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双相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固体光气中毒的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我院于2016年6月—2017年6月间收治的11例固体光气中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双相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同时给予相应的临床护理干预。对实施护理干预后的效果进行观察记录及比较。结果所有患者均在对症治疗和护理后病情稳定且趋于好转;使用BiPAP通气治疗5~7d后待呼吸系统症状全部消失并停止BiPAP;治疗10~21d后,所有患者生命体征平稳且完全恢复正常,实验室以及影像学检查均提示正常,给予出院。结论对于双相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治疗急性固体光气中毒的患者实施护理时,通过心理干预、呼吸机使用以及并发症护理等干预措施,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得以保障,鉴于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双相气道正压通气 急性固体光气中毒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伴自杀意念、无自杀意念双相障碍Ⅱ型患者的局部脑血流灌注(cerebral brain flow, CBF)改变。方法采用磁共振成像伪连续动脉自旋标记(pseudo-continuous arterial spin labeling,pCASL)序列,采集伴自杀意念双相障碍Ⅱ型抑郁发作患者(伴自杀意念双相障碍Ⅱ型组,n=48)、无自杀意念双相障碍Ⅱ型患者(无自杀意念双相障碍Ⅱ型组,n=41),健康对照者(对照组,n=62)静息状态下CBF图像,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组间CBF差异,经高斯随机场进行多重比较校正。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有、无伴自杀意念双相障碍Ⅱ型组均存在左侧颞上回(延伸到颞极)(t=3.87,P<0.01; t=4.44,P<0.01)和左侧壳核(t=4.04, P<0.01; t=3.19, P<0.01) CBF增高,伴自杀意念双相障碍Ⅱ型组右侧后扣带回(延伸至距状回) CBF减低(t=-4.66, P<0.01)。结论伴自杀意念双相障碍Ⅱ型患者和无自杀意念双相障碍Ⅱ型患者均存在左侧颞上回和左侧壳核血流异常,右侧后扣带回血流减低可能是伴自杀意念双相障碍Ⅱ型患者的特异性脑改变。

  • 标签: 双相情感障碍 自杀 动脉自旋回波 脑血流
  • 简介:摘要:目的 临床中双相情感障碍狂躁症患者的生活质量会受到严重影响,为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本文在此基础上分析将系统护理干预措施应用于患者的护理中所具有的临床价值。方法 此次研究目标为我院收治的双相情感障碍狂躁症患者,选择其中的66例患者按照不同的护理措施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进行研究,两组中患者人数相同,对比患者的WMS指标评分和WAIS-RC指标评分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经过不同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后,对比患者的言语智商和智商等评分可以发现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针对患者瞬时记忆和短时记忆等WMS评分进行对比,可以明确两组患者产生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中针对双相情感障碍躁狂症患者进行护理时,对其应用系统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可以让患者的生活质量得以显著提高,并改善其短时记忆和言语智商等评分情况,甚至还可以让患者的认知功能得以增强,对其疾病的恢复十分有利,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 标签: 双相情感障碍 躁狂症 系统护理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双相情感障碍护理中心理干预的实施及相关指标变化情况。方法:选取广州市民政局精神病院 2018年 12月 -2019年 12月收治的 72例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 3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心理干预,对比患者护理依从、护理前后 SAS、 SDS评分及护理前后情感障碍表现。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依从显著好于对照组( P< 0.05),且患者护理前 SAS及 SDS评分对比无差异( P> 0.05),护理后实验组好于对照组( P< 0.05),同时两组患者护理前情感障碍评分对比无差异( P> 0.05),护理后情感障碍评分实验组显著好于对照组( P< 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以心理干预作为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护理方法,能够满足患者护理需求,提升了患者护理质量,所以能够将该种护理方案推广。

  • 标签: 双相情感障碍 心理干预 实施方法 相关指标 观察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针对双相情感障碍抑郁相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将2014年1月~2015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并且长期住院的100例BPD抑郁相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的精神科药物治疗以及护理,实验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进行积极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十周的HAMD17评分。结果经过相关干预措施,实验组和对照组HAMD17评分较干预前均有显著降低且在干预后实验组的HAMD17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干预的有效率差异,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BPD抑郁相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相关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地提升患者的康复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 标签: 护理干预 双相情感障碍抑郁相 康复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伴或不伴强迫症的双相障碍患者脑部磁共振成像所示形态学的状况。方法纳入研究对象,使用简明国际神经精神访谈-中文简体版(M.I.N.I.)为研究工具;对研究对象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磁共振图像进行分析和记录;统计分析。结果共病强迫症与皮质型脑萎缩、混合型弥漫脑萎缩及皮层下白质变性有关。经进一步的回归分析发现双相障碍共病强迫症与皮层下白质变性关系明确。结论患者的脑结构异常与共病强迫症呈正相关,提示双相共病强迫症时可能两者的受损脑区存在交叉。

  • 标签: 双相障碍 共病 强迫症 脑部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双相心境障碍抑郁发作患病严重程度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期间到我院收治的150例双相心境障碍抑郁发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HAMD将患者分为轻、中、重度,分别对应为甲组(n=50)、乙组(n=50)、丙组(n=50),结合临床经验,选择10个可能的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从10个可能危险因素中,筛选出5个双相心境障碍抑郁发作患病严重程度的影响因素,包括出生季节、高学历、婚姻离婚、性格内向、家族遗传史。结论:双相心境障碍抑郁发作患病严重程度的影响因素有多个,在预防时需根据具体的因素采取针对的措施。

  • 标签: 双相心境障碍 抑郁发作 严重程度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家庭护理干预在双向情感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7年8月~2018年8月期间本院接收的64例双向情感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区组随机化法将其分成两个组别(参照组和干预组),参照组对患者施以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参照组方法基础上对患者施以家庭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复发情况、认知功能变化以及家属对疾病知识的掌握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经过不同方式的护理后,可知干预组患者在出院后3个月和6个月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参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双向情感障碍患者常规护理中,应用家庭护理干预方式,能够明显降低患者疾病复发率,提高家属对相关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值得研究推广。

  • 标签: 家庭护理 双向情感障碍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齐拉西酮辅助碳酸锂对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碳酸锂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齐拉西酮辅助碳酸锂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BRMS评分、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BRM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而治疗后观察组的BRM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的不良反应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齐拉西酮辅助治疗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疗效显著,且不显著增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齐拉西酮 碳酸锂 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系统护理在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中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月1日到2020年2月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以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在临床护理干预工作中融合互动达标理论,分析互动达标理论干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20年1月到2020年1月期间收治的98例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给予患者临床干预模式差异,平均分组,各49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应用互动达标理论干预模式,观察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和用药依从。结果:在干预前,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在干预后,两组生活质量评分皆显著提升,且研究组提升幅度更高,P

  • 标签: 护理 互动达标理论 用药依从性 生活质量 双相情感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接受文拉法辛进行治疗的有效。方法:以2021年3月-2023年6月这一时间段[1]我院收治的60例患者为对象,入选者均根据ICD-10诊断为双相情感障碍病例[2]。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划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富马酸喹硫平片、丙戍酸钠予以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入文拉法辛[3]进行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效果、抑郁评分等情况。结果:两组抑郁评分有明显差异,且研究组治疗效果明显比对照组好,研究组认知功能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文拉法辛对双相情感障碍者进行治疗,有利于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促使其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患者的治疗中应用疏肝解郁法的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1月~2020年11月在我院治疗的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患者72例,依据奇数偶数分组法,将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碳酸锂治疗,观察组给予疏肝解郁法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8周的HAMD、CGI-SI评分。结果:经治疗,2组HAMD、CGI-SI评分均下降,观察组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2组CGI-SI评分比较,P>0.05;观察组有效率为94.44%高于对照组的77.78%,P<0.05。结论:疏肝解郁法应用在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的治疗中,可显著改善患者的抑郁症状,值得借鉴。

  • 标签: 疏肝解郁方 抑郁症 双相情感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系统护理干预对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在2020年4月-2021年8月期间收治的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60例为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每组30例,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系统护理干预。结果 观察组语言智商、操作智商、智商认知功能评分较对照组更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系统护理干预在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的护理中发挥出显著优势,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加快疾病的恢复。

  • 标签: 双相情感障碍躁狂 系统护理干预 认知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