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我们的祖先对于金属的认识和应用是相当早的。据传说,曾与黄帝大战过的蚩尤是第一个冶炼金属并且用来以制造兵器的人;黄帝也曾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大约在原始社会后期,我们的祖先就对铜有了一定认识。古文相传夏禹铸“九鼎”,虽未得到可靠的实物证据,但夏代已有铜器是没有问题时。

  • 标签: 铁质文物保护 文物修复 保存条件 腐蚀性 潮湿度
  • 简介:唐代才子王勃在中,称赞江西"人杰地灵",从此,千古流传.宋元明三朝,直到清前期,承绪晋唐文风,人才济济,群峰竞秀,繁星满天,中原历经战乱侵扰,北人多次南迁,江西乃尝逐渐成为中国文化南移的重心所在,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之区.并对民族文化作出重大贡献.千余年来,号称"文献之邦","人杰地灵"之区.

  • 标签: 《江西文物旅游丛书》 历史文化 旅游资源 文物保护工作
  • 简介:徐艺乙著,上海文化出版社2007年12月出版。本书对中国民俗文物的概念、特征、品类、分布和历史演变情况,以及征集、认定、鉴定、管理、研究工作等问题,进行了全方位的探讨和阐述,并从理论的高度作了总结。由民俗文物正名,民俗文物的基本特征、民俗文物发展的源流、民俗文物分类、民俗文物的调查工作历程、民俗文物的调查征集等章节和附录组成,并配有相关图照250多幅。

  • 标签: 民俗文物 中国 上海文化 历史演变 出版社 征集
  • 简介:1991年11月20日至12月10日,“山西文物精华展”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展出。这是建国以来山西省在首都举办的第一次大型综合性文物展览。

  • 标签: 文物展览 山西省 精华 中国历史博物馆
  • 简介:<正>1986年6月,乌审旗嘎鲁特苏木(乡)白音温都嘎查(村)查汗德勒苏霍日希亚(社)的牧民,发现一批北魏时期窖藏文物,及时上报给旗文化局,并将所出上的全部文物送交旗文化局,旗文化局又将这批文物送交给盟文物工作站。这批窖藏文物均为

  • 标签: 旗文化 乌审旗 文物工作 北魏 窖藏 准格尔旗
  • 简介:当前,盗掘古墓,走私文物,破坏文化古迹等现象仍比较严重,如何做到“打防并举”,保护好祖国文物,已是摆惜的是,许多已受到不同程度的盗掘和破坏。1999年夏天,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物案件42起,涉案人员152人,打掉犯罪团伙18个,处理107人,收缴文物500余件。

  • 标签: 中国 文物保护 政府职能 文物走私
  • 简介:博物馆藏品定名规范的症结是庋藏文物的藏品名问题。它包括品名的结构和内容两个方面。本文从命名法与品名语法特点入手,提出了以形制为中心词的品名拼接公式。特别是具体分析了庋藏文物中时间、作者、质地等字段内容中存在的多重堆积、同层并列,词义不清等难点.论证了“文物现在价值的生成时间”、“生平影响最大”的姓名和“框架主体的基本物质名称”等填写原则。最后在文末列出了一个用于电脑信息管理系统的庋藏文物定名规则实例。

  • 标签: 庋藏 生成时间 博物馆藏品 末列 信息管理系统 语法特点
  • 简介:看到古代的文物,怎样就能断定它的时代呢?上面提出的问题,有时文物本身就可以做出明确的回答。1973年夏,山东省文登县简山公社出土了一只重三十二公斤的铁权,它的侧面镶着一方铜诏版上面刻有:“廿[六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等铭文。这段铭文,是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所颁布的诏书,因此说明这件铁权正是秦代的标准衡器,这是文物本身“自报家门”的例证之一。作为中国奴隶制社会的标志的大量青铜“礼器”上,也往往有铭文。在这些铭文中,也常常记有年代,例如1963年宝鸡贾村出土的何尊,上有一百二十二字的长篇铭文,开头就说“惟王五祀”的记事,可以知道它

  • 标签: 古代文物 何尊 文登县 奴隶制社会 贾村 马王堆汉墓
  • 简介:抚州地区位于江西省东部,左枕武夷山脉,右傍赣江。赣江和宜黄河穿腹而过,于抚州市区交汇为抚河,然后北向流入赣江和鄱阳湖,形成赣东地区大片平缓肥沃的土地——赣抚平原。赣抚平原和武夷山区自古以来就有人类在这里耕种劳作和繁衍生息,并

  • 标签: 武夷山脉 文物普查 赣东 十二个 陆象山墓 谭纶墓
  • 简介:近年来,我国考古事业不断进步,出土了大量青铜文物,研究青铜文物腐蚀与保护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对相关内容做了概述,分析了青铜器腐蚀的机理。在探讨除锈法、清洗法等保护青铜文物具体方法的基础上,结合相关实践经验,提出了个人对此的几点思考与建议,阐述了个人看法。希望本文的研究,对青铜文物的保护工作能够起到借鉴作用。

  • 标签: 青铜文物 腐蚀 保护 策略
  • 简介:空气中似乎还氤氲着青草的温润,深浅不一的新绿在心底肆意地滋长,置身于城市的喧嚣之中,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已远在千里之外,唯有用零星的文字堆砌对它的牵挂,唯有在字里行间追寻那片土地曾经的沧海桑田。

  • 标签: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文物考察 藏区 四川省 城市 土地
  • 简介:在十九世纪末和二十世纪初,新疆文物外流现象之严重,恐怕是空前绝后的。特别是吐鲁番文物,包括许多珍贵的出土文书,被一些国家所谓的“考察队”、“探险家”,通过各种手段劫掠到国外,现分别收藏在苏联、德国、英国、印度、日本、南朝鲜、芬兰等十几个国家的博物馆和文化机构之中。

  • 标签: 大谷 外流现象 文化机构 十九世纪 西北地区 遗址地
  • 简介:<正>“敬一主人”饕餮纹鼎,俗称潞王炉。炉通高21.3厘米,口径14.5厘米,炉底镌刻“大明崇祯捌年潞国制拾陆器”和“敬一主人”方印字样。该炉制作精致,完整无损。现藏中国历史博物馆。潞国世传黑漆洒朱绿“中和”琴,亦称潞王琴。长120厘米,宽19厘米,木质。其底有“中和”二字及阴刻“潞国世传”方印,有“敬一主人”题五言绝句诗一首:“月印长江水,风微滴露清,会到无声处,方知太古情”。琴内底部刻有“大明崇祯辛巳岁孟夏

  • 标签: 考辨 崇祯 王朱 主人 明穆宗 万历
  • 简介:江西,位于祖国东南,地处长江中游南岸.她东邻闽浙,西界鄂湘,南接广东,北濒长江.境内山峦起伏江河密布,由章、贡二水汇合成的赣江纵贯南北,故有"赣"之简称.

  • 标签: 旧石器时代晚期 青铜文化 中原 殷商 王国 文物
  • 简介:故宫博物院自1925年正式建院,到1933年1月文物南迁,库存藏了大量的文化艺术珍品和宫廷历史文物,这些国宝级文物大致算起来有书籍数十万册,其中藏于文润阁的《四库全书》就有三万六千多册,还有抄本和海内外孤本书籍数万册。藏于乾清官、实录大库、皇史的清朝档案等珍贵史料数万件。书画,仅存于斋宫及钟粹宫两处的就有8000多件。

  • 标签: 故宫博物院 历史文物 南迁 《四库全书》 艺术珍品 书籍
  • 简介:为庆祝香港回归十周年,故宫博物院特别从院藏书画中,挑选出晋唐宋元名迹三十二件到香港展出。在这批作品中,有很大一部分,原本属于清宫旧藏散到民间,1949年以后由故宫博物院陆续从社会上收回的。清代宫廷收藏,以乾隆时期为全盛。嘉、道之际,尚能看守。咸丰以降,国势日颓,直至败亡,则大量流失,散落于海内外者,不知凡几。其流散出宫的渠道,一为赏

  • 标签: 故宫博物院 文物 博物馆 溥仪 五十年代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