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高龄不孕症患者在进行辅助生殖治疗期间开展认知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在本院选择适合研究的高龄不孕症患者80例,根据患者在院治疗期间不同的护理方式,将其分为研究组40例和传统组40例,本次选择的80例研究对象均是本院2021年1月-2022年2月时间段内收治的高龄不孕症患者,其中给予研究组行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认知护理,传统组则只对其进行常规护理;分析研究组和传统组在不同的护理方式下的影响效果。结果:在研究组和传统组接受不同护理方式后,对其进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研究组患者在SAS评分和SDS评分都明显优于传统组患者,研究组和传统组之间的数据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高龄不孕症患者辅助生殖治疗时给予患者认知护理干预,可以明显的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患者的焦虑和抑郁心理。

  • 标签: 生殖治疗 高龄不孕症 认知护理 焦虑抑郁
  • 简介:【摘要】随着当前女性工作和生活压力不断增大,且育龄女性随着年龄的增长,使不孕不育的发生率逐年上升,给女性患者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但随着医疗事业的进步,近年来辅助生殖技术(ART)不断发展,体外受精、人工授精是治疗不孕症的主要方法之一,但经临床实验发现,单次移植的临床妊娠率依然很低,只有30%-40%,分析其原因,子宫内膜容受性(ER)不良占绝大比例,因此,通过对子宫内膜容受性评估相关临床指标,以提高辅助生殖技术的妊娠率,显得尤为必要。

  • 标签: 辅助生殖治疗 子宫内膜容受性 评估相关临床指标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患有不孕症的女性使用辅助生殖专科护理对其出现的负面心理是否存在改善,对受孕情况的影响。方法:将我院在2020年1月-2023年1月期间接受治疗的患有不孕症女性中抽取68例,依照不同的护理措施将68例患者进行分组,每组34例,参照组采用基础护理,研究组的患者采用辅助生殖专科护理。分析护理前后状态焦虑和特质焦虑指标、妊娠结局指标、妊娠四周后的生化等指标。结果:两组患者在进行护理前后均有改善,但研究组女性状态焦虑和特质焦虑指标比参照组女性改善的更为显著(p<0.05),研究组女性在接受护理后受孕成功的概率比参照组女性受孕成功的概率更高,组间数据对比有差异(p<0.05),且两组女性妊娠四周的生化指标,研究组的女性更好(p<0.05)。结论:对患有不孕症的女性采用辅助生殖护理,对其心理有明显调节改善,且其组员完成受孕的人员更多,对不孕症进行良好的改善。

  • 标签: 辅助生殖专科 不孕症 受孕情况 负面心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辅助生殖技术助孕患者使用子宫输卵管造影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22.1-2022.12接收的行辅助生殖技术助孕患者80例,所有患者均进行阴道超声检查和子宫输卵管造影检查,结合检出情况进行对比。结果:患者使用子宫输卵管造影检查各种病症检出概率明显高于阴道超声检查(P<0.05),整体检出率高于阴道超声检查的整体检出率(P<0.05)。结论:辅助生殖技术助孕患者使用子宫输卵管造影进行身体检查,提升准确率,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值得借鉴。

  • 标签: 子宫输卵管造影 辅助生殖技术助孕 临床价值
  • 简介:【摘 要】目的 探析综合护理在辅助生殖技术治疗的不孕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为吉林省妇幼保健院生殖中心在2023年7月至2023年12月期间行辅助生殖技术治疗(均为人授手术)的30例不孕症患者,按照就诊时间先后顺序将其分为两组:A组(15例,常规护理)和B组(15例,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焦虑情绪和受孕情况。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SAS评分对比无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焦虑情绪均有所改善,相较于A组,B组SAS评分更低(P<0.05);B组总妊娠率要高于A组(P<0.05)结论 对辅助生殖技术治疗的不孕症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可改善患者焦虑情绪,提高患者受孕成功率,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不孕症 辅助生殖技术 综合护理 焦虑 妊娠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护理干预辅助生殖技术助孕病人时,阶段式健康教育策略的应用效果及意义。方法:研究在2022年3月-2023年3月展开,共纳入辅助生殖技术助孕病人86例,由抽签法实施分组,即对比组和讨论组,43例病人/组,以常规护理干预对比组,在此前提下,再以阶段式健康教育干预讨论组,比较组间干预效果。结果:讨论组病人认知程度、依从性、助孕成功率均较对比组高,二组比较P<0.05,差异突出。结论:常规护理干预助孕病人时,以阶段式健康教育策略进行联合干预,可以提高病人的认知水平及依从性,增加辅助生殖技术助孕成功率。

  • 标签: 依从性 辅助生殖技术 成功率 阶段式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辅助生殖手术室应用标准化护理配合程序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辅助生殖手术室于2022年9月开始实施标准化护理配合程序,研究对象的选取方式如下:对照组选取2022年3月至9月程序实施前在本中心接受辅助生殖相关手术的70例患者和6名手术室医护人员,观察组选取2022年9月至2023年3月程序实施后在本中心接受辅助生殖相关手术的70例患者和6名手术室医护人员。观察指标包括:实施前后两组手术室护理人员知识的掌握情况、手术期间护理的实操情况、手术期间护理配合的娴熟度、手术期间护理配合的完成度及患者满意率、手术室护理人员自我满意率和手术医师满意率评价情况。结果:相较于开展标准化护理配合程前,开展后的手术室护理人员知识掌握度、手术期间护理实操情况、配合娴熟度与完成度、患者满意率和手术室医务人员满意率评价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辅助生殖手术室中应用标准化护理配合程序可提高手术期间护理质量,提升手术室工作效率,改善手术医师及患者的满意度,应用价值高,值得推广。

  • 标签: 辅助生殖手术室 标准化护理配合程序 临床效果
  • 简介:生殖美学是从人体生殖系统细胞结构水平来系统性分析、研究、阐述女性特有肤质感美丽真谛的一门新兴学科。它采用的技术手段、方法,以及基础理论来自《细胞美容学》、《细胞生物学》、《胚胎学》等其它自然科学。

  • 标签: 女性生殖健康 美学 细胞结构 系统性分析 细胞生物学 生殖系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及探索对施行辅助生殖技术的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对其焦虑情绪与预后造成的影响,旨在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间接诊的行辅助生殖技术的120例不孕患者进行临床研究,按照随机、对照、双盲的原则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包含60例患者,提供常规护理服务;研究组包含60例患者,提供综合心理护理干预。通过焦虑自评量表(SAS)对两组患者护理前、护理后的焦虑情况进行评估,同时观察两组患者的妊娠成功率和胚胎优质率。结果与护理前对比,两组护理后的SAS评分均有显著降低,其中又以研究组的差异更为显著(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的临床妊娠率和优质胚胎率均明显较高(P<0.05)。结论对施行辅助生殖技术的不孕症患者提供综合心理护理干预有助于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改善患者的预后,值得推广。

  • 标签: 不孕 辅助生殖技术 焦虑 预后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实施阶段式健康教育模式在人工授精辅助生殖患者中的干预价值与影响作用。本次实验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4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60例患者采用随机分配原则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与实验组人数比为1:1。对照组采取常规健康教育治疗方法,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辅以针对性的阶段式健康教育模式。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的健康知识评分增长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实验组患者对于本次实验当中的护理满意度(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80.00%),实验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另外实验组对于干预护理的满意状况明显好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阶段式健康教育模式可以帮助维护人工授精辅助生殖患者治疗的正常发展,提供舒适服务,同时通过教育和指导,协助患者更好地参与和支持治疗过程。

  • 标签: 阶段式健康教育 人工授精 辅助生殖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不孕妇女被定义为在无保护措施的性行为一年以上后仍不能怀孕的妇女。全世界每年有20%-25%的夫妇患有不孕症(6000万至8000万对夫妇)。体外受精(IVF)在治疗各种类型的不孕症中起着重要作用,包括输卵管缺陷、子宫内膜异位症、免疫和男性原因。体外受精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可以用来帮助生育或防止胎儿的遗传问题。本综述的目的是探讨影响试管婴儿失败和成功率的因素。我们的综述表明,体外受精治疗的有效性取决于许多因素。这些因素包括物理环境、遗传、心理因素、某些激素的血清水平、精子特征,以及夫妇的年龄和体重指数。根据我们的研究结果,补充营养物质可能有助于提高精液质量。为了获得更好的体外受精结果,肥胖妇女最好在体外受精程序开始前平衡体重指数(BMI)。

  • 标签: 辅助生殖技术,分类,不孕症,体外受精,试管婴儿
  • 简介:摘要随着辅助生殖技术(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y,ART)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不孕症夫妇拥有了自己的孩子。据不完全统计,截止到2010年,全球大约有500万婴儿经过ART治疗后出生。ART是否会对子代出生性别产生影响,会产生何种影响,至今尚不明确。而随着ART新生儿数量的增加,未来可能会对人口构成产生深远影响。目前已知的可能影响ART新生儿性别比的因素有:双亲年龄、授精方式、胚胎移植阶段(卵裂期/囊胚期)、移植胚胎类型(新鲜胚胎/冷冻胚胎)等,本文拟就目前已知可能影响ART新生儿性别比的因素展开综述。

  • 标签: 生殖技术,辅助 性别比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 and embryo transfer,IVF-ET)技术助孕中卵巢扭转的临床特点及可能影响治疗结局的因素。方法回顾性描述分析2010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妇产科生殖医学中心IVF-ET助孕过程中发生卵巢扭转并行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特点、周期特征、诊治过程,随访治疗及妊娠结局,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研究时间段内有控制性卵巢刺激(controlled ovarian stimulation,COS)周期141 539个和冻融胚胎移植(frozen-thawed embryo transfer,FET)周期75 585个,共计50例患者诊断卵巢扭转并于本院行手术治疗,90.0%发生在COS周期(39例新鲜胚胎移植周期、6例全胚冷冻周期),10.0%(5/50)发生在FET周期(自然周期/促排卵周期内膜准备)。86.0% (43/50)的患者发生在IVF助孕获得妊娠后,且81.4% (35/43)发生在早期妊娠期间。仅34.0%(17/50)的患者存在明确诱因,98.0% (49/50)的患者以腹痛为首发症状,所有患者均有下腹及附件区压痛的体征。术前超声检查提示扭转侧卵巢直径为(78.17±15.98)mm,对侧卵巢直径为(48.69±15.96)mm,双侧卵巢差值为(30.13±19.69)mm(-3.5~80.0 mm)。76.2% (32/42)的扭转侧卵巢超声可见血流信号。50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术前诊断与手术确诊的符合率为96%。术中发现22例(44%)扭转卵巢呈紫黑色,其中16例行腹腔镜/开腹患侧附件切除;34例(68%)行患侧卵巢复位。附件切除组的卵巢扭转度数[(727.50±206.54)°]比卵巢复位组[(477.35±262.92)°,P=0.002]高;两组在发病到手术的时长、卵巢血流信号缺失率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44例胚胎移植周期患者,84.1%(37/44)获得活产,1例未孕,6例自然流产。不良妊娠结局组与活产组在卵巢扭转发生的时间、手术方式、发病到手术的时长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IVF-ET助孕患者卵巢扭转多发生于新鲜胚胎移植后的妊娠早期;以腹痛为主要表现,超声检查见患侧卵巢较对侧差异性增大有提示作用,探及卵巢血流信号并不能除外卵巢扭转。积极手术有助于明确诊断、保护生育力;对于扭转时间长、卵巢血流信号缺失、卵巢呈紫黑色的患者也有保留患侧卵巢的机会。卵巢扭转患者手术治疗后妊娠结局满意。

  • 标签: 卵巢扭转 受精,体外 胚胎移植 妊娠结局 手术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辅助生殖技术中出生单胎新生儿第二性别比(secondary sex ratio,SSR)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2000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生殖中心通过辅助生殖技术治疗出生的7020例单胎新生儿的临床资料,分析新生儿的母亲年龄、授精方式、移植胚胎类型、移植胚胎期别等因素对单胎新生儿性别的影响。结果在7020例新生儿中,男婴3730例,女婴3290例,总SSR为113∶100。体外受精(in vitro fertilization,IVF)方式出生新生儿SSR明显高于卵胞质内单精子注射(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CSI)授精方式(121∶100比95∶100,P<0.001),其他因素对出生新生儿SSR无显著影响。分层分析中,在IVF组和ICSI组间除了母亲年龄≥35岁组、囊胚期胚胎移植组的IVF和ICSI出生的SS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各组的IVF出生新生儿的SSR都高于ICSI(<35岁组:P<0.001;新鲜胚胎组:P=0.001;冻融胚胎组:P=0.003;卵裂期胚胎移植组:P<0.001)。在IVF组内和ICSI组内分析显示各影响因素之间的SSR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单胎妊娠中授精方式对新生儿SSR产生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OR=0.792,95% CI=0.712~0.881,P<0.001)。去除混杂因素后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单胎妊娠中授精方式对新生儿SSR影响有统计学意义(aOR=0.793,95% CI=0.713~0.883,P<0.001)。结论授精方式是辅助生殖技术中影响出生单胎SSR的因素,IVF较ICSI可提高SSR比值。

  • 标签: 生殖技术,辅助 精子注射,细胞质内 常规体外受精 第二性别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辅助生殖助孕妊娠后发生先兆流产患者的心理特征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5年3月来我院门诊接受辅助生殖助孕妊娠后发生先兆流产患者30例作为实验研究对象,采取访谈法及焦虑自评量表(SAS)了解评价患者心理状况,然后再给予合理的护理对策。结果给予先兆流产患者对应护理对策后,有效缓解消除了患者紧张情绪,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30例患者经过护理后妊娠足月分娩的有23例,足月分娩率是76.67%。结论辅助生殖助孕妊娠后发生先兆流产患者存在着恐惧、焦虑及痛苦的心理特征,给予相应的护理对策后,能有效提高其治疗依从性及保胎成功率。

  • 标签: 辅助生殖 先兆流产 心理特征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辅助生殖技术助孕患者运用阶段式健康教育模式的效果。方法在我院2018年11月至2019年10月救治及诊疗的辅助生殖技术助孕患者中随机选定42例,遵循随机法分组,实验组纳入21例患者并展开阶段式健康教育模式,对照组纳入21例患者并展开常规健康教育模式。结果与对照组进行对比,实验组满意度、干预后焦虑情绪、干预后抑郁情绪、各项临床数据均显著改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辅助生殖技术助孕患者运用阶段式健康教育模式,效果理想。

  • 标签: 辅助生殖技术 助孕 阶段式健康教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