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对37例不能耐受手术及化疗的高龄、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给予单药依西美坦治疗,前瞻分析这一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方法2006--2009年在我院就诊的37例高龄,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因身体原因不能耐受或不宜行手术及化疗,给予依西美坦25mg·d^-1治疗,每2个月评价疗效。有效者重新评估手术可行,仍无手术条件的患者继续依西美坦治疗。结果入组37例患者,中位年龄72岁,合并严重内科疾病者26例,中位给药时间7个月,服药〉1年者22例,客观有效率56.8%,临床获益率达78.4%,中位显效时间4个月,中位生存期30个月。雌、孕激素(ER/PR)强阳性()较阴性或弱阳性(-/+)患者疗效显著提高,分别为68.9%、25.0%(P=0.034)和81.0%、31.3%(P=0.009)。主要不良反应有:肌肉酸痛、失眠、乏力等。结论依西美坦可以用于治疗激素敏感型绝经后、局部晚期乳腺癌,对于合并有严重内科疾患、一般情况差、不能耐受手术及化疗的患者仍是较好的选择。延长给药时间可能延长无法手术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时间。

  • 标签: 局部晚期乳腺癌 内分泌治疗 芳香酶抑制药 新辅助治疗
  • 简介:外用中成药在骨伤科疾病治疗过程中具有独特的优势,为充分发挥临床疗效规避风险,该类非处方药的安全问题更应引起高度重视。通过对骨伤科常用非处方外用中成药安全相关典型案例分析,总结了该类药物的风险特点和影响因素,提出遵循其常规使用原则及特殊使用原则是积极推行合理用药、发挥疗效减少用药风险的主要途径。

  • 标签: 骨伤科 非处方 中成药 评价 合理使用 风险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手术室护理上应用细节护理的临床效果,并分析对手术室护理安全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60例患者,采用系统自动生成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行常规手术室护理,观察组行手术室细节护理,比较两组临床护理效果,评价护理质量和护理安全。结果观察组临床护理质量、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数据之间具有明显性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手术室 细节护理 护理安全性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关于莫西沙星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疗效及安全的分析。方法本次研究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5年6月期间收治的36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下呼吸道感染患者采用左氧氟沙星治疗;观察组下呼吸道感染患者采用莫西沙星治疗。观察指标根据卫生部颁发的《抗菌药物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病情的恢复情况与症状消失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痊愈人数3例,显效人数5例,进步人数6例,无效人数4例。不良反应恶心5例,占27.8%;呕吐3例,占16.7%;头晕3例,占16.7%;腹泻2例,占11.1%;观察组患者痊愈人数7例,显效人数6例,进步人数4例,无效人数1例;不良反应恶心2例,占11.1%;呕吐2例,占11.1%;头晕1例,占5.6%。观察组总有效率(72.2%)高于对照组(44.4%)。结论莫西沙星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效果显著,不良反应较小,安全可以保障。

  • 标签: 莫西沙星 下呼吸道感染 疗效 安全性分析
  • 简介:目的考察大剂量ig辅酶Q10对小鼠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为临床安全评价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溶媒对照组、紫苏油对照组、阳性对照组(氯丙嗪或地西泮)和辅酶Q10低、中、高剂量组(1.5、3.0和6.0g/kg,相当于临床等效剂量的75、150和300倍),每组12只,雌雄各半,40mL/kg单次ig给药。直接观察小鼠一般行为活动;转棒法观察小鼠运动协调能力;Anymaze动物行为学视频分析系统观察小鼠自发活动和与阈下剂量戊巴比妥钠的协同作用。结果与溶媒对照组、紫苏油对照组比较,辅酶Q103个剂量组对小鼠一般行为活动、自发活动、运动协调能力和与阈下剂量戊巴比妥钠的协同作用均无显著差异。结论大剂量ig辅酶Q10对小鼠中枢神经系统未见明显毒性作用。

  • 标签: 辅酶Q10 中枢神经系统 毒性 小鼠 安全性评价 运动协调能力
  • 简介:目的:评估国产苯扎贝特治疗高甘油三酯血症的疗效及安全。方法:2006年5月至2007年7月,纳入研究的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132例随机分为3组:苯扎贝特组(59例),非诺贝特组(55例)及对照组(18例)。苯扎贝特组男45例,女14例,平均年龄(51.4±15.4)岁;非诺贝特组男42例,女13例,平均年龄(51.5±15.5)岁;对照组男13例,女5例,平均年龄(52.7±16.0)岁。苯扎贝特组给予苯扎贝特200mg,3次/d口服;非诺贝特组给予非诺贝特100mg,3次/d口服;对照组非药物治疗,疗程均3个月。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并观察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苯扎贝特组和非诺贝特组TG、TC、LDL—C水平治疗前分别为(3.16±0.60)、(5.25±0.56)、(2.76±0.45)和(3.13±0.55)、(5.28±0.52)、(2.82±0.41)mmol/L,治疗后分别降至(2.42±0.43)、(4.93±0.47)、(2.55±0.44)和(2.43±0.43)、(4.97±0.47)、(2.48±0.45)m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HDL—C水平治疗前分别为(1.09±0.18)、(1.10±0.16)mmol/L,治疗后分别升至(1.23±0.13)、(1.22±0.18)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对照组治疗后TG、TC、LDL—C水平分别为(3.10±0.40)、(5.22±0.42)、(2.81±0.57)mmol/L,均明显高于苯扎贝特组(P〈0.05,尸〈0.01),而TG、LDL—C水平明显高于非诺贝特组(P〈0.05,P〈O.01);HDL—C水平为(1.10±0.13)mmol/L,明显低于苯扎贝特组和非诺贝特组(均P〈0.05)。2个药物治疗组间各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苯扎贝特组和非诺贝特组中出现胃肠道症状的患者分别有11�

  • 标签: 苯扎贝特 高甘油三酯血症 安全性
  • 简介:目的评估伏立康唑(voriconazole,威凡)治疗恶性血液病患者真菌感染的安全。方法采用回顾研究,观察我院2006年1月~10月间使用伏立康唑治疗的安全,对患者性别、年龄、用药情况、不良事件表现、处理方法与结果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用伏立康唑治疗真菌感染者32例,男性20例,女性12例:中位年龄为37(14~75)岁。全组静脉用药中位时间3(1~11)d,序贯治疗总疗程中位时间11(2-99)d。16例患者发生不良事件,其中特殊感觉、神经系统、消化系统症状的构成比依次为25.00%、21.88%、18.75%。其他不良事件有皮疹、手指肿胀等。5例患者因严重不良反应停药。结论伏立康唑是治疗恶性血液病患者真菌感染较为安全的三唑类抗真菌药物。

  • 标签: 伏立康唑 恶性血液病 真菌感染 安全性
  • 简介:目的对婴幼儿重症肺炎应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的效果及方案的安全进行探讨。方法选取72例重症肺炎婴幼儿进行分析,将其随机均分并设组,经比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者设定为观察组,常规治疗者设定为对照组,每组36例患儿。结果观察组患儿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41.51±0.12)kPa、动脉血氧分压PaO2(81.58±0.05)kPa、呼吸频率(51.02±0.39)次/min、心率(150.32±0.15)次/min,对照组患儿PaCO2(51.03±0.14)kPa、PaO2(65.24±0.07)kPa、呼吸频率(64.57±0.41)次/min,心率(165.24±0.17)次/min,且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7.22%、77.78%,(P<005)。结论对重症肺炎婴幼儿实施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总体效果显著,安全高,且有益于患儿的预后。

  • 标签: 重症肺炎 婴幼儿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 简介:目的评价雌三醇乳膏用于幼儿小阴唇粘连患者治疗的安全。方法检索数据库包括Pubmed数据库、Medline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数据库、维普数据库,查找相关的文献报道,并对所检索的文献报道结果采用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NOS)进行质量评价,结合临床经验和药师、医师分析,对雌三醇乳膏治疗幼儿小阴唇粘连方案有效安全进行评价。结果本院的临床药物治疗方案结合了儿童的生理特点,满足了儿童生长发育的心理需求,提高了患儿的生活质量,是一种有效的、安全合理的药物治疗方案。结论通过循证学评价雌三醇乳膏治疗幼儿小阴唇粘连方案,为临床提供安全有效的用药方案,最终达到患者安全合理用药的治疗目的。

  • 标签: 小阴唇粘连 雌三醇 安全 循证证据
  • 简介:目的探讨甲巯咪唑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患者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方法143例甲亢患者,随机分为甲巯咪唑组(n=80)和丙硫氧嘧啶组(n=63),分别给予甲巯咪唑和丙硫氧嘧啶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甲巯咪唑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25%,丙硫氧嘧啶组为90.48%,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巯咪唑组血细胞计数异常,皮疹、皮肤瘙痒发生率明显高于丙硫氧嘧啶组,而肝功能指标异常发生率明显低于丙硫氧嘧啶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巯咪唑治疗甲亢的疗效确切,易引起血细胞减少和皮疹,对肝功能影响较少。

  • 标签: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甲巯咪唑 疗效 安全性
  • 简介:目的:研究复方硫酸铝注射液静脉注射后的药动学和肌肉注射后的全身吸收,以及注射后血清生化指标的变化。方法:兔耳静脉注射复方硫酸铝注射液1mg/kg(以无水硫酸铝计)和股四头肌注射80mg/kg(以无水硫酸铝计),耳静脉采血,采用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血铝浓度,并常规测定血生化指标。结果:静脉注射复方硫酸铝注射液后,硫酸铝体内药动学过程符合二房室模型,t1-2β为(1.08±0.46)h,AUC0→21h为(1.52±0.92)mg·h·L^-1(n=5)。股四头肌注射复方硫酸铝注射液后,血铝浓度略有升高,但不明显,不能进行药动学参数分析。采用梯形法计算AUC,平均AUC0→24h为(2.93±1.82)mg·h·L^-1(n=5),复方硫酸铝注射液肌肉注射后铝的生物利用度约为2.41%。血清生化指标除偶见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和肌肉注射组肌酐水平缓慢下降,其余未见明显改变。结论:复方硫酸铝注射液静脉注射后血液中清除速率快,局部注射后全身吸收量很低,是一种安全的新制剂。

  • 标签: 复方硫酸铝注射液 药物动力学 安全性
  • 简介:目的探讨培门冬酶治疗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不良反应及防治对策。方法90例新诊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试验组使用培门冬酶进行治疗,对照组使用左旋门冬酰胺酶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过敏反应发生率为6.7%,低于对照组的2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肝功能损害、凝血异常、血糖升高、胰腺炎、神经系统异常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培门冬酶与左旋门冬酰胺酶有相同的疗效,可作为临床一线用药,但仍存在不良反应,需监测和及时干预。

  • 标签: 培门冬酶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左旋门冬酰胺酶 儿童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帕拉米韦治疗儿童流行性感冒的安全。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2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106例流行性感冒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53例,采用帕拉米韦治疗)和对照组(53例,采用阿奇霉素治疗)。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8.11%,高于对照组患儿的88.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帕拉米韦治疗流感儿童能够提高其临床疗效,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帕拉米韦 儿童流行性感冒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阿司匹林治疗心脑血管病病人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方法:选取我院(2022年6月-2023年2月)治疗的心脑血管病病人76例,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研究组,每组38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研究组添加阿司匹林治疗,比较其应用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和对照组相比较高(P <0.05);不良事件出现率和对照组相比较低(P <0.05);不良反应出现率比较差异不显著(P >0.05)。结论:阿司匹林治疗心脑血管病病人的临床疗效显著,能让患者的病情得到有效控制,且有较高的安全,因此值得推广。

  • 标签: 心脑血管病 阿司匹林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综合护理在危急重症患者院内转运中对患者安全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于2021年8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危急重症患者60例,按照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危急重症患者采用常规院内转运护理,观察组危急重症患者采用综合护理。结果:观察组(综合护理)危急重症患者护理技能、护理知识、护理效果满意度评分分别为95.82±1.43(分)、97.35±1.10(分)、94.31±1.72(分),高于对照组(常规院内转运护理)(P<0.05)。观察组(综合护理)危急重症患者病情恶化、坠床、意外脱管、供氧中断总发生率为3.33%,低于对照组(常规院内转运护理)(P<0.05)。结论:综合护理在危急重症患者院内转运中对患者安全具有积极影响,因此综合护理更具推广价值。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小儿癫痫临床治疗中联用丙戊酸钠与托吡酯的临床疗效及不良率影响。方法:遴选时段2020年4月—2021年4月内小儿癫痫患儿80例,参考“系统抽样法”,分为2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均n=40例),对照组接受丙戊酸钠治疗,观察组合用丙戊酸钠+托吡酯。评价指标:临床总疗效、血钙水平、不良反应率。结果:观察组用药总疗效95.00%较对照组80.00%明显高(P<0.05),而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P>0.05);两组治疗后较同组治疗前血钙水平明显降低(P<0.05),组间比较血钙水平无差异(P>0.05)。结论:丙戊酸钠与托吡酯合用可明显提高小儿癫痫的临床疗效,对患儿病情及症状有效控制及改善,同时治疗安全较高,实现理想的预后价值。

  • 标签: 小儿癫痫 丙戊酸钠 托吡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口腔正畸治疗中采用微型种植体支抗的安全与临床效果。方法:将2020年8月至2021年8月入选的90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并根据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口外弓加强支抗,观察组采用微型种植体支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治疗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95.56%,高于对照组80.00%,P

  • 标签: 口腔正畸 微型种植体支抗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应用细节护理措施提高患者护理安全的效果。方法:选取 2020年8月-2021年5月本院94例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数字随机表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研究组(手术室细节护理),各47例。观察对比分析两组手术相关并发症、患者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手术室 细节护理 并发症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小儿高热惊厥的临床治疗中使用复方小儿退热栓的效果与安全。方法:根据随机抽签的方式将选取在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于我院门诊接受高热惊厥治疗的70例患儿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35例,给予参照组的患儿实施对症治疗的方式,予以研究组的患儿在参照组的基础上使用复方小儿退热栓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接受对症治疗结合应用复方小儿退热栓患儿的研究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单纯对症治疗的参照组有效率,两组之间的数据具有一定差异,表示存在临床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小儿高热惊厥 复方小儿退热栓 临床效果 安全性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研究分析探讨对于急性脑出血患者使用醒脑静注射液的治疗效果以及临床安全。方法:本次研究时间范围为2019年12月——2020年12月,研究对象为在此期间在我院接受诊疗的56例急性脑出血患者。使用随机数表法展开分组,对比组患者28例,采用常规疗法治疗;研究组患者28例,在常规疗法的基础上使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收治后对两组患者进行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康复情况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效果高于对比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比组,康复情况优于对比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醒脑静注射液 急性脑出血 有效率 安全性