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在降低急诊小儿输液纠纷投诉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急诊患儿作为观察对象,收治时间为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80例急诊患儿分成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采取优质护理,观察比较两组的纠纷投诉以及满意度评分。结果对照组的纠纷投诉(22.50%)显著高于实验组的纠纷投诉(2.50%);且两组满意度评分的比较结果存在显著差异,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急诊患儿采取优质护理,能够有效降低纠纷投诉,提高患儿及家属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优质护理 急诊 小儿 输液 纠纷投诉率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云南某高校新生乙型肝炎病毒携带,为乙型肝炎病毒的流行病学调查提供参考。方法采集2009级入学新生血液,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中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并用SPSS18.0统计分析。结果2020名大学生中检出HBsAg阳性者79名,其中男生32名,女生47名;汉族学生55名,少数民族学生24名;云南省内学生41名,云南省外学生38名;城市户口学生28名,农村户口51名。总体HBsAg携带为3.91%,男生携带为4.42%,女生为3.63%(χ2=0.778,P=0.403);汉族学生携带为3.83%,少数民族为4.12%(χ2=0.092,P=0.8);云南省内学生携带为3.08%,省外为5.52%(χ2=7.162,P=0.011);城市户口学生携带为3.29%,农村学生为4.36%(χ2=1.507,P=0.246)。结论该校该年级新生乙型肝炎病毒携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云南省外学生携带高于省内学生,男生与女生之间,汉族与少数民族学生之间,城市与农村户口学生之间携带无统计学意义。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手术室三方核查执行,分析PDCA循环的应用效果。方法分别抽取PDCA实施前(2014年1月至12月)和实施后(2015年1月至12月)的手术室患者各120例,对其三方核查执行情况进行回顾调查,比较三方核查执行,评价PDCA循环的运用效果。结果PDCA实施后,麻醉前、手术开始前、手术结束后各环节的三方核查执行率由80.0%、62.5%、73.3%提升至94.2%、81.7%、88.3%,与实施前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我院自应用PDCA循环方法后,手术室三方核查执行显著提高。

  • 标签: 手术室 三方核查 执行率 PDCA
  • 简介:摘要目的对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在冠心病的检出进行对比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诊断为冠心病患者80例,将80例患者平均分为常规心电图组和动态心电图组,每组40例。常规心电图与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阳性、室性期前收缩成对、室性期间收缩早发、房室传导阻滞、短阵室上速、房性早搏早发这几项的检出。结果动态心电图各个指标检测均优于常规心电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动态心电图相较于常规心电图,具有更高检出,值得临床应用于推广。

  • 标签: 动态心电图 常规心电图 冠心病
  • 简介:摘要中职学校的学生由于学习基础较差,在应对导游证口试时,由于各种原因未能顺利通过考试。本文针对中职学生导游证口试通过不高的现状,对中职学生在口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应试策略。

  • 标签: 中职学生旅游专业导游证口试通过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PDCA循环在提高眼科护士主动滴眼药执行中的效果。方法2015年5~10月在病区开展以提高护士主动滴眼药执行为主旨的应用PDCA循环进行持续质量改进的管理活动。结果运用PDCA循环四个阶段,通过现状调查、原因分析、制定计划与目标,实施方案,检查,总结经验与标准化等环节,6个月后护士主动滴眼药执行率由45.8%提高到9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CA循环应用大大提高了护士主动滴眼药执行

  • 标签: PDCA循环 滴眼药 执行率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对降低TURP术后膀胱痉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TURP治疗的80例前列腺增生患者展开研究,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入舒适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痉挛发生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且观察组(95%)与对照组(62.5%)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TURP术后患者行舒适护理措施,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膀胱痉挛发生,缓解患者痉挛疼痛情况,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及患者的满意度。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孕期营养干预对降低巨大儿出生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2月到2016年2月期间在笔者所在单位接受孕期营养干预的110孕妇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组给予孕期营养干预指导,另选同期不参与营养干预的110例孕妇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孕妇的体重增长情况和巨大儿的出生。结果观察组孕妇的体重增长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巨大儿出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有效的孕期营养干预能有效控制孕妇的体重增长,降低巨大婴儿的出生,大大降低了产妇生产的痛苦。

  • 标签: 孕期 营养干预 膳食指导 巨大儿 临床疗效
  • 简介:结合北京市采矿废弃地土壤地质环境情况,选取密云区西坨古金矿尾矿土、密云区冯家峪铁矿尾矿土和门头沟区桑峪煤矸石堆为研究对象,进行植物修复研究。共开展4种类型的修复试验,即选用高羊茅、紫花苜蓿和三叶草3种修复植物分别进行修复,同时与板蓝根、桔梗、波斯菊和薄荷等中草药进行混合种植修复,在植物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采集样品分析测试。结果表明:在4种修复类型中,高羊茅对金矿尾矿土中Pb、Zn、Cr、Cd去除效果最好,最大去除达到18.10%、14.57%、13.81%、18.12%;混合种植对铁矿尾矿土中Cr、Ni、As、Hg去除达到4种修复类型的最大值,分别为14.81%、9.80%、37.25%、50%。三叶草对煤矸石修复效果最好,对Cr、Pb、Zn、Cd的去除分别为5.65%、37.15%、15.15%、20%,是4种修复模式去除的最大值。在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对比4种修复模式对采矿废弃地土壤中8种重金属的去除效果,均发现有去除率先升后降的现象,因此可对修复植物的进行定期收割,为提高植物吸附土壤重金属的效率,提供一定科学依据。

  • 标签: 采矿废弃地 植物修复 去除率 修复模式 生命周期
  • 简介:摘要一个问题的研究肯定就有研究的价值。从“600MW”发电机组厂用电异常”不难发现这里面的关键词“600MW发电机组”、“厂用电”、“异常”,因此文章也会将重点放到这上面来。厂用电出现异常的情况主要是由于人为因素的影响以及设备配制的影响,本文对600MW发电机组的主要概念以及厂用电的主要计算方式进行详细的分析,将能够导致厂用电出现异常的因素进行详细分析,并提出相对应的解决方法。

  • 标签: 600MW发电机组 用电率 异常 解决方法
  • 简介:为提高渝东北电网分区状态估计合格,万州供电分公司从设备、管理、人员等方面入手,全面开展状态估计提升工作,通过全面整治,分区状态估计合格大幅提高,从而保证了电网安全、稳定、可靠地运行。

  • 标签: 分区状态估计合格率 基础数据 过程管控
  • 简介:摘要工程上主要依据国标GB/T10184-1988《电站锅炉性能试验规程》附录K中提供的方法对锅炉空气预热器的漏风进行测算,该方法适用于煤粉锅炉,对于冶金煤气锅炉却并不适用。对冶金煤气锅炉空气预热器漏风的求解要点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适用于该类锅炉的空气预热器漏风计算方法,结果可为冶金煤气锅炉空气预热器的漏风测试提供参考。

  • 标签: 冶金煤气锅炉 预热器 漏风率计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阴道分娩产后出血发生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14年04月到2016年04月收治的100例阴道产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100名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患者50名,分别给予常规护理以及护理干预两种护理措施。结果在两组患者产后2h、12h以及24h后的出血量的比较中,护理干预组的出血量均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护理干预组总的满意均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的方法对于降低产妇阴道分娩产后出血发生具有显著意义。

  • 标签: 护理干预 阴道分娩 产后出血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护理程序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提高抢救效率。方法对我科2013年2月至2016年2月共收治的失血性休克病人38例,在医生到达之前主动实施初步的抢救措施,按科学、规范的急救护理程序,根据病情对患者做出初步的判断,并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结果38例患者入院经积极抗休克的同时行手术治疗和护理,均痊愈出院,抢救成功率100%。结论在救治中及时有效、争分夺秒地实行各项护理及治疗,及早发现休克的早期症状是抢救休克成功的关键,同时还需注意预防其它并发症。

  • 标签: 护理程序 失血性休克 急救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降低社会因素剖宫产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剖宫产病例1200例,其中2015年600例为对照组,2016年500例为实验组;对照组按常规产科护理要求实施护理;实验组通过社会因素剖宫产原因分析,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并对两组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产妇社会因素剖宫产比较,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合理的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社会因素剖宫产

  • 标签: 护理干预 社会因素 剖宫产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在提高产科医护人员洗手的作用。方法通过品管圈活动,找出流程中影响产科医护人员工作中洗手的主要要因,针对主要要因制定相应对策,分阶段进行实施与检讨,比较、分析品管圈方法实施前后的正确的洗手方法、洗手。结果产科医护人员的洗手从品管圈活动前的23%上升到活动后的93%。结论品管圈活动能有效提高产科医护人员工作中洗手依从性,提高产科医护人员洗手认识度和洗手,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产科 护理人员 品管圈 洗手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