痛苦。

  • 标签: 多囊卵巢 不孕症 中医药疗法 辩证论治 综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促排卵方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的应用及临床效果。方法将2016年1月—2017年1月70例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原则分组,各纳入35例。方案A组采用的促排卵方案为CC/HCG方案,方案B组采用的促排卵方案为CC/HMG/HCG方案。比较两组妊娠率;优势卵泡率、HCG注射日子宫内膜厚度;患者OHSS发生率。结果方案B组妊娠率高于方案A组,P<0.05;方案B组优势卵泡率、HCG注射日子宫内膜厚度高于方案A组,P<0.05;两组OHSS发生率相近,P>0.05。结论促排卵方案CC/HMG/HCG方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的应用及临床效果优于CC/HCG方案,可增加子宫内膜厚度和优势卵泡率,提高妊娠率,且不增加OHSS发生率。

  • 标签: 促排卵方案 多囊卵巢综合征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 24例低促性腺激素性闭经致不孕不育患者治疗效果。方法:将 2015年 6月至 2016年 8月这一区间作为研究时段,针对选择此段时间内所在科室收治的低促性腺激素性闭经致不孕不育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常规组( n=24)采取传统的不孕不育治疗方法,而研究组( n=24)则在基础治疗上采用尿促性腺激素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人工周期进行治疗,而后工程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成功妊娠率为 75%、常规组为 45.83%,研究组显著高于常规组, P<0.05,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对比两组之间卵泡成熟和卵泡成熟但未成功妊娠,两组之间差异不大, P>0.05。结论:对于低促性腺激素性闭经致不孕不育的患者实施尿促性腺激素 +人工周期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治疗得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可有效的提高卵泡的成熟率,从而提高患者的妊娠成功率。

  • 标签: 低促性腺激素 闭经 不孕不育 妊娠成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药物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的疗效。方法收集2013年2月—2016年1月我院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的患者,根据rAFS分期,分为Ⅱ期、Ⅲ期。分为研究组(接受腹腔镜联合术后米非司酮治疗)和对照组(单纯接受腹腔镜治疗)。对比两组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疗效及术后1年子宫内膜异位症复发率。结果(1)研究组和对照组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疗效结果比较有差异(P>0.05)。(2)研究组和对照组术后1年子宫内膜异位症复发率结果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术后给予米非司酮可以减少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复发,提高治疗疗效。

  • 标签: 腹腔镜 药物 子宫内膜异位症 不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宫腔镜下刮宫术与电切术在子宫内膜息肉不孕患者临床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将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子宫内膜息肉不孕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甲(刮宫术)、乙(电切术)两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甲、乙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方面不存在巨大差异(P>0.05),但甲组患者术后月经量与复发率均显著高于乙组,乙组患者术后妊娠率明显高于甲组(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宫腔镜下刮宫术与电切术在子宫内膜息肉不孕治疗方面均能取得较好的疗效,但电切术预后效果更佳,复发率更低,妊娠率更高,应作为子宫内膜息肉不孕首选治疗方法

  • 标签: 子宫内膜息肉不孕 刮宫术 电切术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联合用药治疗内分泌失调性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6年6月来我院进行内分泌失调不孕症治疗的87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其分成对照组(43例)与观察组(44例)。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雌孕激素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克罗米芬联合人绝经促进腺激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排卵率以及妊娠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妊娠率与排卵率分别为(35例,79.55%)、(42例,95.45%),对照组患者妊娠率与排卵率分别为(28例,65.12%)、(35例,81.30%)。观察组患者的妊娠率与排卵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用联合用药方式治疗内分泌失调性不孕症患者,患者的妊娠率与排卵率均提升,值得临床借鉴与推广。

  • 标签: 联合用药 内分泌失调性 不孕症 临床疗效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阿司匹林、克罗米芬、绒毛膜促性腺激联合治疗不孕不育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42例不孕不育症患者进行研究,以随机数字表法为依据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71例,实施单纯克罗米芬治疗,观察组71例,采用阿司匹林、克罗米芬、绒毛膜促性腺激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4.4%、77.5%,组间对比差异性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比较宫颈评分及子宫内膜厚度对比均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均有所改善,但治疗后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不孕不育症患者阿司匹林、克罗米芬、绒毛膜促性腺激联合治疗效果显著,有利于改善互安装子宫内膜厚度及宫颈评分,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阿司匹林 克罗米芬 绒毛膜促性腺激 不孕不育症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方式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伴不孕中的临床疗效。方法:以本院妇产科于 2013 年 10 月到 2015 年 10 月收治的 52 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为主要研究对象,利用双盲法对所有患者进行分配,分别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 26 例,前者以腹腔镜手术方式为主,后者以传统开腹手术为治疗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结果:实验组各项手术临床指标情况、妊娠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实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讨论:对子宫内膜异位症伴不孕患者给予腹腔镜手术方式,具有安全高、恢复快、效果佳的综合特点,能够极大程度上提高患者的妊娠受孕率,因此,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 标签: 子宫内膜异位症伴不孕 腹腔镜手术 开腹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宫腔镜术治疗不孕症合并宫腔粘连患者术后使用延续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自2014年1月至2016年10月间收治的行宫腔镜术治疗的宫腔粘连合并不孕症患者80例,随机的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延续护理模式。结果研究组患者月经恢复正常率、疾病认知良好率、护理满意度和心理健康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宫腔粘连合并不孕症的患者开展宫腔镜手术后采用延续护理干预可促进有效的恢复,改善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提高患者的临床满意度,可推广使用。

  • 标签: 宫腔镜手术 不孕症 宫腔粘连 延续护理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克罗米芬联合HMG治疗内分泌失调性不孕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6年5月-2017年5月70例内分泌失调性不孕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原则分组,各纳入35例。对照组用常规雌孕激素治疗,研究组用克罗米芬联合HMG治疗。比较两组内分泌失调性不孕症排卵率、妊娠率;干预前后患者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结果研究组内分泌失调性不孕症排卵率、妊娠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相近,P>0.05;干预后研究组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克罗米芬联合HMG治疗内分泌失调性不孕症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孕激素水平,促进排卵率、妊娠率的提高,值得推广。

  • 标签: 克罗米芬 HMG 内分泌失调性不孕症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宫腔镜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不孕症的护理配合,提高不孕症的治疗效果。方法对100例不孕症妇女行宫腹腔镜联合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进行观察。

  • 标签: 宫腔镜检查 腹腔镜检查 不孕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超声监测卵泡及子宫内膜在不孕症治疗中的意义。方法2015年1月~2017年1月,医院收治女性不孕症患者204例,治疗前重点检查卵泡数量以及子宫内膜情况,判断是否存在卵巢功能减退导致的卵泡数量不足与质量欠佳、子宫内膜损伤情况,分析病因分析,帮助制定治疗计划,进行随访,评价治疗效果,促排卵治疗患者,密切监测卵泡情况、子宫内膜厚度,指导促性腺激素治疗,达标后注射HCG,36h后,B超声监视下,经阴道穿刺取卵。结果输卵病变所致不孕症104例、排卵功能障碍所致不孕症56例、复合原因所致21例、不明原因23例。不同病因对象治疗前窦卵个数、子宫内膜厚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7例患者采用促排卵治疗,治疗后周期获卵数(5.4±2.5)个,达到穿刺取卵时间(2.4±1.4)个月。结论超声监测卵泡及子宫内膜在不孕症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不仅可用于病因分析,还可评估治疗效果,指导促排卵治疗。

  • 标签: 不孕症 超声 卵泡 子宫内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腹腔镜手术对子宫内膜异位症伴不孕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7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子宫内膜异位症伴不孕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在临床治疗的过程中,对照组实施传统的开腹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则采用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长、住院时长、术中出血情况以及术后妊娠率等。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明显比开腹手术短;术中出血量比对照组少;腹腔镜术后妊娠率和复发率分别为61.90%、4.76%,较对照组的28.57%、19.05%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对子宫内膜异位症伴不孕患者实施腹腔镜手术疗效显著优于传统开腹手术,手术风险低、创伤较小,术后恢复质量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子宫内膜异位症 不孕 开腹手术 腹腔镜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联合用药治疗内分泌失调性不孕症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60例患有内分泌失调性不孕症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本次试验的60例患者全部采用克罗米芬、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以及人绝经性腺激素进行联合治疗,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回顾分析总结。结果患者全部接受了治疗,治疗周期为3个周期,治疗后患者的总体排卵率达到了87.50%,患者的总体成功妊娠率达到了61.67%,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结论联合用药治疗内分泌失调性不孕症患者的临床效果非常好,在临床治疗内分泌失调性不孕症疾病中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联合用药 内分泌失调性不孕症 排卵率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全麻复合椎管内麻醉在宫腹腔镜治疗不孕症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不孕症患者66例,计算机随机分为2组,33例/组。一组患者实施气管插管全麻(对照组),另一组采用全麻复合椎管内麻醉(观察组)。对比两组不孕症患者的术中麻醉药物使用量、手术时间、苏醒时间、心率和平均动脉压。结果除手术时间对比无差异(P>0.05)外,观察组不孕症患者的上述其他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在不孕症患者进行宫腹腔镜治疗时采用全麻复合椎管内麻醉的临床价值高。

  • 标签: 不孕症 宫腹腔镜 全麻复合椎管内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主要分析在生殖医学不孕不育疾病的医治中,开展宫腹腔镜手术后对病患顺利受孕以及输卵畅通率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的病例均来源于因生殖医学不孕不育到我院进行相关医治的女性病人,本次病例研究开始时间2016年01月,终止时间2017年06月,从中抽取106例,以数量均等进行分组。53例参照组病人予以常规方法进行相关医治,53例实验组病人实施腹腔镜手术以及宫腔镜手术结合开展相关的治疗工作。在治疗后,客观评价二组病患顺利受孕的例数以及输卵畅通率。结果实验组顺利受孕的病为29例,多于参照组7例,且输卵畅通率为86.79%(46/53),高于参照组输卵畅通率73.58%,P<0.05。结论于生殖医学不孕不育疾病医治中,予以腹腔镜手术以及宫腔镜手术结合医治,可增加病患顺利受孕的概率以及输卵畅通率,在该疾病中有值得推荐的意义。

  • 标签: 顺利受孕 输卵管畅通率 生殖医学不孕不育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腹腔镜下卵巢打孔术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不孕症的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40例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不孕症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腹腔镜下卵巢打孔术治疗,比较患者手术前后激素水平、卵泡容积及术后2年内排卵率、妊娠率。结果术后,患者的黄体生成素、睾酮、LH/FSH与术前相比,均有明显的下降,组间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患者的卵巢容积为12.3±3.4ml,术后为9.5±2.3ml,组间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年内,40例患者经周期或促排卵后,36例患者恢复排卵,排卵率达90%。有20例患者成功妊娠,妊娠率50%。结论对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不孕症患者采用腹腔镜卵巢打孔术治疗,安全有效,调节患者的技术水平,提高排卵率,降低流产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多囊卵巢综合征 不孕症 腹腔镜 卵巢打孔术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临床研究探讨阴道超声检测卵泡与子宫内膜在不孕症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60例不孕症患者(研究组)进行超声监测卵泡和子宫内膜监测,与同期我院进行体检的60例健康者(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卵泡发育情况、子宫内膜厚度变化以及两组卵泡大小与内膜厚度的比较。结果通过引导超声监测技术检测,对不同时间段研究对象卵泡大小进行比较。对照组的卵泡均显著大于研究组,且对照组的卵泡总体水平显著大于研究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子宫内膜厚度小于研究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阴道超声检测技术可以准确的检测卵泡发育情况,辅助临床对不孕症的鉴别,有利于医生对不孕症患者的后续治疗。

  • 标签: 阴道超声检测 卵泡 子宫内膜 不孕症 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