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04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联合运用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及远红外线治疗烧伤创面的疗效。方法选取中国人民解放军148医院2014年6月至2015年4月Ⅱ度烧伤患者8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创面涂抹rhGM-CSF凝胶,并定时外用远红外线照射创面。对照组常规运用磺胺嘧啶银。观察第7、14、21天的创面愈合情况、7天创面细菌检出率、瘢痕评分。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各个时间段的创面愈合时间均减少(P〈0.05),抑菌效果相当(P〉0.05),瘢痕评分(色泽、柔软度、厚度及血管分布)降低(P〈0.05)。结论rhGM-CSF凝胶联合远红外线治疗Ⅱ度烧伤创面效果良好,可广泛使用。

  • 标签: 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远红外线 Ⅱ度烧伤创面
  • 简介:目的探讨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对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视觉功能和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含量的影响。方法选择陕西省延安市人民医院2013年2月—2016年12月治疗的湿性AMD135例(共135只眼)。均给予雷珠单抗玻璃体腔注射。观察治疗前、治疗后2周、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3个月视觉功能、血清血管新生调控因子水平变化及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2周、1个月、3个月a波振幅、b波振幅、最佳矫正视力(BCVA)均高于治疗前,黄斑中心凹厚度(CMT)均低于治疗前,且随着治疗时间延长效果越明显(P〈0.05)。治疗后2周、1个月、3个月VEGF、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均较治疗前下降,内皮抑素(ES)、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ES/VEGF、ES/PDGF均较治疗前升高,且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变化越明显(P〈0.05)。本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7.04%,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湿性AMD效果较好,且安全可靠。

  • 标签: 湿性黄斑变性 玻璃体内注射 雷珠单抗 视觉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补中益气汤加味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围绝经期妇女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效果及其对盆底肌力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月-2021年1月收治的40例患者,随机分组为对照组(20例,采用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与观察组(20例,在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补中益气汤)。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收集并分析。结果:两组在治疗后均取得一定的疗效,观察组的盆底肌力(CRRBG)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中益气汤加味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围绝经期妇女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有显著的治疗效果,提高盆底肌力(CRRBG)数值。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老年糖尿病性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患者临床症状及视觉恢复的影响,分析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2014年8月至2015年7月拟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的76例(87眼)老年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8例(44眼)和对照组38例(43眼),所有患者术后均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点眼15d,对照组联合聚乙二醇滴眼液点眼,观察组联合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滴眼液点眼。比较2组泪膜稳定性相关指标、干眼主观症状、最佳矫正视力等指标。结果术后1周时,观察组角膜荧光素染色(FL)、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It)明显低于对照组,泪膜破裂时间(BUT)明显高于对照组(t=6.529~13.454,P〈0.05,P〈0.01);术后1、7d,1个月时,干眼主观症状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t=4.767~22.115,P〈0.05,P〈0.01);术后3个月,观察组最佳矫正视力明显高于对照组(t=9.279,P〈0.05),视力≥0.3占比93.18%明显高于对照组76.74%(χ^2=4.623,P〈0.05)。结论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有助于促进糖尿病性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患者泪膜稳定性恢复,改善干眼主观症状,提高患者视力水平。

  • 标签: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 干眼病 糖尿病性白内障 视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