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7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当前城市明渠治理大多从生态治理、水污染治理等角度来开展,忽视了明渠自身水土地质特征承载能力的作用,本文通过对九峰明渠流域现状全面深入梳理,结合区域资料成果综合研究,从研究区现状、地层分布及岩土理化特征、特殊性岩土及不良地质作用、岸坡稳定性、地下水补径排条件等方面系统全面地分析了九峰明渠水土地质特征,对城市明渠存在的主要水土生态环境问题进行剖析并提出针对性的措施建议,为城市明渠沿线黑臭水体的生态综合整治提供了水土地质依据。为了实现城市明渠流域尺度上的水土环境良性循环和水土环境质量整体改善,需要加强水土环境动态监测和生态补偿建设。

  • 标签: 城市明渠 水土地质 生态治理
  • 简介:对甘肃省张掖市黑河流域中游典型退化湿地植被特征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影响湿地植被退化的主要原因,探讨了研究区退化湿地的植被恢复技术。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分布有植物45科123属196种,其中,禾本科(Poaceae)、菊科(Asteraceae)、藜科(Chenopodiaceae)和豆科(Leguminosae)包含的植物属较多,分别占研究区植物属总数的17.07%、9.76%、7.32%和7.23%。湿地植物群落的种类组成主要以广布性的湿生、盐生和中生植物为优势种,植物群落以盐生、湿生和沼泽型的植物群落为主。提出了采用天然湿地补水、湿地封育、人工种草和栽植湿地植物恢复技术,以及实施生态农业与“退耕还湿”等工程,进行湿地植被恢复。

  • 标签: 退化湿地 植被特征 生态恢复技术 黑河流域
  • 简介:摘要:本文基于鄂尔多斯盆地富县地区钻井及岩心观察资料的认识,有效开展了区内马家沟组典型沉积微相的识别及划分,并结合连井对比手段,明确了区内马家沟组沉积相空间展布特征,初步探讨了沉积相发育的主控因素,为区域沉积相研究及勘探部署工作提供了一定的指导意义。

  • 标签: 富县地区 马家沟组 沉积相 主控因素
  • 简介:摘要:在全球能源需求不断增长的背景下,海外油气管道工程在全球石油和天然气能源运输中具有关键作用。然而,由于地理、文化、政治环境的多样性以及技术复杂性,中石油在东南亚区域参建的油气管道工程具有线路长、地形复杂等诸多特点,所以说东南亚海外油气管道工程项目的设计管理工作面临诸多挑战。项目管理团队在这一阶段扮演着关键角色,需要应对当地法规、标准的差异和技术等多重问题,确保设计通过审查和管理后符合工程的合规性和可行性。工程上的根据设计要求的材料设备选用和采购管理也成为项目管理的重点,以防止所建工程出现潜在的延误和质量安全问题。本论文旨在深入分析项目管理团队针对在东南也区域油气管道工程设计存在的典型问题,并提出有效管理对策,为未来项目建设提供实质性指导和经验教训。

  • 标签: 管道工程,设计管理,典型问题
  • 简介:土壤碳氮比值(C/N)是衡量土壤C、N营养平衡状况的指标,它的演变趋势对土壤碳、氮循环有重要影响。本文通过野外调查、采样和分析,运用地统计学方法和GIS技术,分析了张家港市自1980~2004年土壤C/N值的时空演变及其对土壤碳、氮循环的意义。结果表明,张家港市土壤有机质和全氮总体上明显提高,土壤C/N值也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异,主要表现在南部的人为土区土壤C/N降低,其中普通铁聚水耕人为土降低显著(p〈0.001),平均降低0.85个单位,北部雏形土区C/N亦呈降低趋势,但无显著性(p〉0.05)。在土壤有机质和全氮提高的同时,C/N的降低提高了微生物活性,加快有机质和有机氮的分解矿化,土壤固定有机碳能力降低,并释放更多的无机氮,氮素流失的可能性增加,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今后的农业生产中应注意提高土壤碳素投入和降低氮素投入,如大力推行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减少无机氮肥,以保持土壤碳氮平衡及土壤的可持续利用。

  • 标签: 时空演变 C/N 碳循环 氮循环 张家港市
  • 简介:作者从典型矿床(点)矿层顶底板岩石特征和郯庐断裂带空间依存关系,结合郯庐断裂带(包括F1、F2、F3)早白垩裂谷期的构造和岩浆活动特点分析皖东地区金多金属矿的控矿条件和找矿方向(靶区)。

  • 标签: 硖石山金矿 河口金矿 中家山金矿 找矿方向
  • 简介:利用2个关于大西洋经向翻转流(AtlanticMeridionalOverturningCirculation,AMOC)的指数:AMOC指数(15oN~65°N、深度为500m以下的AMOC的最大值)和AMOC扩展指数(15°N~65°N、深度为2000~2500m的AMOC的最大值),研究了耦合模式FGOALS-g2(Grid-pointVersion2ofFlexibleGlobalOcean-Atmosphere-LandSystemModel)中的AMOC在CMIP5(CoupledModelIntercomparisonProjectPhase5)的3个典型浓度路径(RepresentationConcentrationPathways,RCP)(RCP2.6、RCP4.5和RCP8.5分别对应于2100年时490、650和1370ppm的CO2浓度水平)下的响应问题,发现:在RCP2.6和RCP4.5浓度路径下,2006~2040年时间段内AMOC指数和AMOC扩展指数都呈现快速下降的趋势,2041~2100年时间段内AMOC指数逐渐恢复,AMOC扩展指数基本维持不变;在RCP8.5浓度路径下,2006~2100年时间段内AMOC指数和AMOC扩展指数都表现出快速下降的趋势。通过分析FGOALS-g2中北大西洋深水的成因发现:3个典型浓度路径下AMOC的长期变化趋势主要受到GIN(Greenland–Iceland–Norwegian)海域的深水形成率的调控,而AMOC的年代际尺度的变化则主要受到Labrador海域深水形成率的控制。同时揭示了:由于北大西洋2000m深度附近的层结稳定性在RCP2.6和RCP4.5下(相比于1980~2005年)提高了30%~40%,使得由AMOC指数恢复产生的深水无法继续下沉,从而导致AMOC扩展指数没有出现恢复的现象。

  • 标签: AMOC指数 AMOC扩展指数 FGOALS-g2 恢复 典型浓度路径
  • 简介:8月3日,国务院办公厅对28项优化营商环境的典型做法进行了通报。其中,福建厦门、海南“多规合一”,浙江“标准地”改革,浙江、江西宜春不动产登记改革等多项自然资源部门改革举措和经验入选。

  • 标签: 国务院办公厅 自然资源部 改革 环境 优化 通报
  • 简介:  岩浆铜镍硫化物矿床是目前Ni和铂族元素(PGE)的主要来源,然而,不同矿床Cu、Ni和PGE的品位和比例却往往存在较大的变化,但关键控制因素远未弄清.……

  • 标签: 熔离 硫化物 岩浆 火成岩 峨眉
  • 简介:摘 要:本文介绍基于新源县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的国土资源一张图项目典型示范应用系统的建设内容,系统实现国土资源局“以图管地、以图管矿和以图防灾”,它集遥感影像数据、矢量数据、业务数据等多源信息,建设更加科学有效实用的一张图系统。系统包含的地理信息资源以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的地理信息资源为基础,不但丰富了县域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地理信息资源种类,县级地理信息资源对国土部门的支撑,也增强了县级国土部门一张图的业务决策能力,同时也为县级城建、规划等部门提供更加全面、权威、科学的地理信息决策支持,更好的发挥了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的作用。

  • 标签: 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 地理信息资源 资源共享
  • 简介:气温是影响电力需求的最显著变量之一。国外开展了许多相关研究,如在美国,当气温升至18℃以上时,每变动2.8℃,电力负荷会变化2%。我国的一些实证研究发现了上海、武汉、北京、福州等许多城市的用电量与气象条件之间的相关性。目前国内的相关研究主要关注于气温与负荷的短期预测,以计量经济学方法对气温与能源相关性进行深入分析的文章并不多。

  • 标签: 电力负荷 典型城市 气候变化 温度变化 优化 耗能
  • 简介:以北京市典型再生水利用河流(清河、北小河、坝河和通惠河)及其流域为主要研究对象,利用1989年、2000年和2008年3期LandsatTM数据,借助于土地利用类型特征参数、景观聚集度、景观斑块密度等指标,在流域和河岸带尺度上,分析1989~2008年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的多尺度时空分异特征及其变化轨迹。基于流域尺度的分析结果表明,土地利用类型面积的变化主要为城乡建设用地增加和林地减少;与1989~2000年间相比,2000~2008年的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率相对减小。基于河岸带尺度的分析结果表明,1989~2008年期间,因城市化发展导致沟渠、库塘等水域面积减小;耕地主要分布在100~500m河岸缓冲带范围内;城乡建设用地主要集中分布在500~800m河岸缓冲带范围内,城乡建设用地由1989~2000年间的分散扩张转变为2000~2008年间的有序优化整合,扩张范围趋向远离河道的河岸缓冲带区域;2000~2008年间,新增林地密集分布在100~200m和700~800m河岸缓冲带区域。内河流域生态廊道功能主要体现在沿河道200m的河岸缓冲带范围内,以再生水为补充水源的高度人工化的城市内河流域生态廊道效应在增强。

  • 标签: 城市河岸带 土地利用 景观聚集度 斑块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