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49 个结果
  • 简介:十九世纪中叶以后,由于明治维新前后日本社会的动荡和维新以后价值观的变化,有相当数量的中国古书以及汉籍和刻本从古寺、旧家中流散而出,相当一部分通过各种渠道传入中国,如杨守敬从日本带回大量善本旧籍的事例就是其中最为著名的.与此同时,活跃于中日两国之间的书商的商业活动也是汉籍回流中国的一个重要渠道.本稿利用前人未曾注意的中日两国文献资料及乐善堂的销售目录,对岸田吟香与他经营的乐善堂在中国的图书出版和贩卖活动加以考察,在分析乐善堂出版销售活动的基本特征及其社会文化背景的同时,对十九世纪中叶以后日藏汉籍回流中国现象中商人的作用进行了探讨.

  • 标签: 图书出版 中国 贩卖 社会文化背景 十九世纪 中日两国
  • 简介:联邦德国档案馆藏清末德国驻天津使馆若干档案,保留了那个时期天津的若干物价与商业资料,使我们得以窥知当时神秘的外国人在华的消费习惯、生活水准,以及汇率与物价变动对其日常生活的影响,弥补了一般中文史料之不足。

  • 标签: 联邦德国档案资料 清末外侨 物价 日常生活
  • 简介:20世纪初期,近代天津手工业中发生的学徒潜逃现象比较普遍。近代市场冲击下学徒制度的异变是这一现象产生的制度性因素,其直接原因则大体可分为利益驱使和躲避风险两类。学徒的大量外逃,给天津手工业带来了难以挽回的经济损失。面对学徒潜逃,天津手工业界主动采取措施,但效果并不显著。传统的对学徒的制度性约束渐趋失效,而公权力对学徒潜逃及追责的态度却十分的谨慎。学徒潜逃折射出近代市场经济冲击下学徒制度在传统习惯与国家法律或权力夹缝之中的窘态。

  • 标签: 天津 手工业 学徒制度 学徒潜逃
  • 简介:[编者按]本刊曾于1989年第6期发表了胡绣枫同志所写《我的姐姐关露同志》一文,介绍了关露同志的生平,现刊出商务印书馆原党委副书记陈锋同志此文,供读者更具体地了解关露同志“文革”前后特别是“文革”中铁骨铮铮的共产党人的表现,谨对其革命的一生致以敬意。...

  • 标签: “文革”前 女作家 商务印书馆 潘汉年 文化部 新四军
  • 简介:抗日战争胜利已近七十个年头,可当今的日本极右分子却并不甘心承认、接受它们的失败,反而越来越疯狂地抹黑这一中国人民和全世界反法西斯人民的胜利。事实胜于雄辩,日本军国主义在二战期间无恶不作,它除了犯下武力屠杀的滔天罪行外,同时还进行了更为毒辣的文化屠杀。一本近年回归八桂故土的《广西省现行法规汇编·卷六第六编建设》乃是经历南京文化大屠杀洗礼的铁证。

  • 标签: 南京文化 回归 日本军国主义 图书 中国人民 大屠杀
  • 简介:广西古籍旧志整理现场经验交流会暨广西古籍旧志整理工作培训班从11月13日开始在柳州市举行。自治区地方志办公室之所以把举行古籍旧志整理现场经验交流会和业务培训班的地点定在柳州市,是因为在柳州市委、市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柳州市地方志办公室多年来认真抓好旧志等古籍的整理工作,取得了一批成果,总结了成功的做法和经验。这两天,大家听了柳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市政府副市长甘霖的讲话,听了柳州市地方志办公室主任李厚全、副主任罗方贵、副编审刘汉忠关于柳州市进行古籍整理工作的经验介绍,参观了柳州市古籍旧志整理取得的成果。自治区地方志办公室副主任雷坚编审介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古籍整理概况,自治区地方志办公室古籍整理处处长秦邕江副编审传达了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去年召开的旧志古籍整理工作会议的精神,介绍了解放以来广西的古籍整理情况。

  • 标签: 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 古籍整理工作 现场经验交流会 业务培训班 旧志整理 广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