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5 个结果
  • 简介:普契尼的歌剧《蝴蝶夫人》是一个明显带有东方主义痕迹的文本。一个世纪以来,在它的帮助下,西方人将东方人在种族和性别上加以定型化,蝴蝶夫人成为东方女子的刻板形象。作为美国戏剧史上最成功的亚裔剧作家,黄哲伦在其代表作《蝴蝶》中巧妙地将一个真实的事件与《蝴蝶夫人》并置,使二者互文,不仅解构了东方女子的刻板形象,也颠覆了原有的东西方权力关系,成为与西方中心主义相对立的他者之声。

  • 标签: 《蝴蝶君》 《蝴蝶夫人》 东方主义 刻板形象 建构与解构
  • 简介:现代戏是反应现实生活最直接、最逼真的舞台艺术。现实题材作品更要有精品意识。要努力做到主题鲜明、故事走心、情节动人,摒弃模式化、同质化、片面化、意念化、概念化的那种创作。现代戏创作既要突出时代精神,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人们的精神境界、涵养人们的心灵世界,又要格外尊重艺术规律,使作品凸显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以达到鼓舞人心、深入人心,接地气、传得开、留得下的境界。

  • 标签: 现代戏 社会价值 导演艺术 张曼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意义
  • 简介:今年7月10日,上海市舞台艺术精品创作2017年度剧本研讨会(上半年)交流大会在中华艺术宫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艺术家出席了会议。本次研讨会讨论了21部优秀作品的剧本中有5部演绎了中华创世神话。其中,史诗情景歌剧《炎黄曲》重述中华创世神话,歌词全部选自中国古籍和名著中的诗词,在结合世界歌剧美声和舞美的情况下,追求人物"原生态"的历史厚重感。作者龚天鹏表示:"《炎黄曲》的构想产生于多年在海外留学的思乡之情,童年时深入我心的神话人物和人文始祖不断向我召唤,让我下定决心,要用一部情景歌剧去向世界科普我们的神话和文学。"《上海艺术评论》编辑部近日走访了上海爱乐乐团青年编曲家龚天鹏,且听其娓娓道来创作《炎黄曲》的心路历程。

  • 标签: 炎黄 作曲 专访 豪情 少年 创世神话
  • 简介:2016年5月22日晚,"王识肖邦专场钢琴独奏音乐会"在沈阳音乐学院音乐厅举行,本场音乐会为"第六届沈阳中外音乐文化交流展"系列活动之一。作为钢琴专场音乐会,王识的演奏吸引了大量钢琴专业的学生及爱好者前来观看。参加本场音乐会的还有王识博士的导师、现任沈阳音乐学院艺术学院院长张东盾教授及部分沈阳音乐学院教师。王识博士曾就读于沈阳音乐学院附中,师从张东盾教授。

  • 标签: 沈阳音乐学院 钢琴独奏 音乐学院附中 玛祖卡 张东 钢琴专业
  • 简介:我们主要是利用推行独立制片人制的契机,来推动两方面人员的积极性。现在深圳卫视的很多节目都已经实施了独立制片人制,不会都在一个大锅里吃饭,而是分灶了。在公平统一的政策之下,各自把自己的节目做好。这样,积极性的调动就容易很多,而且内部的管理水准也得以提升。

  • 标签: 党组书记总裁 卫视特区 品格对话
  • 简介:刘大冬,中国指挥艺术史上的一位传奇人物,一位德艺双馨的指挥界老前辈。作为指挥家,他是新中国最早一批接受外国专家培训的元老,也是最早在中国交响乐舞台上崭露头角的指挥家之一。他一生为指挥事业呕心沥血,做出了旁人无法比拟的贡献。作为教育家,他桃李满天下,数十年来在交响乐队训练课上培养了各声部共六百多位演奏家,以及一批日后成才的指挥家,如阎惠昌、侯颉、魏征、万建国等。他是西安音乐学院的早期创建者之一,

  • 标签: 刘大冬 指挥艺术 诞辰纪念 西安音乐学院 中国交响乐 阎惠昌
  • 简介:张曼是赣南的女儿,是从赣南这块土地走上中国戏曲高峰的杰出导演。她的导演生涯是从赣南开始的,她的囊括了中国戏曲所有大奖的处女作和成名作《山歌情》也是在赣南破茧成蝶的。赣南的青山绿水滋养了她的灵气和才气,历年来,她为家乡赣南导演的四部大型现代戏《山歌情》《快乐标兵》《八子参军》《永远的歌谣》均获得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山歌情》还获得过文华大奖,《八子参军》还入选了“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纵观张曼这四部戏的巨大成功,我们可以看到新时期赣南采茶戏的发展轨迹,这条轨迹凝聚了张曼的心血,也见证了她孜孜以求的艺术创新。

  • 标签: 赣南采茶戏 张曼君 艺术革新 传承发展 革故鼎新 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
  • 简介:9月8日上午,浙江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葛慧在杭州萧山国际机场专用候机楼西湖厅,会见了参与专用候初楼艺术品创作陈设工作的书画艺术家。葛慧高度评价了此次创作陈设工作,对艺术家的辛勤劳动表示感谢,并向每位艺术家颁发《荣誉证书》。浙江省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书记处常务书记田宇原通报了艺术品创作陈设工作的基本情况。

  • 标签: 杭州萧山国际机场 宣传部长 艺术品 候机楼 陈设 创作
  • 简介:吴志达教授,著名小说史专家,原名吴文星,1931年8月出生于南京,原籍浙江东阳,1956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同年考取武汉大学古代文学专业研究生,师从程千帆先生,1959年毕业留校。历任武汉大学讲师、副教授、教授,兼任中国明代文学学会顾问,武汉大学一、二、三届校长教学工作顾问。主要著作有《中国文言小说史》、《明清文学史·明代卷》、《唐人传奇》等,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由其主编的《中华大典·明清文学分典》颇受学界瞩目,影响甚大。本刊特委托武汉大学中文系陈文新教授就有关学术问题采访吴志达先生,整理出此篇访谈录,以飨读者。

  • 标签: 访谈录 武汉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明代文学 古代文学 教学工作
  • 简介:经过近一年的精心策划与筹备.关山月美术馆建馆十周年系列学术活动暨“白云飞瀑——纪念黄璧诞辰110周年艺术展”开幕仪式于2007年6月26日在深圳市关山月美术馆举行。文化部艺术司副司长刘中军.全国政协委员,中央统战部原副部长田鹤年.台湾民主自治同盟中央委员会副主席刘亦铭,全国美协副秘书长戴志祺.关山月先生的女儿关怡.

  • 标签: 诞辰110周年 艺术展 学术研讨会 台湾民主自治同盟 纪要 全国政协委员
  • 简介:拙作《“越名教而任自然”——试论嵇康及其“声无哀乐”的音乐美学思想》(载《美学文献》创刊号,1984年6月)侧重揭示嵇康人格与音乐思想中“越名教而任自然”的反传统精神,同时也论及其“声无哀乐”论的美学意义。今觉关于后者意犹未尽,故再论之,并与李曙明有关论述商榷。一、从“躁静者,声之功也”命题看“声无哀乐”论的美学意义

  • 标签: 音乐美学思想 美学意义 《声无哀乐论》 静者 声之 明君
  • 简介:几十年来,我所交往的前辈名公,有不少我已写了文章,但也还有不少一直没有写过文章,现在趁此结集之际,补上一笔,借酬宿愿。一我认识的前辈中年龄最大的是苏局仙老先生。我与他通信交往时,是在七十年代末,那时他已将近百岁。事情有点偶然,记得是吴恩裕先生的夫人骆静兰女士,有一天告诉我:中华书局的一位朋友想求我为他的朋友作画,问我可不可以?我当时就答应了,画了

  • 标签:
  • 简介:2006年10月21日至24日,中国古琴国际艺术节暨文文化节,在成都市邛崃区隆重举行。会议由中共成都市委宣传部、成都市文联、中共邛崃市委、邛崃市人民政府主办。来自中国、美国、加拿大、日本、新加坡及台湾、香港、澳门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80多名琴人、琴家参加了会议。

  • 标签: 国际艺术节 成都市 文化节 古琴 中国 遗产
  • 简介:《雪后观景图》来自日本,绢本,尺幅为94cm×44cm,其前景丘壑跌宕,寒林错杂,房舍掩映其间,两位高士临窗对坐,一人正对前方,一人侧转回头,形态各异,却同时眺望右侧窗外雪景,与栈桥上拾柴而归的书童遥相呼应。房舍后景,峰峦高耸叠嶂,飞瀑悬空峭壁,画面静寂而幽深,在这荒寒禅境间,三个人物无疑注入了生机(图1)。《雪后观景图》外装双重木盒,可知曾被识者深藏数代,其内盒盖墨书:竖物雪后远

  • 标签: 兼谈夏圭 图探究 夏圭观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