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白内障患者区域折射多焦点人工晶状(IOL)植入术后的远视觉质量不佳的原因。方法收集自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在北京爱尔英智眼科医院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区域折射多焦点人工晶状,SBL-3)植入的白内障患者70例,术后随访半年。采用标准对数视力表记录裸眼远视力、最佳矫正远视力、中距离视力、近视力。电脑验光,绘制离焦曲线。采用Itrace检查角膜地形图、术后视觉质量、人工晶状居中性。结果共70例患者95只眼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区域折射人工晶状植入术,其中有16例16只眼术后裸眼远视力≤0.6。7例患者人工晶状视远区与角膜高屈光力区域(不对称散光)重合;7例患者人工晶状度数有偏差,原因为测量误差,预留误差等;2例患者人工晶状居中性偏移,调位后头晕、视物不清改善。结论远视觉质量不良的原因主要是视远区与角膜高屈光力区域重合、人工晶状度数偏差、居中性偏移等。如角膜有高屈光力区域,则视远区应避免与其重合。人工晶状度数选择预留在0~+0.25 D之间;可以选用两步法手术确定度数。术中或二次调位时通过映光点反射法确保居中。

  • 标签: 白内障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 多焦点人工晶状体 屈光,眼 视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前房型有晶体眼人工晶体植入与超声乳化透明晶体置换术矫治高度近视两种术式的安全性,有效性及稳定性。方法1组54例104眼超高度近视患者行有晶体眼人工晶体植入术,2组86例158眼高度近视患者行超声乳化晶体置换术,术后随访3-30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的视力,屈光度,眼压,角膜内皮细胞计数,人工晶体位置,手术并发症及视觉不良症状。结果术后3月患者裸眼视力≥0.5者1组80眼(76.9%),2组111眼(70.3%);术后12月1组91眼(87.5%),2组124眼(78.5%),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月等效球镜度数分别是I组-1.66±1.12D,II组-2.68±2.02D。眼压,角膜内皮细胞计数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并发症1组中于术后24小时内高眼压5眼;术后3月发生眼底黄斑出血1眼。2组中术后2月发生黄斑出血3眼;术后半年到1年间发生网膜脱离4眼;后发性白内障10眼,行YAG激光后囊切开3眼;发生2眼人工晶体移位,1眼手术复位,1眼观察。主诉夜间眩光症状者1组4例,诉视近困难者2组6例。结论有晶体眼人工晶体植入与超声乳化晶体置换术矫治超高度近视眼具有良好的安全性,有效性及可预测性;术式的选择主要根据患者的年龄,术前屈光度等;高度近视眼底病变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

  • 标签: 高度近视 有晶体眼 人工晶体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局部麻醉下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植入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本次实验所包含的对象是2019年7月-2020年5月我院收治的98例进行局部麻醉下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植入术的白内障患者,按照摸球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49例)与对照组(49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进行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分析局部麻醉下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植入的临床护理方法。结果:对比研究发现,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患者,且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特征(P

  • 标签: 局部麻醉 白内障 囊外摘除 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手法小切口联合负度数人工晶状植入术治疗白内障合并超高度近视眼的临床疗效。方法:对因白内障合并超高度近视眼行小切口联合负度数人工晶状植入术的75例98眼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记录术前眼轴长度和术后视力、屈光度数及其与预期屈光度数的偏差值(屈光度数偏差值),观察手术并发症和术后眼部情况。术后随访6~12mo。结果:术前平均眼轴长度为32.05±1.78mm。术后最佳矫正视力≥0.2者66眼(67.3%);≥0.5者43眼(43.9%),术后屈光度数偏差值〈±1.00D者48眼(49.0%);〈±2.00D者78眼(79.6%)。术中后囊膜破裂3眼。术中出现后弹力层部分脱离1例。术后角膜不同程度水肿21眼。术后6mo有13眼出现后囊混浊,经Nd:YAG激光切开后视力恢复。未见发现视网膜脱离、继发性青光眼、黄斑囊样水肿、人工晶状移位等并发症。术后2眼出现双眼干扰症状,经过3mo后行另一眼人工晶状植入术,术后症状消除。结论: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摘除负度数人工晶状植入术是治疗白内障合并超高度近视眼安全、有效的方法。

  • 标签: 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 负度数人工晶状体 超高度近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囊袋张力环(CTR)及散光型人工晶状(toric IOL)植入术对悬韧带松弛的白内障合并角膜散光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选取2018年9月至2019年11月宁波爱尔光明眼科医院伴有角膜散光的白内障58例(69眼),所有患者分为两组:伴有悬韧带松弛或离断者为观察组,17例(21眼),行toric IOL及CTR植入术;悬韧带完好者为对照组,41例(48眼),单纯植入toric IOL。结果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不同时间点两组间残余散光度及人工晶状轴位偏差度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伴有悬韧带松弛或小范围离断的白内障合并角膜散光患者,toric IOL及CTR植入术可以有效矫正散光,并保持旋转稳定性。

  • 标签: 环,张力,囊袋 IOL,toric 散光,角膜 松弛,悬韧带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研究目的主要是通过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状植入来治疗闭角型青光眼。方法选取120例白内障合并闭角型青光眼的患者,将其分成对照组和参照组,对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手术治疗,对参照组患者采用超声乳化吸除人工晶状植入的手术进行治疗,然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对。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80%,组间治疗效果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状植入对于闭角型青光眼的治疗具有很好的效果,应该被广泛应用在临床治疗中。

  • 标签: 超声乳化 人工晶状体 闭角型青光眼
  • 简介:目的:比较非球面和球面人工晶状植入术后波前像差、裸眼远视力、最佳矫正远视力、对比度视力的差异。方法: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46例50眼,将其随机分成两组,球面人工晶状组(A组)23例24眼术中植入ACR6DSE球面人工晶状;非球面人工晶状组(B组)23例26眼术中植入具有负球面像差Acri.Smart36A非球面人工晶状。术后3mo,观察两组患者的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暗背景(25cd/m2)和高亮背景(255cd/m2)下的对比度视力、瞳孔直径(6mm)时的球面像差、彗差和高阶像差的均方根是否存在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术后裸眼远视力、最佳矫正远视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亮背景下各对比度视力以及暗背景下100%,25%对比度视力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暗背景下5%,10%低对比度时B组视力好于A组。瞳孔直径6mm时,B组高阶像差的均方根(RMS)、球差、彗差和A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B组RMS、球差、彗差低于A组。结论:Acri.Smart36A非球面人工晶状植入术后与ACR6DSE球面人工晶状比较可以明显的减少患者的高阶像差,改善患者的术后暗环境下的低对比度视力。

  • 标签: 非球面 像差 人工晶状体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2.2 mm微切口晶状超声乳化散光矫正型人工晶状(toric IOL)植入术矫正白内障角膜散光患者的效果。方法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纳入南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8年8月至2019年8月有角膜散光的白内障者56例(75只眼)。其中进行微切口超声乳化人工晶状植入其中toric IOL植入术者29例(36只眼)为试验组;27例(39只眼)植入普通非球面IOL为对照组。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对比两组术后视力、角膜散光对比敏感度及人工晶状旋转稳定性。结果随访末期,试验组裸眼视力优于对照组(t=-2.964,P=0.004),但两组之间最佳矫正视力相近(t=-0.497,P=0.621);试验组术后角膜散光(0.378±0.184)D较对照组(2.364±0.616)D明显减少(t=-18.584,P<0.001),而试验组术后角膜散光与术前预期残余散光(0.358±0.216)D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80,P=0.566);试验组的对比敏感度优于对照组(均P<0.05)。术后两组轴位旋转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076,1.247;P=0.376,0.419)。结论微切口超声乳化toric IOL植入术治疗有角膜散光的白内障安全有效。

  • 标签: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 白内障 散光 屈光,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表面麻醉下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折叠人工晶状植入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365例(365只眼)2017年12月—2018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白内障患者,对其均在表面麻醉下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十折叠人工晶状植入术,观察本组患者手术效果。结果本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平均超声乳化时间为126秒、平均手术时间为15.3min、术中有22例患者有疼痛感,在给予相应的处理后完成手术,患者均较满意。结论临床上治疗白内障患者时,可在表面麻醉下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折叠人工晶状植入术治疗,不但能够减少手术时间、改善患者的视力,还能够减少散光,效果显著。

  • 标签: 表面麻醉 白内障超声乳化 折叠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散光度
  • 简介:目的报告应用超声乳化白内障、人工晶状植入联合小梁切除(以下简称三联术)的方法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并评价其疗效.方法应用三联术对69例(70眼)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行手术治疗,观察术后视力及眼压情况,术后随访1~9个月.结果1例术后眼压未能改善,其余术后眼压控制好,69眼眼压<20mmHg(98.5%).术后视力迅速恢复,56眼>0.3(80%),术后并发症少.结论青光眼白内障并存的情况下采用三联术是目前最佳的手术治疗方法,不但能良好地控制眼压.迅速恢复视力且并发症少,手术适应证广.但该手术必须具备娴熟的超声乳化手术基础,完成一个连续的环形撕囊,才能降低手术并发症,达到预期的手术目的.

  • 标签: 超声乳化 白内障 人工晶状体 小梁切除 青光眼
  • 简介:摘要目的硬核白内障采取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结合人工晶状植入术治疗的疗效分析。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6每年1月至2017年1月接收并行小切口白内障摘除与人工晶状植入联合治疗的30例硬核白内障患者作为甲组,另选同期接收并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与人工晶状植入联合治疗的30例疾病患者作为乙组,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乙组治疗疗效优于甲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与人工晶状植入联合治疗硬核白内障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硬核 白内障 超声乳化 人工晶状体 植入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 白内障患者植入非对称区域折射多焦点人工晶状( multifocal intraocular lens , MIOL )后日、夜、日近、夜近 对比敏感度( contrast sensitivity , CS ) 与眩光 CS 的变化。方法:前瞻性病例研究。 选取在我院诊断为单纯性白内障,并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非对称区域折射 MIOL 植入术的患者 84 例( 168 眼)为研究对象,其中主导眼植入 Lentis Mplus LS-313 MF15 IOL (视近区位于颞上方) ,另一眼植入 Lentis Mplus LS-313 MF30 IOL (视近区位于鼻下方) 。观察术前、术后 1m 、 3m 、 6m 患者日、夜、日近、夜近 CS 和眩光 CS 。结果: 白内障患者植入非对称区域折射 MIOL 后,无眩光和眩光状态下, 1.8 c/d 、 3 c/d 、 6 c/d 、 12 c/d 、 18 c/d 、 24 c/d 各空间频率的日、夜、日近、夜近 CS 值均比术前显著增高( P 值均< 0.05 );结论:白内障患者植入非对称区域折射 MIOL 后 CS 得到明显提高,改善了患者的视觉质量。

  • 标签: 白内障 非对称区域折射 MIOL 对比敏感度
  • 简介:目的观察微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折叠式人工晶状植入术手术效果.方法抽选107例(107眼)行微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折叠式人工晶状植入术,112例(112眼)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硬片人工晶状植入术,比较术后1周视力.结果术后1周视力大于0.3者分别为88.78%及66.96%.结论微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折叠式人工晶状植入术术后1周视力优于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硬片人工晶状植入术,术后近期(1周)效果与超声乳化近期(1周)效果相近,在缺少设备、缺少投入的基层医院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白内障 微小切口 折叠式人工晶状体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白内障患者区域折射多焦点人工晶状(IOL)植入术后的远视觉质量不佳的原因。方法收集自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在北京爱尔英智眼科医院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区域折射多焦点人工晶状,SBL-3)植入的白内障患者70例,术后随访半年。采用标准对数视力表记录裸眼远视力、最佳矫正远视力、中距离视力、近视力。电脑验光,绘制离焦曲线。采用Itrace检查角膜地形图、术后视觉质量、人工晶状居中性。结果共70例患者95只眼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区域折射人工晶状植入术,其中有16例16只眼术后裸眼远视力≤0.6。7例患者人工晶状视远区与角膜高屈光力区域(不对称散光)重合;7例患者人工晶状度数有偏差,原因为测量误差,预留误差等;2例患者人工晶状居中性偏移,调位后头晕、视物不清改善。结论远视觉质量不良的原因主要是视远区与角膜高屈光力区域重合、人工晶状度数偏差、居中性偏移等。如角膜有高屈光力区域,则视远区应避免与其重合。人工晶状度数选择预留在0~+0.25 D之间;可以选用两步法手术确定度数。术中或二次调位时通过映光点反射法确保居中。

  • 标签: 白内障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 多焦点人工晶状体 屈光,眼 视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双襻式与四襻式人工晶状(IOL)植入高度近视眼后在囊袋中倾斜与偏心情况的差异。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选取2016年10月至2017年6月在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接受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双襻式IOL(Tecnis ZCB00,AMO)或四襻式IOL(MC X11 ASP,HumanOptics)植入术的高度近视患者148例(148眼),其中植入双襻式IOL 54眼为双襻式IOL组,植入四襻式IOL 94眼为四襻式IOL组。于术后6个月进行随访。使用OPD-Scan III视觉质量分析仪记录各眼IOL倾斜、偏心、高阶像差与调制传递函数等数据。比较2种IOL植入组的IOL偏心、倾斜和视觉质量参数的差异。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χ2检验、Spearman相关性分析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双襻式IOL组与四襻式IOL组年龄、性别、术后最佳矫正视力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在眼轴26~<28 mm亚组与28~<30 mm亚组内,双襻式IOL组IOL的偏心位移均显著大于四襻式IOL组[0.26(0.15,0.33)mm vs. 0.18(0.10,0.24)mm,Z=-2.81,P=0.005;(0.42±0.28)mm vs.(0.18±0.07)mm,t=2.96,P=0.01]。双襻式IOL组(r=0.304,P=0.027)与四襻式IOL组(r=0.366,P<0.001)IOL偏心位移均与眼轴长度呈正相关。在7 mm瞳孔直径下,四襻式IOL组的全眼及眼内高阶像差与彗差较双襻式IOL组更小(均P<0.05)。结论:对于高度近视眼,四襻式IOL较双襻式IOL具有更好的长期居中稳定性,且在光线较弱时可能具有更好的视觉质量。

  • 标签: 人工晶状体 人工晶状体襻 高度近视 偏心 视觉质量
  • 简介:目的比较双眼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植入AcrySofReSTOR与ATLISAtri839MP多焦点人工晶状(M10L)术后的视觉质量。方法前瞻性非随机对照研究。收集双眼年龄相关性白内障24例(48跟),行超声乳化术,12例(24眼)植入AcrysofReSTOR为对照组,12例(24眼)植入ATLISAtri839MP为实验组,术后3月测量其裸眼远、中及近视力,最佳矫正远、中及近视力,离焦曲线,并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评价患者术后脱镜情况及患者对全程视力的满意度。结果植入ATLISAtri839MP患者的中距离视力高于植入AcrySofReSTOR(P〈0.05),而远、近视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离焦曲线显示两组第一峰位均在附加OD处;第二峰位对照组位于附加-3.0D,实验组位于-1.5D至-3.0D之间,此段呈现平台期。两组患者在各空间频率的对比敏感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调查问卷中,实验组的脱镜率及中距离视力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两种人工晶状植入术后均可获得良好的远近视力,ATLISAtri839MP人工晶状能够获得更好的中距离视力及较高的患者满意度,具有更为理想的全程视力。

  • 标签: 多焦点人工晶状体 中距离视力 离焦曲线
  • 简介:摘要白内障是目前最主要的致盲性眼病,临床上通常采用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IOL)植入对其进行治疗。该手术术后视力恢复良好。但是所植入的IOL是一种外来性异物,术后除了急性炎症反应之外,存在着远期的体内生物相容性问题,即后发性白内障,严重影响术后的视觉质量。虽然手术方式改进、IOL设计加工改良等能降低后发性白内障的发生率,但由于材料本身的相容性问题并未获得改善,仍能导致后发性白内障的发生。笔者从材料学的角度对材料表面性能改性抑制后发性白内障作一综述。

  • 标签: 人工晶状体 表面改性 后发性白内障 生物材料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某市放射工作人员晶状情况,探究影响晶状混浊的因素,为加强放射工作人员放射防护管理提供依据。方法于2020年12月,依据全国放射卫生监测项目,收集某市1家职业健康检查机构2018年12月至2020年11月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检查资料,包括放射工作人员基本信息和眼科检查结果。分析不同亚组放射工作人员晶状情况,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进行晶状混浊的影响因素分析。结果共纳入放射工作人员4 452人,439名(9.9%)放射工作人员出现晶状混浊。男性放射工作人员晶状混浊率高于女性放射工作人员(P<0.05);随着年龄和工龄的增加,放射工作人员晶状异常增加(rs=0.269、0.212,P<0.01)。从事核医学工作的放射工作人员晶状混浊率高(12.7%,9/71),离岗体检放射工作人员晶状混浊率高(18.3%,26/142)。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30岁组和>30~<50岁组晶状混浊风险分别是年龄≥50岁组的0.087(95%CI:0.058~0.132)倍和0.076(95% CI:0.054~0.107)倍,工龄≤10年组、>10~<20年组、20~30年组晶状混浊风险分别是工龄>30年组0.293(95%CI:0.189~0.456)、0.413(95%CI:0.256~0.666)、0.318(95%CI:0.204~0.497)倍。结论放射工作人员晶状混浊与年龄和工龄有关,应重点关注高年龄、高工龄的放射工作人员,保障放射工作人员健康。

  • 标签: 辐射,电离 晶状体混浊 放射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