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5 个结果
  • 简介:采用半静水式实验方法,研究Pb^2+暴露30d对中华大蟾蜍(BufobufogargarizansCantor)生理状态和耳后腺分泌蟾蜍甾烯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随Pb^2+浓度(0.68~5.46mg·L^-1)升高,蜕皮和自发活动减少,存活率下降。进一步采用液相-质谱检测技术发现,0.68mg·L^-1Pb^2+暴露下,10种蟾蜍甾烯水平出现1.5倍以上变化。5.46mg·L^-1Pb^2+暴露下,17种蟾蜍甾烯水平发生下调(〉1.5倍),其中bufarenogin水平显著下降(P〈0.05),其他物质水平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这说明Pb^2+暴露对蟾蜍耳后腺中蟾蜍甾烯物质具有潜在影响。

  • 标签: 铅离子 中华大蟾蜍 蟾蜍甾烯
  • 简介:对重庆秀山锰矿废弃进行生态环境现状实地调查和采样分析,记录秀山锰矿区废弃地上自然定居的植物,并采集巴天酸模、铁杆蒿、商陆、土荆芥、小白酒菊、艾、扛板归、狗牙根等8种主要优势植物样本.对8种主要优势植物的Mn等重金属元素含量进行检测分析,采用生物转移系数(BTF)和生物富集系数(BAF)两个指标进行其生物学特性研究,确定巴天酸模、铁杆蒿、商陆三种植物对土壤中Mn元素的生物转移和富集作用强,筛选出该三种植物适宜作为锰矿区废弃自然生态恢复的先锋植物,并提出秀山锰矿废弃植被恢复技术措施的建议.

  • 标签: 秀山 锰矿废弃地 先锋植物 生态恢复
  • 简介:为评价水域环境中Zn^2+对两栖动物的毒性影响,本研究以中华大蟾蜍(Bufogargarizans)蝌蚪为试验材料,对G26期蝌蚪进行了0、10、50、100和500μg·L^-1Zn^2+的慢性水体暴露直至蝌蚪发育至变态高峰期(G42期)。分别于暴露15d和30d后取样测定蝌蚪全长、体长、体重和发育分期各指标;此外,分析了Zn^2+慢性水体暴露对变态率、变态高峰期(G42)蝌蚪的全长、体长、体重、后肢长和骨骼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暴露15d时,各浓度Zn^2+对中华大蟾蜍蝌蚪的生长发育均未造成显著影响,而持续暴露30d后,500μg·L^-1Zn^2+处理组蝌蚪的生长发育受到显著抑制;各浓度Zn^2+慢性暴露均导致中华大蟾蜍蝌蚪变态率的下降,其中500μg·L^-1Zn^2+处理组的变态率最低;500μg·L^-1Zn^2+慢性暴露导致G42期中华大蟾蜍蝌蚪的形态指标(全长、体长、后肢长)和骨化程度均受到显著抑制。研究表明,水环境中高浓度锌对中华大蟾蜍幼体的生长发育和变态具有潜在的危害,水域锌污染所引发的毒理效应予以重视。

  • 标签: ZN^2+ 中华大蟾蜍 蝌蚪 生长发育 变态
  • 简介:河南省安阳市加强组织领导,形成党政同责、齐抓共管的环保工作新局面,环境精准管控持续发力,大气环境综合整治成效明显。双节期间,河南安阳市环境质量与周边地区同比,改善明显,环境质量提高的背后,是环境精准管控的持续发力。10月1日至8日,PM_(2.5)浓度为35微克/立方米,与去年同比下降44.0%(目标下降率为20%)。

  • 标签: 环境综合整治 河南安阳 大气 进行时 侧记 环境质量
  • 简介:对生长在不施农药转Bt基因抗虫水稻华恢1号(HH1)、非Bt稻明恢63(MH63)及施药的明恢63(MH63C)3种稻田生境中的中华圆田螺抗氧化系统物质(SOD、CAT、GSH-PX、GSH)及代谢酶(GST、ACP)差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HH1稻田生境田螺肝脏和鳃SOD、CAT、GSH-PX活性均高于MH63稻田,其中SOD和CAT活性差异极显著(p〈0.01),肝脏GSH含量和GST活性在HH1和MH63稻田生境中差异不显著,HH1稻田生境中田螺肝脏ACP活性显著高于MH63稻田生境组(p〈0.01)。对于MH63C和MH63组,MH63C稻田生境田螺肝脏中SOD、CAT和GST活性均显著提高,而鳃GSH-PX、GST活性和GSH含量在MH63C生境组表现为明显提高。由此可见,转Bt水稻生境可提高田螺抗氧化能力,对解毒酶系统活性没有明显影响,即对田螺未产生明显的毒副作用,而施用农药明显激活田螺抗氧化系统和解毒代谢酶活性。

  • 标签: 中华园田螺 转基因水稻 抗氧化酶活性 代谢酶活性
  • 简介:近地层臭氧(O_3)会对植物的生长和产量均产生一定的负效应。由于人类活动引起的不断升高的近地层O_3浓度已经威胁到世界粮食安全。O_3主要以干沉降的方式沉降到陆生态系统,所以需要定量确定陆生态系统中O_3通量、干沉降速率和不同沉降通道的沉降过程,预测其对植物的潜在影响。介绍了目前O_3干沉降的主要观测方法及其模拟模型,从4个方面(O_3通量和干沉降速率的季节变化、日变化、气象因子等对O_3干沉降的影响、不同O_3沉降通道的沉降过程)重点评述了不同陆生态系统O_3干沉降观测和模拟的研究进展现状,并对未来的研究工作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我国未来开展相关研究工作提供借鉴。

  • 标签: O3干沉降 沉降速率 通量 陆地生态系统
  • 简介:生物配体模型(t-BLM)是生物配体模型(BLM)理论在陆生态系统中的应用,目的是通过量化土壤重金属形态、土壤基本性质以及生态毒理剂量-效应三者之间的关系,评价重金属对陆生生物的毒性。BLM已经成功预测重金属对水生生物的毒性,但t-BLM的发展相对较为缓慢。基于植物重金属毒性综述了t-BLM近年来国内外的研究进展,介绍了t-BLM的原理、基于t-BLM的重金属(Cu、Ni、Zn、Cd等)的植物毒性及其影响因素,并且提出基于植物重金属毒性的t-BLM研究面临的主要挑战。

  • 标签: 重金属 t-BLM 植物毒性 土壤
  • 简介:经历阪神大地震的冲击之后,日本企业开始在加强自身灾害管理的基础上参与国家灾害管理。基于灾害管理全过程的分析框架,通过对从阪神地震到3·11震日本企业参与灾害管理的考察发现,日本企业在防灾参与能力、备灾参与能力、应急参与能力和参与重建能力上都有了较大幅度提高,由阪神地震时停留在灾后捐款捐物的低水平向基于灾害管理全过程专业化方向发展。尽管如此,无论从企业自身还是国家相关政策上看,其参与灾害管理能力建设都还存在明显不足。今后努力的方向是,日本政府需要在公共政策体系中完善灾害管理体系中的企业参与制度设计,建立政府、企业与社会三位一体的灾害治理体制机制;日本企业则应以"3·11"地震为契机,进一步强化基于战略优势的参与灾害管理能力建设,使参与灾害管理常态化、专业化、战略化。

  • 标签: 日本 企业 灾害管理 阪神大地震 3·11大地震 战略优势
  • 简介:元旦前后8天内,全国接连发生多起建筑施工、火灾和化工企业爆炸事故,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对此,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温家宝总理、马凯国务委员作出重要批示,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也发出通报,要求有关方面加强交通安全.施工安全、防火防爆等工作,有效防范各类事故发生。本刊对这4起事故进行深度剖析,以供相关单位和企业参考。

  • 标签: 事故频发 施工安全 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 连发 元旦 责任
  • 简介:当前,信息化已经渗透到生产经营活动的全过程,融入到安全生产管理的各环节,已经成为加强我国安全生产工作和推进社会安全发展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贯彻“科技兴安”战略、提升政府安全监管监察能力和强化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手段,是牢牢掌握安全生产工作主动权的有力抓手。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高度重视安全生产信息化工作,制定了安全生产信息化“十一五”和“十二五”规划,建设实施了国家安全生产信息系统(简称“金安”工程)和国家安全生产应急平台,得到了国家发展改革委的支持,“安全生产监管信息化工程”已列为“十二五”时期15个国家重要政务信息系统之一,目前正在加快推进工程立项之中。近日,本刊采访了国家安全生产监管总局通信信息中心副总工程师李红臣博士。

  • 标签: 安全生产监管 信息化工作 总工程师 信息中心 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 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