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据国外有关报刊介绍,自1982年开始,日本用原生质融合技术进行珍珠贝外套膜的研究。此法是把培养的珍珠贝外套膜组织分成单个细胞,然后再用酶溶去细胞壁,成为单个原生质体,再把两种珠母贝的原生质体融合起来,形成一种新的外套膜组织。这种组织可产生具有两种珠母贝特性的珍珠。

  • 标签: 外套膜 育珠 珠母贝 新技术研究 珍珠贝 原生质体融合
  • 简介:自1993年起,我们公司为了缓解鳗苗紧缺的矛盾,开始引进价廉的欧洲鳗鲡(Anguillaanguilla)试养,随后逐步扩展到大规模养殖。欧洲鳗苗的汛期在每年11月至翌年5月,规格为2000-4000尾/公斤,它的标粗技术同传统的日本鳗有所不同,对水质要求比较高,更注重对寄生虫病的防治。现将我们在生产上所采取的一些管理措施和主要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 标签: 标粗 欧洲鳗鲡 鳗苗 日本鳗 试养 养殖技术
  • 简介:在复杂基体中低浓度甚至是痕量的有机化合物的分离和测定是分析化学所面临的一个挑战。在样品前处理方面,现代色谱分析样品制备技术的发展趋势是使处理样品的过程要简单、处理速度快、使用装置小、引进的误差小,对欲测组分的选择性和回收率高。

  • 标签: 样品前处理技术 液相色谱 样品制备技术 有机化合物 分析化学 复杂基体
  • 简介:湖北有句遗传古语“四川的榷菜,湖北的腊鱼”,是闻名的畅销产品。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对食物的要求除了富有营养和消除污染外,还要求易于贮存,携带方便,也希望不需烹调即可直接食用。为此,笔者将鱼类食品加工技术介绍如下。

  • 标签: 腊鱼 加工新技术 鱼香肠 烹调 加工技术 鱼类食品
  • 简介:目前,梅州市的梅县、兴宁、五华、蕉岭、大埔、丰顺、梅江及邻近的潮州市的潮安、河源市的龙川、紫金、东源等12个县(市、区),在各级党政重视支持下,通过水产科技工作者的辛勤努力,已基本全面推广种植黑麦草养鱼。去冬今春,12个县(市、区)已推广种植黑麦草5.05万亩,推广养鱼面积14.81万亩,

  • 标签: 黑麦草 养鱼技术 种植 推广 水产科技 效益分析
  • 简介:斑点叉尾扁回是一种大型经济鱼类,原产于美洲,为大型温水性淡水鱼类,是世界闻名的养殖品种和游钓对象,具有生长速度快,易饲养,易起捕,肉味鲜美,商品价值高,食性广,适应性强等特点,已为许多国家引进和养殖。

  • 标签: 斑点叉尾鮰 养殖技术 经济鱼类 淡水鱼类 养殖品种 生长速度
  • 简介:金鱼是世界闻名的观赏鱼类。由于金鱼的色彩绚丽、体态优美多姿,幽雅迷人,已成为人们点缀和美化生活环境不可缺少的部分。人们在茶余饭后,观赏那五彩缤纷、追逐嬉戏的金鱼,使人们感到心旷神怡,凭添生活情趣。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还美化了环境,陶冶了人的性情,更能使人获得较多的生物知识。但是,由于金鱼长期生活于优越的人为环境中,犹如一朵暖房中的花朵,虽然色形具佳,

  • 标签: 金鱼 疾病预防 技术 生活环境 观赏鱼类 生活情趣
  • 简介:采用单一或混合使用鲤鱼脑垂体、LRH-A2和HCG的方法,对池塘工人养殖7年的斑Hu亲鱼进行8批19组人工催产,收集鱼卵151990粒,催产率达100%;采用人工授精的方式获得受精卵106450粒,受精率54.5%-88.9%,平均值达70.0%;孵出全长1.2-1.5cm鱼苗33808尾,孵化率8.2%-58.1%,平均值为31.8%。使用丰年虫、水蚯蚓等鲜活性饵料投喂,经16-21天培育,在12个水泥池和12个水族箱中培育出3-5cm鱼种20365尾,成活率44.3%-87.6%,平均值为60.2%。取了斑Hu全人工繁殖的成功,填补了国内在这方面研究的空白。

  • 标签: 斑Hu 人工繁殖 育苗 Gan鱼
  • 简介:2000年,在濮阳市范县杨集乡,利用田内40亩稻田,结合10亩坑塘进行了稻田养蟹.3月21日投放扣蟹50000只,养至10月份,共收获成蟹1975公斤,平均规格90克,最大个体达150克.收获稻谷19685公斤,折合亩产492公斤.实现亩净利润2007.6元.

  • 标签: 稻田 坑塘 结合 养蟹
  • 简介:青虾又名河虾,学名日本沼虾,英文名shrimp。隶属甲壳纲,十足目,长臂虾科。在我国分布较广.是我国淡水虾类中个体较大的一种。青虾食性属杂食性偏食动物性,它肉质鲜美,营养丰富,是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的特种水产品之一。最适合生长水温为18-30℃,4℃以下进入越冬期,不蜕壳.10℃以上活动力加强,摄食量逐步增加。青虾喜欢栖息在水草丛生的缓流处.夏秋季青虾在岸边浅水处寻觅食物.进行生长和繁殖.冬季则移到较深的水区越冬,很少摄食和活动。

  • 标签: 低洼盐碱地 青虾 池塘养殖 技术 shrimp 淡水虾类
  • 简介:广东省南海县沙头镇水南村养鱼户何照光承包的一口4.24亩鱼塘,连续数年创高产,自1984年起,连年亩产1000公斤以上,去年平均亩净产1720公斤,其主要的生产技术措施是:

  • 标签: 亩产 鱼塘 生产技术措施 高产 养鱼户 广东
  • 简介:2006年对鳄龟人工繁殖进行了研究,共收集龟卵509枚,其中受精卵420,孵出稚龟313只,孵化率74.5%,死亡23只,成活率92.7%。

  • 标签: 鳄龟 人工繁殖
  • 简介:生物渔肥是一种营养全面、配比均衡、应用方便、高效无残留的水产专用肥,作为新一代渔用肥料,在我国水产养殖业应用已有10余年的历史,在南方省份得到了大面积推广应用,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生物渔肥应用效果优于有机肥和无机肥,不仅可以显著提高水体饵料生物量(主要是浮游生物量),增加鱼产量,还可有效改善水质,防治鱼类病害。近些年,北方地区也开始应用生物渔肥,并已见成效。以下介绍北方地区池塘苗种培育、池塘成鱼养殖和湖泊(水库)增殖应用生物渔肥的方法。

  • 标签: 浮游生物量 北方地区 应用 技术 水产专用肥 水产养殖业
  • 简介:池塘是水产养殖动物生活的场所,养殖塘底质影响着水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营造良好的底质环境条件是发展健康养殖、无公害养殖、生态养殖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养殖品种快长、高产、高质、高效、无污染、无残留、无公害的有效手段。广大水产养殖者在生产管理中,可采取以下技术措施对池塘底质进行修复和改良:1清淤池塘经过一段时间的养殖使用。

  • 标签: 底质改良 养殖池塘 实用技术 水产养殖动物 无公害养殖 可持续发展
  • 简介:兰州鲶(SilurusLanzhouensis)又称黄河鲶,是黄河流域特有的经济鱼类。该鱼属于肉食性鱼类,肉质细嫩、味美,是鱼类中的上品,具有广阔的开发养殖前景。每年在4月中旬-6月中旬,通过对兰州鲶亲鱼的培育,进行了人工繁殖,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 标签: 人工繁殖技术 河鲶 兰州 经济鱼类 肉食性鱼类 黄河流域
  • 简介:本试验采用5组锦鲤亲鱼进行人工繁殖试验,达到了亲鱼产卵总数50.4万粒,孵化率约80%,仔鱼成活率64%的效果。本文主要是阐述人工繁殖与苗种选育,按照实际操作一一记录,包括:池子的尺寸,亲鱼的选择,孵化管理,苗种培育,幼苗选择。最后对这次实验的成功点与失败点分别作出了总结。

  • 标签: 锦鲤 人工繁殖 孵化 苗种
  • 简介:在一般情况下,要维持水中鱼虾的正常生长,溶氧量需在3.5毫克/升以上,低于2毫克/升时,不是窒息致死,就是生长受阻,成活率下降,生物质量降低和互相残杀增多。当然,需氧的范围,取决于水生动物的品种,如斑节对虾,正常生活的含氧量在3.7ppmPA.L,致死含氧量为0.5—1.2ppm。鱼体的生长,每增加0.45公斤,需氧量0.14公斤。

  • 标签: 增氧机 生长 池塘 斑节对虾 成活率 鱼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