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5月28日上午,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殷国明教授为新诗所师生作了一场题为“狼、人性和羊”的学术讲座。讲座由向天渊教授主持。

  • 标签: 学术讲座 教授 狼性 人性 华东师范大学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09-09-01
  • 简介:德语电影《香水》在国内应该加以重视和研究。本文以葛奴乙提取少女体香研制的"香水"这个符号为研究对象,从它的具象和抽象两个层面进行分析。从具象角度提出"香水"这一无形之物在等级社会中具有社会身份象征,又蕴含着社会批判的取向;从抽象角度提出"香水"符号与个体主体价值自然追求形成一定的暗合关系,具有强大的悲剧张力,是破译关乎人的身份和存在问题的密码。

  • 标签: “香水” 具象性 抽象性 暗合关系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19-11-21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09-09-02
  • 简介:  在大学里,什么活动是至高至尚的?我想不容质疑的回答就是教学活动,即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大学只有切实树立了教学活动的神圣和权威,才能够真正体现教师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和学生的教学权利才能够得到维护和保证.……

  • 标签: 大学教学活动 性权威性 教学活动神圣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19-03-24
  • 简介:关于中国文论异质性问题的研究,中国文论传统应当包括古代与现代两个传统,中国现代文论一方面呼应中国社会和中国文学现代转型的时代要求

  • 标签: 中国文论 同构性 异质性同构
  • 简介:如果在20世纪初,一幅画可能只是由传统画材描绘出的具体形象,但到了世纪末随着材料艺术魅力的不断体现,新材料的尝试和新形式的探索已为绘画带来种种可能,也从观念上极大地拓展了绘画艺术的表现平台。造型不再是评价作品优劣的决定因素,艺术立场及其观念所产生的道德价值才是作品的精神构成。

  • 标签: 绘画艺术 观念性 艺术性 解析 20世纪 具体形象
  • 简介:雅各布森认为隐喻根植于事物的相似,属于语言的组合轴,代表了语言的历时关系;转喻的基础是事物之间的邻近,属于语言的组合轴,代表了语言的共时模式。在雅各布森那里,隐喻和转喻成了作品的两种基本构成方式,文学史上的由浪漫主义经过现实主义再到象征主义的

  • 标签: 中景物 性隐喻性 描写转喻
  • 简介:摘要中国乡土文化源远流长,影响深远,乡土文化其符号内容庞杂繁复,尤其是她的故事和先进这两个符号内容,更是对现代中国文化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乡土文化的故事是乡土文化发展的灵魂;乡土文化的先进对于赣南人民乃至全国人民对于民族精神的理解和传承具有深远的影响。

  • 标签:
  • 简介:周明全(以下简称周):我在几种很重要的文学史,以及很多作家、批评家的回忆文章中发现,八九十年代的文学会议,虽然没有现在这么频繁,但质量都很高,几乎决定了现当代文学的发展范式和方向,作为晚辈,我想请教一下,为什么八十年代的文学会议会有那么大的影响,这和国门打开,西方文学思潮涌进有关,还是其他原因?

  • 标签: 八十年代 学术会议 陈思和 口述 现当代文学 回忆文章
  • 简介:许多人都喜欢有月亮的晚上,我自然也不例外。的确,比起纤芥毕现、言行嘈杂的白天,迷蒙或明丽的月夜,似乎总是具有某种难以言喻的缥缈神秘和幽雅静寂,从而更令人喜欢或独爱的了。由此我肯定月夜是有魔的。这魔就在于它的似虚又实、既动又静,也在于它的难以捉摸,不可名状。这种魔,常常能在你亲临其境时,恍觉手掬莹白,怀抱清芬,思绪起伏,神鹜八极……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多年以前的一个月夜。那是深秋的夜半,我从田间放水回来,发现天上的铅云不知什么时候已消散得无影无踪了,含有宝石一般幽蓝的层峦之上,忽然出现了一轮冷洁的月亮。一瞬间,水一样银白的月光,把山岗、树

  • 标签: 魔性 月亮 神秘 宝石 静寂 银白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19-01-04
  • 简介:一些自由、权利,《权宣言》中列举的所有性权利,中国在权利、自由的道路上

  • 标签: 性权利 权利自由
  • 简介:摘要存在即绝对理念。绝对理念的绝对与永恒,保证了人与社会的绝对与永恒的存在与发展。人信此而称义成人。道德价值理念支配和统治着世界,此即为“道统”。所谓“传统”,就是传此“道统”,传授这永恒之道。

  • 标签: 绝对真理 超越性价值 成人
  • 简介:进入新世纪,中国文学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一方面,写作和出版变得格外的容易和轻率;另一方面,文学加速度地边缘化。要实现文学的突围,就只有通过一种幻想的写作来提振元气,来刺激原创。未来的文学肯定将包含很多种元素,但幻想是其中最重要的元素。

  • 标签: 幻想性 写作 中国文学 呼吁 边缘化 加速度
  • 简介:中国诗坛,好像缺乏的恰恰是诗意。请看热闹非凡的诗坛舌战:作家韩寒鄙视“下半身”(诗歌流派),斥诗人沈浩波为流氓,说他“用他的诗歌来说明了男诗人基本都是流氓这个占今一样的定理”,

  • 标签: 诗歌流派 心灵 诗坛 流氓 诗人 诗意
  • 简介:西蒙·波芙娃与萨特不仅是以自己的存在主义理论和创作成果留存于世,其中更有他们那惊世骇俗的情感处理方式:放弃婚姻,不经结合的结合,却永不离弃,而又允许双方偶尔的风流韵事.他们订立的"君子协议",的确是为了克服现代人面临的尴尬的无法克服的伦理学困境.他们希望通过自己的身体力行把这个问题解决好.因为这个世界虽然仍有战争、流血和不义种种关于政治理念的事务要求人们为之花费精力;但是,在警报解除,人们从避难所、从壕堑、从硝烟中走出以后,走进缱绻而迷蒙的长夜,那关于身体和情感的棘手之事很快就会到来.波芙娃和萨特究竟解决得怎样呢?

  • 标签: 暧昧性 道德暧昧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09-09-08
  • 简介:[12]三笛卡尔以来一直到20世纪上半叶的哲学家对科学作真理定位的努力并没有成功,但笛卡尔以来直到20世纪上半叶的哲学为科学作真理辩护的努力并未成功,[8]当启蒙哲学家们在为科学作真理辩护的时候

  • 标签: 透视现代性
  • 简介:大致情况可以这样概括一下:玛雅的狗快要死了,她打算离开已经相处了5年的男友。总体而言,让她最感到伤心的是那条狗。“上帝,这太可怕了。”罗德说。罗德是玛雅的男友。“我不知道我能不能承受这个打击。我们真的对此毫无办法了吗?”罗德这是在说那条快要死的狗,因为他此时还不知道玛雅已心生去意。但是,假使他知道了,也很可能说出一模一样的话来。于是,玛雅就会说,是的,已经毫无办法了。

  • 标签: 罗德 我不知道 蒙德 麦哲伦 达斯 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